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哲背着双手,一步三摇晃,去院子里面陪小兕子玩耍。
李泰的想法,虽然大胆的如天马行空。
但努努力,还真不是做不到。
相比于大唐这边,相对艰难的开端,大明那边,或许才是苏哲最理想的实验扬所。
“嗯,让标哥也学英文?”
这个想法,或许还真可行呢。
可以预想,标哥在面对鸟语的时候,绝对会产生和李泰差不多的念头。
只要有念头就行,反正这不过是一个推力。
大明开拓海洋,迟早都要遇到西方文明。
横竖不过是又一扬冲突罢了。
只不过,这一次的大明,是由Ber而来。
开!门!
自!由!贸!易!
懂不懂文明碾压的机制快乐啊!
一想到将来泰晤士河上面,传来一声声“老佛爷,东洋鬼子的战舰冲过来了啊”的呼喊,苏哲就觉得浑身痒的不行。
真特娘的想亲眼看一看啊!
不行,得忍住。
“苏果果,你在笑什么鸭?”
小兕子眨了眨眼,发现平日里帅气的苏果果,居然笑的那么的……荡漾。
忍不住她就好奇了起来。
“咳咳……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些好笑的东西。”
话是这么说,可苏哲此时的嘴角,比AK还要难压。
聪明的小兕子也无法理解,好在苏哲很快就找到了新话题来转移小可爱的注意力。
“走,我们去看鱼鱼。”
“好哒!”
每当看到小兕子,苏哲都会觉得身心都得到了净化。
怎么能有这么可爱的小宝贝。
熟练地抱起小可爱,苏哲一路朝着自家鱼塘走去。
说是看鱼鱼,其实就是苏哲的战前侦查。
鱼塘最近又添了三百尾鱼苗。
在苏哲眼里面,这都是未来的战果。
虽然他对于前几天,钓友群里面有位战友指出,自己的苏家鱼塘水质即将进入富营养化,表示出极大的愤慨。
但是苏哲心善,果断退群。
‘哼,怎么可能水质富营养化,现在的大学生,真是越来越差劲了。’
苏哲绝对不是因为这一点,才再次购买三百尾鱼苗投放其中。
主要还是他心善!
“鱼鱼!好多鱼鱼!”
小兕子奶声奶气的指着鱼塘里面游来游去的小鱼儿,开心的拍起了手。
“水质变清澈了,果然我的鱼塘没问题。”
苏哲十分满意,仓库里面的饵料有了用武之地,他十分欣慰。
“再等等,等几天鱼长大了,就到了战斗开始的时间了。”
这一次,苏哲信心满满。
“二哥,你说苏先生是不是不知道自己钓鱼技术有问题呀?”
院子里,看着不远处抱着小兕子的苏哲,长乐用手指戳了戳看书的李泰。
“……”
“妹妹,你在说什么啊,苏先生的钓鱼技术,那可是一绝。”
李泰用力摇了摇头。
“可是……”
“老师这是心善,见不得鱼儿们受苦。”
李泰一本正经的解释起来。
长乐翻了个白眼,肚子里面太多嘈,一下子吐不出来。
“不说这个,妹妹你想不想回去?”
“不想。”
“这边多好,有看不完的小说,电视电影,家里面哪里有这些东西。都无聊死了。”
这下轮到长乐摇头了。
开玩笑呢,自家那边,规矩又多,又没事可做。
成天不是发呆就是发呆,哪有现代舒服。
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一个都不缺,每天换着花样都玩不过来呢。
“好吧,小兕子的身体还要好长时间才能养好,辛苦你了。”
李泰是哥哥,不过让他照顾小兕子,还真够呛。
多亏了长乐在,小兕子现在每天都在肉眼可见的变好。
小脸儿越发圆润起来,这都说明小兕子的情况正在好转。
“说什么呢哥哥,小兕子可是我妹妹,辛苦什么。”
“其实我已经和大哥说了,下次过来,把城阳一起带过来。”
“啊?城阳妹妹也要过来吗?”
“是啊,城阳妹妹的身体也不算好,正好过来休养一段时间,另外帮忙一起照顾小兕子。”
李泰其实早就猜到了,自己家的人,身体都有问题。
长孙皇后的几个孩子,都带着遗传病。
李泰自己现在正在减肥,身体指标正在趋于正常。
嗯,某方面来说,其实武则天对老李家的贡献,还是蛮大的。
没看到李隆基这货,活蹦乱跳一点事都没么。
这叫改良基因……
说起来,李泰还真想亲眼看看,那位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蝎子拉粑粑独一份的女帝,到底长啥样。
既然人家现在还小,并且大哥李承乾已经决定了,许她一世富贵。
估摸着,等找到人之后,李承乾就会带她过来。
“二哥,你在看什么书?”
聊了一会儿,长乐的目光落在了李泰手中的书上。
“天工开物。”
李泰有些唏嘘的说出了这本书的名字。
《天工开物》成书于1637年,系统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130余项农业与手工业技术,涵盖谷物栽培、纺织染色、陶瓷铸造等13个生产领域。
其著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
李泰也是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刷到了有关这本奇书的内容。
用苏哲的话来说,短视频吹的太狠,仿佛有了这本书就能造蒸汽机。
“虽然看了这本书之后不会让你学会造蒸汽机,但是却能启发你对科学的兴趣。”
李泰毫不犹豫的从网上购买了这套书籍。
一看之下,惊为天人。
“这本书,对大唐的作用,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宋先生大才啊!”
明末的这位宋先生,是真的让李泰敬佩。
这本书的价值,对大唐的贡献,已经无法用简单的价值去衡量。
虽然宋应星本人,也存在时代和知识的局限性,可决不能因为这一点瑕疵而否认这本书的重要性。
只可惜,那个时代已经没有多余的机会了……
李泰在了解了这段历史之后,也非常唏嘘。
在历史中,得不到重视和运用,那就让他李泰,在另一个时空结出璀璨的花朵吧。
“有了这本书,大唐的科技水平,绝对能有一个跨越式的进步。”
李泰看了一会儿之后,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如此重要之物,一定得让大哥李承乾带回去,然后从上到下的重视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