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5章 李国昌之死

作者:随笔道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六千五百四战马,这可是一门大生意,陈从进听后,眼神都亮了,商业取利,果然要比地里刨食强太多了。


    当然,粮食是所有一切的根基,如果一点粮都没了,纵有百万钱,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只能活活饿死。


    在长安,寻常年景时,上等良马,作价四十贯,而在幽州边陲,获取马匹,较之内地容易些,但是上等马,其价也要在二十五贯左右。


    如今中原乱事频发,市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长安上等马的价格,已经达到了四十五贯左右,而在中原各镇中,因为需求的差异,马价在三十五到四十贯区间徘徊。


    不过,即便是混乱,幽州的马价依然没怎么变化,市场上,上等马的价格,依旧是二十五贯。


    当然,这是市场价,具体的还要看马匹的质量,从身高,体重,毛色,牙齿,蹄高,很多方面评判,这个价格,是上等良马的价,次等马,在幽州市场上,从二十余贯到最低的十来贯,什么价都有。


    而且,这也并非陈从进获取战马的第一手价格,陈从进手上还有三座马场,边疆之外,相邻幽州的胡部,每年都要敬献马匹,这都属于无本买卖。


    陈从进连连点头,道:“这三镇,是要派人过来,还是咱们给他护送过去?”


    陶师平有些遗憾的回道:“三镇皆言,自己遣人来运送,对于价格,也要和大帅亲自详谈。”


    果然,这世上,没几个傻子,况且是能当上一镇节度使的人,在幽州买,自己拉回去,和陈从进派人送过去,这之间的价格差,一匹马少说差了十来贯钱。


    不过,虽然少挣了点,但也省心了些,不然还得操心路上运输的风险,还有马匹长途跋涉,中间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况且,这么大笔的买卖,三镇只能找陈从进买。


    “三镇派来的人,什么时候到?”陈从进问道。


    陶师平应道:“回大帅,也就这几日了,天平镇的人应该来的快些。”


    陈从进和陶师平详谈许久,最后大致定下马匹的三个等级,上等马,每匹作价二十五贯,中等马,每匹二十贯,下等劣质马,每匹作价十二贯。


    看起来一匹马,从幽州运到长安,这中间,一匹马就是二十余贯的利润,但这个生意,一般人根本干不成。


    不提路途遥远,战马有可能生病带来的损耗,光是沿途要路过这么多藩镇,没点能力,没点水平的商队,那怕是在半路上,就会被武夫假扮的土匪给抢了。


    对于和三镇的交涉,陈从进全权授予陶师平去谈这一笔十几万贯的大生意,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三镇买什么级别的马,陈从进都能从中挣到最少七八万贯的钱帛。


    处理完此事,陈从进神清气爽,手中有钱,心中才能不慌,别看幽州是大镇,论起富庶,那和河东镇差远了,就是和成德,魏博来说,那经济水平也是比不上的。


    这年头,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人口,人口繁密,产出的资源就丰富,战争的潜力也更高,幽州地域看着广阔,论人口数量,却是不及河东这样人口稠密的藩镇。


    刚回到内宅,陈从进又抱起了小陈韬,孩子刚刚两岁半,这个年纪,能走能跑,就是步伐有些不稳,睡的时间长,但一醒来,精力却又异常的充沛。


    陪着孩子玩了一会,以陈从进还年轻的精力,都感觉有些吃不消,爬上爬下,东摸西捏,拿到什么都往嘴里塞。


    好在周边还有好几个侍女伺候着,让陈从进轻松了些。


    “郎君,过来坐下歇歇。”李芳霏笑眯眯的说道。


    陈从进一屁股坐在圈椅上,拿起茶水,一饮而尽,随即道:“人小鬼大,还挺能折腾的。”


    “孩子嘛,不都这样。”李芳霏一边替陈从进斟茶,一边随意的说道。


    这时,陈从进看着小孩,不知因何,突然哭了起来,并不停的拍打其中一名侍女。


    那侍女看起来快哭了,蹲下来一个劲的安慰,陈从进瞄了一眼李芳霏,见其并不在意此事。


    陈从进心中一动,孩子现在还小,等稍微大了些,自己要时常带着身边,再大一点,也要放到武学堂里头去,磨炼一些。


    长于深宫,操之于妇人之手,轻则懦弱,重则刚愎自用,一旦临事,则举措乖张,这样的子嗣,如何能够控遏住那虎狼般的武夫。


    虽然节度府不能和深宫大院相媲美,但其中的含义是相同的,太子至少还有大义名分,而节度使之子,若过于软弱,便如张简会一般,根本守不住基业。


    想到这,陈从进转头对着李芳霏说道:“等韬儿大些,先选名师,大将,为其授业,再大一点,我看,还是要放入武学堂中。”


    一听到儿子的事,李芳霏直起身子,道:“选老师,大将授教是正事,只是放入武学堂,是不是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


    李芳霏正色道:“放入学堂中,同窗,教谕,都知道韬儿是大帅子嗣,会不会有些不安全?”


    “这世道,哪有安全的地方,便是圣人子嗣,千金之躯,也不敢言安全啊。”


    李芳霏的脸上,有些担忧,良久,她才点点头,道:“郎君说的是,孩子是要历练,才能成才,那郎君打算请谁为老师?”


    陈从进想了想,说道:“再看看吧,现在还小,话都说不利索,六岁吧,等六岁了,再挑人也不迟。”


    正说话间,萧郗求见,陈从进知道肯定有什么事发生了,于是起身,在路过孩子身边时,拍了他屁股一下,听着孩子哇哇哭的声音,陈从进哈哈一笑,大步而去。


    来到前厅后,萧郗立刻给陈从进递上一封文书,口中道:“大帅,河东那边来的。”


    一听河东,陈从进以为河东镇又兵变,脑子一边想,一边拆开文书,展开一看。


    看完后,陈从进脸色一凝,河东没有兵变,是李国昌的事。


    赫连铎和契苾璋在占了李氏地盘后,担忧李国昌会卷土重来,于是重金贿赂鞑靼酋豪,希望其能杀死李国昌,以绝后患。


    文书中的消息,很简略,鞑靼酋豪动心了,在一次宴会中,擒杀了李国昌,并将李国昌的头颅,送往朝廷为自己请功。


    (注,历史上,李国昌父子逃亡鞑靼后,李克用经常在鞑靼头人的面前,表演射射,震慑鞑靼人,且部下多勇悍之卒,鞑靼头人虽收了贿赂,但不敢动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