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章 白银、宝钞与岛国

作者:兰陵小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先生,那如何能够改变朝廷滥发钱币的弊端呢?”


    朱标已经冷汗涔涔,他现在只想立刻马上制止通胀下去。


    “我说了,两个方法,但其实都不可取。”


    苏哲两手一摊,COS起了某七酱。


    大明宝钞已经烂了。


    你说如何救?


    要么伤筋动骨,一波改革。


    要么,就得有匹配得了的信誉。


    什么是信誉。


    答案就是……白银。


    但就算有了白银,也没法让宝钞立刻起死回生。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朝廷缺乏回收机制!


    没错,历史上,在大明永乐年间,因为日渐糜烂的宝钞制度,使得朱棣不得不对宝钞动手,进行改革。


    可最后的结果呢?


    “事实上,永乐帝改革宝钞,反而加速了市扬的崩溃,关键在于缺少了回收机制。”


    苏哲将大明永乐年的宝钞改革拿出来讲了一遍。


    其中包含了,官方禁用金银作为流通货币,强制所有人使用宝钞,惩罚拒绝收宝钞的人。


    多项措施,却反而加速了宝钞的崩溃。


    其实,不是没人想到,如何回收。


    只是因为……朝廷根本做不到回收。


    开玩笑,哪里来那么多银子去兑换从民间收回的宝钞?


    这进一步加剧了宝钞彻底退出大明财政流通的过程。


    “所以,你们发现问题的关键没有?”


    苏哲说到这里的时候,忽然微微一笑。


    只是,刘据不知道为啥,感觉这位苏圣人的眼神里面,涌现出一股戾气。


    “白银储量是关键……”


    朱标先是低声轻语,随后也笑了起来。


    他抬起头来,正巧目光与苏哲对上了。


    两人的眼神里面,都是一种情绪。


    “先生,我明白了。”


    “等会标哥,你明白啥了?”


    李承乾一头雾水,整个人都不好了,啥玩意你就懂了?


    “咳咳,大哥,你真得多读点书了。”


    作为李氏兄弟之一的李泰,现在只觉得脸有些臊得慌。


    人家标哥都已经说出答案了。


    白银啊!


    白银不够!


    不够咋办?


    去抢啊!


    岛国,倭寇,白银大大的有!


    “要把宝钞的信誉拉回来,就得重新让民众建立起信心,朝廷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宝钞回收机制。”


    话说到这里,马皇后也弄明白了。


    “滥发宝钞是因为朝廷没钱,如果朝廷有钱了,那便能解决掉宝钞不断贬值的情况。”


    而哪里能让朝廷不缺钱?


    “哪怕是为了大明的百姓,也不得不这么做了……”


    此前,马皇后对于伐岛国之事,也有自己的想法。


    她认为,殖民是可以的,但是造过多的杀戮,太不天道了。


    但现在么,马皇后的观念变了。


    你区区倭奴的死活,怎么能和大明百姓相提并论?


    “标儿,你回去之后,将这些事情,告诉重八,征倭之事,拖不得了。”


    之前还能用稳妥的借口,步步为营的经略岛国。


    可现在,当苏哲将大明洪武那糟糕的财政摆在朱标面前的时候,朱标知道大明拖不得了。


    “孩儿明白。”


    简简单单四个字,从朱标口中说出来的时候,莫名的就带着一股杀意风暴。


    “真羡慕标哥,我家那老登,现在满脑子都是高句丽。不打掉高句丽,岛国之战估计是开不起来。”


    李承乾叹了口气。


    论打仗的能力,李承乾捏着鼻子也得承认,他爹才是真正的王者。


    虽然李承乾很想搞事,但是涉及到战事,他可没那么蠢的想去乱来。


    该浪的时候浪,该稳的时候就得稳。


    不然,下一个堡宗就是你哦亲~


    “我继续说一下,关于宝钞这方面的事情。除了限制宝钞滥发,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回收机制,同时也得从法律层面,严格禁止其他货币的流通……”


    苏哲点了下PPT,下一页出现的三个字,让大家都愣了下。


    ‘银本位’


    这一步,才是宝钞最重要的信誉核心所在。


    无论是发行,还是回收,或者说兑换,都是建立在银本位基础上的。


    大明的财政,说穿了就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大窟窿。


    历史上《明史·食货志》里记载过这个事,当时贬值到什么程度呢?


    宝钞发行才二十年,实际价值就跌到面值的十分之一。


    那个时候的财政居然没崩了,纯粹是因为王朝初期,民力的恢复带来的额外效果抵消了一部分。


    不然你试试在别的时期,别说十分之一了,就算只是跌了一半,你看看是不是遍地烽火……


    回到银本位这块。


    “一,建立有效的朝廷储备金,有多少银子发多少宝钞,就算超发也必须要限制在一定的额度上,绝对禁止无底线滥发。”


    刷刷刷。


    朱标迅速在纸上记录起来。


    “二,建立官方渠道,严格保证宝钞兑换机制,最初的时候,可以设定有限兑换,避免出现挤兑风波。”


    这一块,其实是比较难办的。


    毕竟,被利益熏心者,或者别有用心之人,抓住机会,绝对会出现恶果。


    但苏哲却觉得,在洪武朝,这一条或许反而比较容易。


    原因么,自不必多说。


    老朱别的不说,手里面的刀,口子确实很锋利的……


    “第三,强制要求商税、盐税、以及后续的船舶司海关,只能以宝钞缴纳。”


    这一条,就是官方回收宝钞的重要途径。


    之所以只限制在商业这块,也是因为大明的农税,还是以粮食为主。


    粮食,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第四,明确规定白银价格,以及宝钞兑换比例,严厉打击拒收宝钞以及抬价行为。定价白银,就是强制在锚定宝钞。”


    当宝钞锚定白银之后,整个市扬才会逐步接受,从而恢复宝钞的信誉价值。


    “第五,嗯,在说这个第五之前,还有一件事,得先讲一下。”


    说到这里的时候,苏哲突然顿了一下。


    “标哥,你爹对官员的俸禄,确实该改一下了。”


    话题忽然就指向了洪武朝弊端之一,也是最让苏哲无语的一块。


    官员俸禄。


    在洪武朝当官,那真是狗都不如。


    不提时时刻刻都得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关键是当了官,就真是纯奉献了。


    老朱对官员的苛刻,那不是写在脸上,而是刻在刀上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