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6 章 易中海的心思

作者:爱吃龟苓汤的陈寻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然而,就在方明远以为刘主任还会继续追问下去时,刘主任却突然话锋一转,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周爷爷身上。


    刘主任微笑着看着周爷爷,语气和蔼地问道:“周老哥,我想了解一下您的一些基本情况,可以吗?”


    周爷爷听到刘主任的话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刘主任开始询问周爷爷的年龄、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等方面的问题。周爷爷也都如实回答,没有丝毫隐瞒。


    在大致问了周爷爷一些问题后,刘主任似乎对周爷爷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便结束了询问。


    询问结束后,刘主任率先站了起来,对着方明远伸出了手说道“方明远同志,谢谢你的配合,你们家大致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


    听到刘主任的话,方明远也从石凳上起身,身体前倾,双手紧紧握住刘主任伸过来的右手。


    满脸笑容地说道:“刘主任,您太客气啦!配合政府工作,那可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就在方明远起身的瞬间,坐在他旁边的周爷爷和李干事也不约而同地从石凳上站了起来。


    周爷爷面带微笑,显得十分和蔼可亲;而李干事则有些拘谨,似乎还在为刚才与方明远的冲突而感到些许尴尬。


    刘主任与方明远握手后,随即转向一旁的周爷爷,同样热情地伸出右手,与周爷爷紧紧相握,并寒暄了几句。


    待与周爷爷握手结束,刘主任这才重新面向方明远,开口说道:“好的,情况我们都已经了解清楚了。那我们就不多打扰了,先告辞啦!”


    听到刘主任的话,方明远连忙回应道:“刘主任,您慢走!我送您!”


    其实,如果不是刚才和李干事发生了那点不愉快,方明远肯定会像往常一样,热情地邀请刘主任和他的同事们留下来共进午餐。


    尽管他心里很清楚,刘主任他们大概率是不会留下的,但这种基本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然而,由于李干事的缘故,方明远此刻完全没有了那份心情。


    他甚至连最起码的客套话都懒得说,直接了当就开口送客了。


    对于方明远的这番举动,刘主任似乎并未在意。她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转身离开石桌的范围,迈步朝着院子门口走去。


    见状,方明远没有多言,默默跟在刘主任身后,准备送他离开。小院中的气氛略显凝重,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妙。


    众人见刘主任向外走去,也纷纷效仿,脚步不自觉地跟随着他的步伐,仿佛一扬无声的告别即将上演。


    若非意外横生,刘主任很快便会离开这座小院,继续他的调查之旅。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一行人即将踏出小院门槛的那一刻,变故陡生。


    这扬意外的制造者,竟是引领刘主任前来的易中海。他自踏入小院起,便敏锐地察觉到了方明远家中的变化。


    与上次见到方明远孤身一人住在院里的情景相比,此刻的小院里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周爷爷以及隆记派来帮工的两个伙计。


    刘主任一番询问后,易中海确认了周爷爷是方明远自乡下接来的亲人。


    而对于那两个在月亮门干活的伙计,刘主任并未多加留意,毕竟他们显然不属于方明远的直系家属。


    然而,虽然刘主任忽视了但是易中海却没有忽视。


    主要是他们封堵月亮门的举动,让他们在易中海的心里十分的着急。


    着急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毕竟易中海如今也已经四十多岁了,虽然还未步入暮年,但也相差无几了。


    人到中年,他开始为自己的养老问题担忧起来。由于自身不育,他意识到需要寻找一个可靠的人来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


    自然而然地,他将目光投向了四合院院里那些年轻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与他朝夕相处,彼此知根知底,是最合适不过的养老对象人选。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量,易中海最终将贾家的儿子和何雨柱列为了备选对象。


    先说说贾东旭吧,尽管他的年龄稍大一些,但他为人孝顺,这一点让易中海颇为看重。


    如果将来能让贾东旭拜自己为师,再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易中海觉得还是比较放心的。


    再看看何雨柱,虽然他现在年纪尚小,但性格实在,没有太多心眼,而且懂得知恩图报。


    易中海相信,只要自己稍加笼络,等自己年老体弱时,何雨柱应该不会对他置之不理。


    原本,易中海已经下定决心,要在贾东旭和何雨柱之间做出选择,确定自己的养老对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方明远竟然搬到了这个地方,而且还是独自一人,没有任何牵挂。这一发现让易中海心中涌起了别样的念头。


    尽管方明远并非居住在四合院的中院,但幸运的是,他家的房子与原本四合院花园的位置相距不远。


    更巧的是,他家就在屋后,中间还有一道月亮门相连。这样一来,无需走出院子大门,就能轻松抵达方明远的家,彼此之间的往来变得异常便捷。


    然而,正当易中海尚未对方明远的人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时,他却惊讶地发现方明远接回了一个老头。


    通过刘主任和周老头的交谈,易中海逐渐知晓了老头的身份。


    这个意外的发现使得易中海对方明远的好感度直线上升。


    他不禁暗自思忖:方明远既然能够将一个毫无关系的老人接到城里来尽孝养老,那么想必日后当自己年老体弱时,作为邻居的方明远肯定也会对自己关怀备至、照顾有加吧?


    然而,要想让方明远心甘情愿地为他养老送终,其中一个重要前提便是他们必须是同处一个院子里的邻居,并且需要经常往来走动、增进感情。


    可如今,方明远竟然找人前来封堵那道至关重要的月亮门!这可如何是好?


    一旦月亮门被彻底封死,那么方明远所在的院子便会成为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独立空间,如此一来,他又该如何与方明远保持密切的联系呢?


    毕竟,如果方明远与他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那么日后想要指望方明远为他养老,恐怕就会变得遥遥无期了。


    所以说,这道月亮门已然成为了整个事情的关键所在。


    毫无疑问,易中海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任由方明远将月亮门封堵起来。


    然而,令他倍感意外的是,当他目睹刘主任不仅没有询问方明远封堵月亮门的缘由。


    反而似乎准备转身离开方明远家时,易中海意识到,若再不采取行动,恐怕就来不及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易中海当机立断,决定亲自将开口阻止方明远封堵月亮门。


    就在这时,只听见易中海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嗳,明远呀,我看那边的两个工人好像是在封堵月亮门呢,对吧?”


    他的话音刚落,原本正朝着院子大门口走去的众人在听到易中海的话,纷纷停下了脚步,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说话的易中海。


    只见易中海此刻正抬起右手,伸出食指,直直地指向正在封堵月亮门的那两个工人。


    众人的视线也像被牵引着似的,顺着易中海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站在人群中的方明远自然也听到了易中海的话,他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笑容。


    乐呵呵地回应道:“易师傅,您看的不错!没错,他们确实是在封堵月亮门呢。”


    得到方明远肯定的答复后,易中海似乎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紧接着又追问道:“明远呀,我就有点想不明白了,那月亮门好好的,你干嘛要把它给堵上呢?”


    见易中海再次开口询问,于是方明远又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易师傅。”


    “我这边的院子不是在南墙上重新看了一个门了吗?想着以后进出都走南墙上的大门了,这个月亮门留着也没有用,于是就想着把他砌起来。”


    “明远呀,这你可就错了!”


    易中海听了方明远的解释,却还是皱着眉头说道:“虽然你这院子开了一个门了,但是留着月亮门没有什么坏处,而且还能加强咱们邻居之间的走动。”


    “而且你这一堵上,两边院子的联系不就断了吗,大家以后走动也不方便。”


    方明远心里明白易中海的小九九,但还是耐着性子说:“易师傅,我这院子以后就我和周爷爷住,也没什么人要和那边走动。再说了,留着这门也占地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