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8章 改革来了

作者:爱吃毛豆炒青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织造局将原本几百上千家混乱不堪的小作坊,统一成为拥有几千台织布机,几万个织布女工的大厂。


    说白了,这织造局就相当于官办制衣厂,为皇家、官员提供袍服和赏赐品。


    几万个女工,只为皇家和官员生产绸缎,是不是太过于夸张了?


    毕竟,皇室和官员加在一起,才多少人?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丝绸之路了。


    江南之所以是大虞朝最重要的税收重地,除了是鱼米之乡外,就是这丝绸贸易了。


    织造局除了供给皇家和官员袍服之外,还有就是大量的丝绸被卖到海外,换回大量的白银。


    因为陆上丝绸之路被鞑子堵住了,所以海上丝绸之路兴盛起来了。


    每一年,江宁织造局都会有无数的商人蜂拥而来,为的就是购买丝绸。


    每年,织造局的丝绸收益都达到上千万两银子,纯收入更是高达几百万两银子,这也是太上皇能七次下江南的本钱。


    在这扬无比丰厚的盛宴中,皇帝自然是吃得饱饱的,然后就是甄家,再然后就是江南官员。


    这条利益线上,皇帝、甄家、官员、富商巨贾,都是既得利益者。


    而作为真正的产出者,几万个女工也只是饿不死而已。


    按理说,上面那些既得利益者吃肉,起码留点汤吧!


    可是,封建王朝是落后的,比资本王朝更要吃人的。


    也正是如此,好不容易取得的产业革命萌芽,未能燃烧起来。


    如果这时候,大虞朝花点钱改良织布机,一旦弄出像珍妮机这样的织布机,认识到先进生产力后,下一步也可能会催生蒸汽机,那么说不定就迈入第一次工业革命了。


    可惜的是,终究是错失了这个机会。


    封建王朝再加上儒家对奇淫技巧的鄙视和畏惧,终究是无望的。


    儒家文化,之所以会说创造奇淫技巧这四个字,其中虽然有迂腐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当中也有人认识到其中的威胁。


    儒家当中肯定也有聪明人,看到了这奇淫技巧一旦被王朝重视,那么所带来的一定是一扬大变动。


    这样一来,对于儒家的冲击是最大的。


    生产力一旦被解放,那么天下人自然就不可能全部挤在科举这条道路上了。


    那些他们看不起的工匠,地位就会取代他们的地位,就好比泥腿子爬到他们头上,他们能接受这个?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不就是高人一等。


    要是都平等了,他们读个狗屁圣贤书!


    ……


    如今江宁织造局已经历经两任织造郎中了,而这两任织造郎中,都是甄家人,上一代甄家老家主,和如今这一代新家主。


    自打甄家第一代家主开始,这甄家从一个富商出身,变成了如今江南最有权最有钱的家族。


    江南有一句歌谣,就是来形容甄家富贵和权势的。


    《金陵城头绣龙袍,玉作门槛金瓶倒,甄家富贵海作涛。》


    这句歌谣的意思就是说,甄家是给皇帝绣龙袍的,连府邸门槛都是用的白玉,钱财如深海一样取之不尽。


    都说,贾史王薛是江南发家的。


    但如今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主脉都已经搬到了京城了,留在江宁府的只剩下支脉。


    现在的江宁府,贾史王薛早就边缘化了。


    江宁府最顶级的家族,如今是甄家,没有之一。


    当贾琮知道甄家的势力后,也终于明白了,甄宝玉这么嚣张跋扈的底气了。


    江南天高皇帝远,在江南这个地界,甄家就是天下第一。


    哪怕就是江南总督,都要卖甄家三分薄面吧!


    朱三看着贾琮不说话,低声道。


    “大哥,要不要兄弟们将甄公子抓过来?


    虽然甄家在江南很厉害,但是,甄家再厉害也厉害不过皇家吧!


    我就不信了,甄家知道我们是监察卫后,还敢造反不成?”


    朱三一副想要动甄家的样子,显然朱三对码头的一幕耿耿于怀。


    贾琮一听,摇了摇头。


    “动甄家,就是得罪太上皇。


    甄家可是太上皇的钱袋子,这么点小事就动甄家,你以为我们监察卫只手遮天不成?”


    朱三一听,无奈道。


    “那大哥,就这么算了?


    玛德,那个刀疤脸,老子真想干他娘的!”


    没理会朱三的不甘心,知道是甄宝玉后,贾琮决定引而不发。


    反正时间还很长,不急。


    贾琮下江南后,哪怕行程很慢,但皇帝庆云北并没有来催。


    如今皇帝恐怕没心思理会贾琮,贾琮下江南后,皇帝的改革也终于是开始了。


    皇帝庆云北改革计划有四个,其一就是削弱地方豪强继续扩大的行为,打击地方豪强侵占百姓土地。


    其二就是改革货币,大虞朝货币一直混乱不堪,历任皇帝都有各自的货币,这一次要统一货币。


    其三就是官员改革了,面对大虞朝臃肿的冗官,皇帝庆云北居然要动刀子了,要裁撤那些不干事,只拿钱的官员。


    其四就是军事改革了,皇帝庆云北要裁撤一部分士兵,只保留精锐之师,缓解财政压力。


    还有其他改革,就不一一细说了。


    总之,皇帝庆云北完全就是奔着中兴去的。


    为的就是争取时间,恢复大虞朝的国力。


    北征草原这一战,消耗了大虞十多年的国力,二十万大军,光随军民夫都百万之多,可想而知,这一战所带来的后遗症。


    虽然皇帝的改革,就是为大虞延续下去,也是为了百姓得以喘息。


    但是,改革相对应的就是要对既得利益者下手。


    就是要将既得利益者手中的蛋糕给拿过来,然后分一些给百姓。


    可既得利益者,都是贪婪的豺狼!


    这种事情,既得利益者岂会同意?


    他们又不是无力反抗的百姓,他们可都是掌权者。


    皇帝庆云北前脚改革,后脚就是朝臣反对,想要推行下去,阻力那是相当的大。


    不过,还好的是,右相秦思源站在皇帝庆云北这边,除了右相,朝中也有一部分坚定的改革派,朝中称呼改革派为新党,而不愿意改革的为旧党。


    新旧两党在朝堂上,你来我往,如今正打得不亦乐乎。


    皇帝庆云北的精力,都在这方面,确实没精力关注贾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