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自己都想不到,他突发奇想,想要蒙混过关的借口,却忽然让自己得了个新的称号。
嗯,来自大唐高祖爷爷的认可+1
“朕当以身作则,皇帝,你呢?”
李渊在夸完了李承乾好圣孙之后,再次把刀子对准了李世民。
麻了!
李世民现在就觉得,头皮发麻。
“朕理当如此!效仿大汉文皇帝之行,并以此作为李家家训。”
李世民又不是昏聩之君,他难受的是,先开口的为什么是李渊!
而且提议的人是李承乾,他这个又当儿子又当父亲的人,却成了后响应的中间人。
起居注上面……难受啊!
李世民恨不得时间倒流,然后让他这位英明神武的大唐现任帝王来起这个头,往后史书上面,肯定会大书特书!
但这个理由,他说不出来。
原因无他——要脸。
所以难受也只能自己憋着。
好在,他才是现在大唐的实际掌控人,由他来起笔,也不差了。
看着激动的两个皇帝,长孙皇后也面带微笑。
只不过,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她的眼神不断瞄向慢慢爬起来的李承乾。
‘算你机敏’
刚才的慷慨激昂,言字如刀,确实很有模样。
可长孙皇后太了解儿子了,百分百是为了转移话题。
不过此事确实是利国利民,看在是个好建议的份上,长孙皇后也懒得点破了。
挨了顿打,李承乾这事儿也算过去了。
吃了一顿全家饭,李承乾也大谈特谈扶苏和刘据这两位太子的境遇。
“仙师真的愿意帮助扶苏?”
李二有些好奇,扶苏的境遇,他还能不了解么。
那是一个必死之局,或者说秦朝就是个必死局,谁来都没用的那种。
“是啊,老师也是这么说的,不过老师建议扶苏哥直接另起炉灶。”
嗯?
李二何等聪明,一句话他瞬间就抓住了重点。
“不破不立,妙啊!”
原本的死局,在后退一步之后,却一下子开阔了起来。
差不多的话题,其实也在大明一同发生。
洪武这边。
朱标拖家带口,带着老妈老婆孩子一起回来了。
“咱的乖孙,咱想死你了!”
老朱见到朱雄英的时候,整个人眼里就没了其他人。
路过的时候,甚至将朱标一把推开。
然后左手牵起了马皇后,右手摸上了朱雄英的脑袋。
“……”
朱标表示,心里有点受伤。
“皇爷爷!”
朱雄英双手抓着老朱的右手,然后笑的那叫一个开心。
这一声皇爷爷,是真的把老朱给拿捏住了。
辅政司送上来的奏折也不看了,直接开启了天伦之乐。
朱标撇撇嘴,然后让人送常氏回东宫。
养好了身子的常氏,也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
这次回来,让小儿子朱允熥入祖籍,同时也要和常家人聊一聊接下来的事情。
可不要小看了常氏这位太子妃。
她知道,接下来大明需要进入一个高速的发展期。
跟不上的人,就会被远远的抛下!
这是风险,也是机遇。
常家的顶梁柱常遇春不在了,可是常家和蓝家是一体的。
蓝玉这厮,真的要避免史上的那种悲惨,就得有人管着。
老朱对蓝玉的放纵,本质上是一种软刀子。
蓝玉看不清楚,可常氏却看的很明白。
一回到东宫,常氏就立刻给东宫下了新的规矩。
吕氏被赐死之后,东宫就变得冷清起来。
朱标没时间在东宫,所以现在就需要她这个主人过来整理一下。
第二天,已经被清洗三遍的东宫,又开始淌血了……
有趣的是,东宫现任的管事太监,也叫郭丰。
和大唐李承乾东宫的管事太监,居然是一个名字。
“太子妃殿下,人已经查清楚了。”
管事太监郭丰,年纪可比李承乾跟着的那个小郭丰要大。
办事也稳妥,是朱标钦点的人。
“查清楚了就行,妾身不会随便冤枉人,处理掉吧。”
常氏动用太子妃的力量,将新一批的宫女、太监,都查了一遍。
此前,朱标第一次失踪后,老朱一怒之下就洗了一遍。
后来吕氏被赐死,朱标又动手筛了一遍。
现在,轮到常氏这位太子妃动手了。
这些太监宫女,有一些是新安插进来的,和皇宫那边有点关系。
其余的,都是不检点,手不干净的那种。
这很常见,宫内本就是乌烟瘴气,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背地里各种蝇营狗苟。
常氏这次就是在敲打,为了保证东宫内的皇子公主的安全,她必须要这么做。
朱标完全将东宫内部的事情,交给了常氏。
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水师要加快进度了,船厂那边的新船,月底便能下水,兵员问题反而是最好解决的。”
朱标拿着松江府的报告,看完之后自己思索着。
进度,很喜人。
基本再过一个月的时间,新整合的水师,就能有一战之力了。
被老朱屠了一遍的江南,现在反而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这个时候,基层权力的短暂真空,刚好适合推行新的政策。
朱标接过老朱的班,直接住在了辅政司边上。
一条条命令,一条条安排,从早到晚,就没有停过。
老朱这边,窝在马皇后身边,不断听着朱雄英的讲述。
这才叫生活!
老朱瞬间就迷失在了天伦之乐中。
要不是马皇后看不下去,提着老朱的耳朵把他赶出了后宫,估计老朱连朝会都不想去上了。
朱标在改革大明财政,这一方面老朱还真插不上手。
主要是朱标嫌弃老朱不懂经济,被怼的老朱生气直接不干了。
其实最让老朱生气的,是朱标放过了胡惟庸。
可老朱也只是生闷气,对于朱标做出的决定,他不会去改。
好在,胡惟庸也知趣,将全部家产都拿了出来,甚至连爵位都交了。
带着全家人,回了老家,从此不再踏足政坛。
有胡惟庸这个例子在,整个淮西勋贵都噤若寒蝉。
就连向来脑子里面缺根筋的蓝玉,都派人将家里面的田地拿出来一半,上交给了东宫。
朱标的一棒子下去,整个淮西集团都蔫了。
而接下来,老朱知道,朱标要建立船舶司与海关司。
前者,就是给淮西勋贵们的枣儿。
“便宜了那帮货,哼!”
老朱可是知道的,当未来一船船来自海外的收获抵达大明的时候,现在还愁眉苦脸的淮西集团,将会立刻品尝到什么叫做先苦后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