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5章 西南必须得回去

作者:吾小6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国庆节刚过去一个礼拜,小枣儿就给容炳导师交上了一首原创词曲。


    她创作这首歌的灵感来源于1961年西北治沙运动,红柳为固沙先锋植物。


    她便以红柳为名,创作了这首男女对唱的歌曲。


    《红柳赞》


    第一段:风骨(女声独唱)


    红柳根扎黄沙岗


    旱风吹不断青枝长


    扁担挑碎三更月


    纺车织出九霄光


    哎——


    补丁衣裳裹着铮铮骨


    寒霜压不垮向阳的秧!


    第二段:共生(男女声对唱)


    (男)


    枪杆挑起公社的梁


    茧手劈开冻土的墙


    (女)


    你垒堰坝我巡疆


    汗珠子落地生麦芒


    (合唱)


    哎——


    军装绿映粗布裳


    红星亮在百姓心坎上


    副歌:


    红柳叶 连成行


    领袖话儿暖心房


    千重难 万道关


    挡不住春雷震八荒


    寒霜压不弯向阳秧


    领袖话焐热心口粮


    千座坡 万道梁


    挡不住麦芒刺破荒


    信!那裂缝深处有朝阳


    看!星火连成不夜光!


    红柳根 挽成网


    五亿人 共热肠


    扁担连成通天梁


    枪杆拓出新河江


    听!北京钟声震天响


    看!沙砾深处万担粮


    当容炳导师看完这首词曲后,激动得手抖。


    “陆小枣同学,你这首歌太应景,也来得太及时了。”


    小枣儿疑惑道:“怎么说?”


    “组织上最近正好跟我们下达了,创作一些关于国情国策的歌曲,起到宣传作用。你这首歌可不就是宣扬今年西北治沙的国情嘛!


    这首歌一旦出名了。民众们也会对国家的未来发展,给予积极配合。”


    “没想到我这误打误撞,还给导师你完成了一个任务。我纯粹就是在部队里习惯了,根据国情国策来创作歌曲。”


    容炳一听,笑道:“虽然当了一年多的学生,看来你还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


    “这可忘不了!我的根在西南军区,毕业后我得回西南去继续当我的兵。”


    容炳表情一滞。“毕业后就回西南?”


    “对啊!我是西南荣昌军区的兵,不回西南我难道留校当助教?”


    “也不是不行,学校正在商量着请你留校的事宜。”


    “不必商量了,西南我是必须得回的。”


    容炳又不死心的追问道:“一定要回去吗?要不再考虑考虑?京市也不错啊!既是首都又是大城市。关键是你婆家人也都在京市 。”


    “容教授,我丈夫还得在西南待上几年。我们商量好了,希望孩子小的时候能在父母的共同陪伴下成长。或许等孩子们再大些,我们会考虑调职。”


    “好吧!我尊重你的决定。”容炳见劝不动小枣儿,只得放弃了。


    人家都是军人,好不容易两个人能在同一个军区。


    想让孩子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长大,这是人之常情,他只能建议,无法干预陆小枣的决定。


    虽有遗憾,但他相信陆小枣不可能永远待在西南军区。


    以她的能力,迟早会被调回京市 。


    那时候,即使她不在学校里,他依旧不会跟这个天才断了联系。


    他太喜欢小枣儿的创作风格的。


    她的曲风永远是积极向上的,乐观开朗里隐藏着坚韧。或许,就这是军人品质!


    容炳在小枣儿准备离开的时候又追问道:“下一首曲子什么时候给我?”


    小枣儿斜了容炳一眼。没好气道:“我说容老,好歹给我一点喘息的时间吧!创作一首优秀的作品,需要时间的雕琢和打磨。你应该很能与我共情才对,怎么还催上了?”


    容炳被小枣儿给气到了。“你能哪别人一样嘛!你出作品的速度有多快,真以为我不知道呢!别拿平庸之人的那套来糊弄我。行,你要时间打磨我给你时间。半个月够吗?”


    “小老头,真小气!”


    小枣儿当面吐槽了导师一句,这才回道:“我尽量。”


    随后,快步离开了容炳的办公室,她害怕再怕一步,小老头又改变主意了。


    她在心里叹气道:人啊!就是不能表现得太优秀了!否则,别人会把我当牛马来使唤,还是得藏拙!


    小枣儿决定下一个作品,20天后再交。


    不能被小老头牵着鼻子走。


    她答应容炳,两个月内完成。


    这才过去一周。他就给自己缩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几个小老头都不能惯着。


    否则,自己以后就没有多少空闲时间了。


    她每天还想让宝宝们陪自己玩呢!可不能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放学后,就是她的自由时间。


    塑料厂开张半个月后,就进入了正常生产模式。


    目前,按照小枣儿的提议。


    把厂里生产出来的第一批试验品直接放在国营商场里售卖。


    并让商场里的销售人员尽力推荐这些新产品。


    三天后,就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买这些新上市的塑料日用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年底,许多年轻人会选在这个时间结婚。特别是农村人。


    因为这个时候地里的庄稼都收回来了,正是农闲的时候。


    这些塑料制品比那些搪瓷杯搪瓷盆便宜太多了。


    大家都想试试这些便宜的新产品效果。


    听柜台的销售人员,夸这些塑料制品经久耐用。大家都争抢着来买。


    这年头,大家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买一个搪瓷盆的钱能买好几个塑料盆。


    不选塑料盆的人除非家里钱多得没地方放。


    塑料厂里今年还推出了一种塑料外壳的暖水瓶。


    以前的暖水瓶是铁的镂空外壳的,自从大炼钢开始后。


    商场里就没有铁壳暖小瓶了,全部换成竹编的外壳。


    现在突然出来一种红色和绿色的塑料壳暖水瓶,倒是让那些准备结婚的新人很喜欢。


    姑娘出嫁,家里要请箍匠打盆和桶类的家具。


    打一对洗澡的木盆和一对挑水的木桶得要不少的木料,而且,至少需要8天才能完工。


    这些成本和箍匠的工钱算在一起,比买一对塑料澡盆和一对塑料桶贵了两倍。


    京市塑料二厂听说是最近新开的一间塑料厂。


    这间厂里的产品质量好,且价格公道。


    一时间,厂里生产出来的塑料制品,很快就遭到了疯抢。


    厂子里起初生产出来的一批备货都不够国营商场里两天卖的。


    喜欢枣骁山河请大家收藏:()枣骁山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