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7章重生小镇

作者:白眉罗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升从昏迷中醒来,没有马上睁开眼睛。


    周围十分安静,空气里弥漫着淡淡香气,有点像檀香,又带着些许胭脂芬芳。


    “我没死?”


    赵升心里带着点点疑惑,悄然睁开双眼,入目所见,布幔、雕栏、绣被以及床边趴着一个头梳双角的女童。


    原来他正躺在床上,接着抬起手臂,放到眼前,看见一只白皙细嫩的手掌,完全十分陌生绝非他的手。


    “我这是穿越了?又或者…夺舍他人。”


    心里想着,赵升猛的从床上坐起,感受着这具身体的虚弱无力,他不禁又惊又疑。


    原本强横无匹的真身竟然没了?


    不仅如此,就连元神法体也丝毫感知不到。


    此时,他彻彻底底成了一个肉体凡胎的凡人。


    因为经历过无数光怪陆离的事情,赵升很快恢复平静,慢慢观察起房间摆设。


    这时他的动作,惊动了床边酣睡的女童。


    她揉了揉眼睛,抬起头来,看到坐在床榻上的少爷,顿时惊喜的大喊:“少爷,您总算醒。我去通知老爷和夫人。”


    说着,女童迅速站起来,麻利的转身跑向房外,这让赵升根本来不及阻止。


    大半个时辰后,换了一身崭新绣袍的赵升,坐在一张巨大圆桌前,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


    此时圆桌上,另有两人落座。左手边的是一位身宽体胖,红光满面的中年人。右手边坐着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妇人。


    二人便是赵升明面上的“亲爹”和“亲娘”。


    这个时候,赵升已经接收了这具肉身的残存记忆,也已对周围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他”姓赵,名公著,出生于一个富绅家庭,家中独子,今年正好十八岁。


    家里主营米面粮油营生,另有五间铺子,三百亩水田,家产颇丰。


    赵升大病初愈,早已饥肠辘辘,面对满佳肴不禁十指大动,立即举筷夹肉,大口朵颐。


    “老神仙保佑我儿平安。明日一定要回庙里还愿,无量天尊,保佑保佑!”中年妇人一边溺爱的看着儿子大口食饭,一边双手合十,极为感激的连连叩拜。


    一旁的中年富翁,也在耐心提醒道:“著儿,你身体刚好,最近不要见你那些狐朋狗友。若非他们蛊惑,你怎会失足落水,差点丢了性命。”


    “嗯嗯。”赵升一边随口应付着爹娘,一边大口扒饭。


    一顿饭吃下来,足足用去半个时辰。


    酒足饭饱后,赵升又陪着爹娘聊了一会儿,最后顺利将二人打发走。


    眼见爹娘先后离开,赵升坐了一会儿,忽然起身走出了大堂。


    一出门,便有一个年轻汉子凑了过来,小心翼翼的问道:“少爷,您要去哪儿?”


    赵升看了此人一眼,淡淡说道:“在床上躺了好多天,我早就烦了,等下要出门访友,你不用跟着了。”


    “这…怎么行!老爷之前专门嘱咐过我一定要看好少爷。您怎能独自一人出门,若是出了事,小的万万担待不起。”陈三一听急了眼,慌忙恳求道。


    年轻汉子名叫陈三,家生子出身,老爹是府上大管家。


    若无意外的话,他也会成为下一任的大管家。


    赵升见状,无所谓的点头道:“行,你愿意跟着,就跟着吧。但要提前说好。跟着少爷我出门,你要尽量少插嘴多观察。还有我做什么事,不喜我爹知道。你若通风报信,日后就不必跟着我了。”


    陈三闻言面色一苦,勉强点头道:“少爷的话,陈三记住了。”


    嗯!


    赵升微微颔首,接着迈步向前院走去。


    陈三见状,连忙跟在后面。


    ……


    明溪镇是一座颇为繁华的江南水乡,镇内水网密集,一条条小河蜿蜒曲折,不仅穿过大街小巷,更形成了一条条水路。


    放眼望去,一座座石拱桥横跨河面,全由青砖白石垒成异常坚固,可谓百年不倒,千年不塌。


    桥下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无数,岸旁杨柳依依,清风徐来。


    沿着河堤往前走,一条青石路顺着河道延伸向前,路旁商铺密集,药铺,书铺,棺材铺,粮油铺子,乃至饭馆酒家等等一应俱全。


    沿途行人如织,但大多形色匆匆,唯有少数人神色欣然,慢悠悠的四下闲逛。


    赵升便是其中之一。


    走了一段路,他来到一座石拱桥上面,倚着石栏,俯瞰下方河面,只见一艘乌篷小船由远而近,缓缓驶过桥下。


    船上除了老船夫之外,还站着一个相貌堂堂的中年儒士,一身柏翠长袍,腰悬玉佩,正好抬头望了过来。


    两人目光一对视,竟然久久不分开。


    赵升瞳孔一缩,视线直接落到了此人额头,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一个大大的“封”字。


    字迹殷红,恍若鲜血淋漓,看上去十分熟悉。


    赵升忽然摸了摸额头,却是摸了个空。


    他神情一变,立即走下拱桥,来到河边,河面清晰倒映出他的面庞。


    然而,额头上面空空如也,并没有想象中的血字。


    赵升蓦然转身,沿着河岸小路快步前行,追向那艘乌篷船。


    陈三见此情形,面露不解之色,但也加快了脚步。


    恰在这时,乌篷船缓缓靠岸,中年儒士下了船,扭头看向快步走进的赵升,忽然拱手一礼。


    “阁下,该如何称呼?”赵升走到两丈外停下脚步,同样拱手行礼并问道。


    中年儒士没有作答,而是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家茶楼,说道:“你我不妨去那里一坐。我也有很多话想问。”


    “好。”赵升目光一闪,立刻答应下来。


    不多时,二人走入酒楼,选了一间雅间落座。


    等到店小二上齐茶水,赵升又吩咐陈三退下,直到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二人。


    “哈哈,老朽南宫无量,见过这位道友。”中年儒士举起茶杯,朗声大笑道。


    赵升也举杯示意,含笑道:“在下赵公著,见过南宫无量道友。”


    说完,就迫不及待的问道:“不知南宫道友对此地了解多少?”


    巧了,中年儒士也想询问同一问题,不禁摇摇头:“老朽也是刚刚醒来,对此地了解不多,更不知道我等为何来到此地?”


    赵升听完暗暗叹了一口气,正色道:“南宫道友可知其他道友的下落?”


    中年儒士继续摇头:“你是老朽醒来后遇到的第一个,其他人一个也无。”


    “如今你我皆被封印,看起来前途不妙。现在的上策,正是尽快把所有同道召集起来,一同寻找对策,共同破解此地谜团。”


    “道友所言甚是。只是如何尽快找到其他同道呢?”中年儒士一时犯起了难。


    赵升笑道:“此事容易,明溪镇面积不大,你我闹出点动静来,自然引得其他同道前来。”


    “哎呀,老朽糊涂了,怎么没想到这个方法呢?”中年儒士一拍桌面,貌似懊恼的嚷嚷道。


    赵升对此笑而不语,仅仅举杯示意。


    ……


    一炷香后,小镇东南忽然冒起一道漆黑烟柱,烟柱冲天,足足有数十丈高。


    全镇居民立刻被惊动,纷纷抬头望向远处的烟柱。


    路上行人议论纷纷,有些好事者更是向烟柱走去。


    烟柱的出现,也惊动了小镇各处的一些存在。


    “少…少爷够了吗?”


    陈三气喘吁吁的抱着一捆湿柴,用力投入火堆,接着擦掉额头汗水,回头望向少爷,有气无力的问道。


    此时,周围已经慢慢汇聚了不少人,众人在一旁指指点点,神色各异。


    湿柴一入火堆,火堆立刻冒出大量黑烟。烟气不断升腾上天,使得烟柱更加粗大漆黑。


    “陈三,再去抱两捆柴来。”


    赵升随口支走陈三,然后冲一旁的中年儒士使了一个眼色。


    中年儒士心领神会,环目一扫,立刻在人群中发现了目标。


    那是一个身形瘦弱,皮肤粗糙的中年樵夫,血色“封”字赫然出现在其额头上面。


    樵夫同样看见了二人额头上的血字,内心对彼此的身份都心知肚明。


    时间一点点过去,火堆周围人越聚越多,终于惹来官府的衙差。


    人群忽然一阵骚动,一个身穿捕快服的焦脸大汉一边用力推开人群,一边高声嚷嚷道:“快让开!老子倒要看看谁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当众纵火。”


    赵升认得此人,于是走到近前,冲其微微一笑:“刘捕头,此事是一件误会。小侄我只是一时兴起,并非故意纵火。”


    说着,伸手拉住刘捕头衣袖,,一块银子已经悄无声息的滑入对方袖里。


    焦脸大汉感觉袖口一沉,神情顿时缓和下来:“原来是陈员外家的公子。既然是误会,那就没事了。不过纵火不是一件小事。若是不慎点燃了周围铺子,后果要有陈公子你来承担。”


    赵升随口回道:“这是自然。我自是不会让刘捕头为难。”


    焦脸大汉闻言,点了点头:“嗯,即然如此。刘某公务繁忙,就先走一步了。”


    “刘捕头慢走!”


    送走此人后,赵升环顾四周,陆续发现了好几个目标。


    中年儒士早已混入人群,与其他同道接上了头。


    赵升留在火堆旁,维持火势不减,同时继续等待其他同道出现。


    日上中天之时,时间又过去了近一个时辰,周围看热闹的人已经陆续散去。


    赵升眼见时候差不多了,于是随口吩咐陈三留下灭火,自己则转身走向人群。


    与中年儒士,樵夫等人汇合后,一群人找了一处闲置的院子,开始交流起来。


    包括赵升在内一共有六个人,除了儒士樵夫,还有小乞丐,中年掌柜,深闺小姐和一个壮年船夫。


    六人身份各异,一身实力皆被血字封印。


    经过一番交流后,众人才知道所有人都苏醒不久,并对所处环境了解不多。


    更不知道,那个幕后黑手把众人放到这座小镇,暗中有什么用意。


    “要我说,咱们无需着急。”壮年樵夫突然开口道:“通天白塔只会开启七天。咱们就带着小镇里面哪里也不去,直到白塔关闭后。我等自会被排斥出去。”


    话音刚落,小乞丐忽然接过话茬:“洪道友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过于被动,倒不如主动出击。老夫相信这座小镇不会像明面上那么简单。”


    “不错!奴家不会坐以待毙。有一件怪事需告知诸位。就在奴家苏醒后不久,偶然遇见了一头大黄狗。此狗不仅极通人性,更能听懂人言。更重要的是——”深闺小姐容颜姣好,声音清脆悦耳,更懂得吊人胃口。


    “重要的是什么?”中年儒士主动追问。


    “更重要的是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这个。”


    说话间,小姐从袖底逃出一只项圈,展示给众人看。


    项圈仅有巴掌大,通体金黄,表面遍布密密麻麻的古老道纹,而在项圈内侧竟铭刻三个仙篆文字,一看就知不是凡物。


    赵升眼力过人,看清那三个仙篆文后,惊声道:“金刚琢?!”


    中年儒士惊骇不已,连忙起身向小姐讨要那只项圈。


    “什么?那里来到金刚琢,快让老朽看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