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章 人生本就是赌

作者:爱吃毛豆炒青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分分合合,本就是人之常情。


    没有人能陪你一路走到尽头,能相伴始终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越来越多的士兵,陆续离开了加雁关。


    就连忠顺亲王,回到加雁关没过多久,便带着自己的亲卫,一路疾驰,朝着京城飞奔而去。


    加雁关这座大虞第一关,很快就只剩下虎狼军这支长期戍守的军队了。


    虎狼军是不会被解散的。


    鞑子只是战败了,又不是彻底消亡。


    加雁关依旧会保留编制,不过,其士兵人数或许会削减一部分。


    鞑子刚吃了败仗,朝廷估算,未来十几年,鞑子都不太可能南下劫掠。


    所以,加雁关守关的虎狼军士兵会减少一些,以此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


    为了支援这一扬决战,朝廷可是把税收都提前收到了未来五年。


    而且,就连江南这个棘手难题,都暂且搁置,没有去解决。


    大虞朝税收最多的地方,当属江南地区,江南的税收占据了大虞朝的三分之一。


    说来倒也稀奇,这么一个税收要地,近些年来,税收却越来越少。


    明明都清楚,大虞军队即将对草原发兵,然而,江南的税收却是一年不如一年。


    其中缘由,众人都心知肚明。


    江南这块富庶之地,因钱多、官多、秀才多,既富得流油,又手握权势,还有发声的资本,自然滋生出了叛逆之心。


    对于大虞北上征伐草原一事,江南势力始终持反对态度。


    反对的缘由也很简单,对江南而言,草原遥不可及。


    生活富足的江南人士,感受不到边关百姓所遭受的苦难,觉得凭什么要让他们多交税,去管边关百姓的死活。


    还有一个原因,江南势力并不在乎这江山由谁主宰,说不定换个人坐江山,他们的日子还能过得更好。


    江南的风,吹久了,人的心气似乎都被吹散了,骨头也跟着软了。


    江南这个问题,自打大虞立国起就存在。


    大虞开国太祖,当初就是击败江南势力的代表,才得以奠定天下。


    江南势力唯一一次有望问鼎中原的时机被硬生生打断,他们自然对当今皇族恨之入骨。


    百年前,大虞开国太祖因江南势力与他作对,毫不手软,直接大开杀戒,将江南世家杀得十不存一。


    这般做法,虽说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


    江南势力经此一役,老实了几十年,安安分分了几十年。


    只是,如今百年过去,好了伤疤忘了疼。


    江南势力历经百年发展,世家大族又悄然兴起,而且似乎忘却了那段惨痛过往,再度开始不听话了。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再者,太上皇那个老家伙虽说退位了,却有意无意地扶持江南势力,与皇帝作对。


    大虞皇帝庆云北深知,在自身威望不足之时,想要解决江南这块麻烦,实在是有心无力。


    皇帝庆云北无奈之下,在外敌与内患之间,率先选择了对抗外敌。


    当今大虞皇帝,颇具政治头脑,并未奉行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


    征伐草原,皇帝庆云北有赌一把的成份,不过最终赌赢了。


    如今皇帝庆云北战胜了鞑子,声望自是不必多说,一下子就盖过了太上皇。


    哪怕太上皇再如何不甘心,其声望也只会越来越低,再也无法与皇帝庆云北分庭抗礼。


    几乎可以确定,皇帝庆云北此刻正在勤政殿满心欢喜,同时,也已然着手解决江南这个难题。


    皇帝庆云北可没忘记,他最亲信的臣子,林如海就殒命于江南之地。


    对外宣称是病故,实则,皇帝庆云北心里清清楚楚,就是因为林如海想要替他这个皇帝分忧,试图在江南之地多收些盐税,结果被江南势力暗害身亡。


    说起这事,皇帝庆云北也难辞其咎。


    当初,皇帝庆云北刚登基,锋芒毕露,自以为解决江南问题易如反掌,便派了林如海前往。


    原本想着,君臣一心,定能马到成功。


    谁曾想,到头来问题没解决,反倒害了林如海的性命。


    这笔仇,皇帝庆云北非报不可。


    君仇不报,天理难容!


    一旦开启报复,伏尸百万也犹未可知!


    话题扯远了,拉回到加雁关中。


    随着时间推移,走的走,留的留。


    原本熙熙攘攘的加雁关,渐渐变得有些冷清起来。


    不过,这种冷清仅仅维持了几日。


    随着雁门关解除了战时戒严状态,那些销声匿迹的商人,一下子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出现在加雁关中。


    此前,与鞑子作战时,加雁关便实行戒严,关内所有人都被严格管控起来。


    如今打赢了鞑子,戒严令随之解除,这一解除,嗅觉敏锐的商人便蜂拥而至。


    加雁关虽是军事要隘,但同时也是一处贸易口岸。


    前几年,大虞对鞑子放开了互市,允许鞑子来边关,用牛羊与大虞商人交换食盐、茶叶、布匹、米、油等生活物资。


    大虞这般举措,原本是想缓和关系,让鞑子不再南下劫掠。


    起初,鞑子那边确实消停了一阵子,没有继续南下侵扰。


    可好景不长,鞑子发现,抢来的远比换来的划算。


    能抢干嘛要换,鞑子这边又故态复萌,再度开始劫掠。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最后逼得大虞不得不派出征北军,当然,这些都已是过往云烟,不重要了。


    大虞和草原互市的那段时间,对于大虞商人而言,其中的利益实在惊人。


    大虞商人只需用一两斤食盐,就能换到几头羊,一匹布便可换得几张羊皮,甚至还能换到熊皮、狐皮等物……


    这些从草原上得来的物产,以极其低廉的成本换入,转手一卖,便是几十倍的利润回报。


    如此巨额的利益,足以让无数大虞商人趋之若鹜、为之疯狂。


    如今,征北军凯旋而归,听闻还搜刮了草原王都,连鞑子可汗的宫殿都没放过。


    除了这些,征北军归来之时,还带回不少牛羊马匹。


    征北军带回的牛羊,以及从草原王都搜刮来的财物,让大虞商人眼红不已。


    虽说眼红至极,可大部分商人都苦无门路。


    不过,商人皆是消息灵通之人,很快,他们就想出了一个主意。


    有商人记起,他们当中有一个打着荣国府招牌的掌柜,就是荣国府贾赦的人。


    那位在此次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少年将军,就是贾赦的庶子。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