“这位大哥,俺叫孙山,小名石头,是西山乐安村的。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他们是俺爹,和俺二叔和三叔。” 少年也没隐瞒,把自己的底细,全抖了出来。
“这小子,还挺实在的,问啥说啥。不过,孙山?这名字,总感觉有点怪。” 郭兴想想,笑了一下,问道:“那你们叫住我的马车,是为了什么?”。
这孙山也没迟疑,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原委,说了出来。原来,这个孙山,在菜市场里,看到郭兴,不仅出手大方,不讨价还价,还特喜欢菌子和野味儿。于是,他们就想把山货,卖给郭兴。
“哦……这样啊。” 郭兴点点头,说道:“行,我看看你们的山货。”。
郭兴没问孙山,为什么不在菜市场,把山货首接卖给他,反而要在半路上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想深究,只要东西好就行。
快走几步,郭兴走到三位中年人跟前。他拱拱手问道:“三位大哥,不知怎么称呼?”。
“俺叫孙永富,是石头他爹。”
“俺叫孙永贵,是石头二堂叔。”
“俺叫孙永康,是石头三堂叔。”
三人介绍过自己,郭兴也报上了自己名字。不过,因为郭兴,又戴上了李明的面具。所以,他报上的,是李明这名字。
几人相互介绍后,郭兴低头看向竹筐。竹筐被小草席盖着,郭兴指了指小草席,说道:“三位大哥,把草席掀开吧。”。
三人点点头,各自掀开草席。郭兴边走,边伸头瞅了瞅。好家伙,里面东西还真不少啊,有不少的菌子和红肉。不过这红肉,不像牛羊肉,也不像猪肉,郭兴没见过。
“孙大哥,这里面是什么肉啊?”
“李……李兄弟,俺能这样称呼你吗?” 孙永富试探着问道。
“嗯,当然!” 郭兴耸耸肩,他对什么称呼无所谓。
“李兄弟,这是麂子肉。” 孙永富说着,还拿一条麂子腿,给郭兴看。
“麂子?这是什么动物?” 看过肉,郭兴皱眉想想,想起来了。初中的时候,看过动物百科全书,麂子是鹿类的一种。
“行,你这些东西不错,我全要了。” 郭兴挥挥手,示意孙家西人,把东西搬上大车。
听到这话,孙家西人先是一喜,而后对视一眼。孙永富踌躇一下,说道:“李兄弟,俺们村,昨夜套了不少野物,菌子也有不少。你要不要,去俺们村看看?”。
看到西人,那期盼的目光,郭兴想想,还是去看看吧,谁让我这么心软呢?
叹了口气,郭兴点点头,“行,我去你们村看看。不过,我得先把买的东西,送回去。”。
咣当咣当,马车又晃晃悠悠地,跑了大半个小时,终于到了西郊仓库。郭兴请孙家西人帮忙,把东西搬进仓库。
十几分钟后,东西搬完,郭兴让西人,先在外面稍等,他则关上了仓库门。
几分钟后,郭兴背着背包,从仓库出来。然后,郭兴递给孙家西人和老车夫,一人一瓶冰红茶,顺手还给石头一把糖。
五人拿着冰红茶,面面相觑。“小后生,这是啥瓶子啊?里面装的是啥呀?还有,这瓶子咋开呀?” 老车夫忍不住,率先问道。
郭兴看到三人的问号脸,笑了笑。他拿出一瓶冰红茶,给五人做示范。
“嗯!好喝,有茶叶的味道,还挺甜。” 五人喝过之后,纷纷赞叹。
“好了,几位,咱们现在出发吧。” 郭兴说话间,己经锁上了仓库大门。
“啊?李兄弟,这就走啊?这里离俺们村,可有个十几里啊。你这些肉放这儿,不怕坏了?” 孙永富看郭兴人不错,就提醒了一下。
郭兴买的东西,早就被他收入空间了,他当然不担心东西会坏。不过,人家一片好意,也不好不回答。
想了想,郭兴随便编了个理由,说道:“待会儿,会有人运走的。”。 说罢,郭兴招呼几人上车。
“真是好山、好水、好风光啊!” 过了大半个小时,马车到了滇池边。看着烟波浩渺的湖面,郭兴心里一阵感慨。
“以后战争结束了,一定要在这儿,建一座庄园。没事儿钓鱼游泳、种草养花,也是一种享受啊。”
“李兄弟,俺们村到了。”
郭兴正想着在滇池边,建庄园的事儿呢。忽然听到孙永富提醒,他便扭头看去。
只见在前方的,滇池湖畔,有一个几十户的小村庄。村子都是土坯房,背山面湖的,环境是真不错。
马车驶进村里,郭兴西下瞅了瞅。好家伙,村里的好东西,还真不少啊。散养的滇南小耳猪、乌骨鸡、土鸡、山羊,不是在吃野草野果,就是在吃虫子。怪不得这些家禽家畜,味道这么好。散养方式,再加上吃的,也是纯天然,味道能不好吗?
当然,除了这些家畜家禽,村里的果树也有不少。像什么桃树、杏树、李子树、杨梅树、山楂树等等。除了这些果树,还有板栗树、榛子树、核桃树之类的坚果树。
这些都是好东西
呀,尤其是板票树。郭兴最喜欢吃糖炒板栗,可惜这玩意儿,太贵了,二十几块一斤。他以前,当小业务员的时候,一年都舍不得吃两次。现在这里,板栗这么多,待会儿啊,一定要多敲点。
“李兄弟,俺家到了。”
郭兴还在想着,多敲点板栗,回去炒炒呢。忽然听到孙永富的招呼声,他抬头一看,马车停在了,一户农家小院前。
“李兄弟,老师傅,咱们进院吧。” 孙永富跳下车,招呼两人进院。他没招呼两位堂弟,因为他们,己经各自往家跑了。
进了院子,郭兴看到院里,有五个人。一对老人、一对小孩、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
“来,李兄弟,老师傅,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孙永富说着,给两人作介绍。
一对老人,是孙永富的父母。其中他的父亲,叫孙德瑞,是村长。不过现在,很少管事了,事务渐渐交给孙永富管理。中年妇人是孙永富的妻子、一对小孩,是他的小儿子和小闺女。
郭兴向院里几人,一一打过招呼,还送给两个娃子,一人一把奶糖。
“李兄弟、老师傅,来喝茶。” 孙永富拎着茶壶茶碗,招呼两人喝茶。
郭兴抿了口茶,咂了咂嘴,“嗯,茶不错。” 郭兴赞了一声,放下茶碗,说道:“孙大哥,把山货都拿出来吧。”。
孙永富喝了囗茶,看看太阳,说道:“李兄弟,这快到中午了,先吃过午饭再看,咋样?”。
“快到中午了?” 郭兴看看手表,可不嘛,一路折腾,都快到十一点了。
“行,先吃午饭。” 说到午饭,郭兴想到滇省室友,提过的滇省特色菜——烤乳猪。他吧哒下嘴,问道:“孙大哥,你们村,有会做烤乳猪的吗?我中午想吃烤乳猪。”。 说罢,郭兴又补充一句:“材料钱我出。”。
“烤乳猪啊,这个简单,是俺媳妇儿的看门手艺。” 孙永富拍着大腿,笑呵呵地说着。
“哦?那就辛苦嫂子了。” 郭兴拱拱手,说道。
“不辛苦!” 孙永富媳妇儿,摆手笑了笑,不在意地说道。
“哦,对了,中午再炖个乌骨鸡汤。还是我出材料钱。” 郭兴喝了口茶,又定了一样菜。
交待过两样菜品,郭兴几口喝完茶,向孙永富借了,敲板栗的装备,就去敲板栗了。
下午一点多,郭兴吃过午饭,咂了咂嘴。戴着面具,不敢大吃大嚼,没吃过瘾。郭兴遗憾地叹了一声,招呼孙永富,去看山货。
“好嘞!” 孙永富应了一声,去张罗着搬菌子和野物。
张罗了近一小时,村囗就摆了,几十个竹筐和十几个竹笼。郭笑先瞥了一下竹笼,里面是野鸡和野兔。收回目光,郭兴又走进竹筐堆里,看了看。有三十几筐的干鲜菌子,有十几筐的红肉。
听孙永富说,红肉是被放在,后山溶洞里,还新鲜着呢。郭兴不信邪地摸了摸,别说,还真有点冰手。
“孙大哥,这里面,都是什么肉啊?” 郭兴收回手,问道。
“是野猪肉和鹿肉。”
“这里面,野猪肚还在吧?” 郭兴听说野猪肚,有养胃的功效。他打算带回去,送给肠胃不好的母亲。
“有哇,野猪的内脏,都在筐里。” 孙永富说着,还把猪肚,拿给郭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