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1章 汉朝的局势 (求大家给点五星评价~)

作者:兰陵小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打窝结束之后,便是虔诚的下钩等待。


    做完这些之后,苏哲才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你想问什么直接问吧。”


    苏哲看出来,刘据是有很多疑惑的。


    随着他这句开始,刘据也终于等到了时机。


    “苏先生,我想请教,如何改变我汉朝的现状。”


    直接越过自身问题,考虑到了未来么?


    “武帝时期,到了中后期,换其他皇帝过来,绝对是一个原地崩盘炸裂的局面。”


    一上来,苏哲就抛出了重磅炸弹。


    汉武帝时期,可以大致分为前中后三个时间段。


    早期的汉武帝,可以说是雄才大略,眼光毒辣。


    虽然年纪轻轻就坐上皇帝之位,但是刘彻面临的局面,可不咋地。


    内里,有太后的钳制。


    外面,则有诸王的威胁。


    如果说,有的皇帝是成长型,那么刘彻这位武帝,就是天生慢属性的选手。


    从政治方面来谈,汉武帝的个人政治能力,无疑是拉满的那种。


    借力打力,杀鸡儆猴,狡兔死走狗烹这种事情,他玩起来简直不要太拿手。


    在他眼中,世人只分两种。


    一种,是能利用的。


    另一种,是暂时还不能利用的。


    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剪除了太后对朝政的影响。然后又用一则‘推恩令’,以阳谋削弱了诸王的影响力。


    推恩令并不新鲜。


    但能够执行下去,依靠的就是刘彻集中起来的朝廷权力。


    其实推恩令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汉景帝的那次七国之乱,直接砸碎了诸王们的武装力量。


    有了棋圣的砸棋盘,才能有后面推恩令的实施。


    可以说,刘彻是极其幸运的。


    文景之治留下来的丰厚家底,让他可以挥霍,肆意的去泼洒自己的想法。


    包括对外的汉匈之战。


    前期打了那么多仗,汉朝能够坚挺下来,全都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足够多。


    而到了中期,家底挥霍掉了,刘小猪有些麻瓜了。


    退是退不得的。


    汉匈之战就是你死我活的灭国之战,根本不存在退一步的可能性。


    但凡让匈奴喘过气来,那么前期投入的成本,就完全打了水漂。


    刘彻又不是傻子,没好处的战争,他也不想打。


    解决不了草原上的问题,那么帝国的北方就永远都存在一个巨大的威胁。


    好在,天降猛男,卫子夫带着的UR卡,帮助刘彻取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胜利。


    漠北一战,匈奴大败。


    自此以后,漠南无王庭。


    一下子,缓解了帝国北方的外部威胁。


    直到这时候,刘彻才有时间,开始整理帝国的糟糕内部局面。


    “你爹别的能力已经很强了,但在搞钱这块,你爹认第二,其他皇帝都不敢认第一。”


    苏哲口中的刘小猪,和很多人概念里面的武帝有明显区别。


    “君子不屑谈钱,但张口闭口,都是代表了利益。这一点你应该明白吧?”


    “先生所言极是,这一点我还是清楚的。”


    刘据可不是学文学傻了的那种人。


    老刘家对儒学的态度,那可不是什么好的一面。


    别看他老爹刘小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那仅仅只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统治者的手段罢了。


    这一时期的儒学,还不是后世那样,能够大范围的洗脑君王。


    汉家皇帝,最喜欢就是儒皮法骨的手段,来作为统治的利器。


    儒家,从始至终,都只是老刘家的一种工具罢了。


    刘据也学儒,但他分的很清楚。


    “论搞钱,汉武帝是真的厉害。盐铁专营、酷吏做饵食,一手政治赎金被他玩的太溜了。”


    五铢钱知道不。


    华夏史上,铸造最多的货币。


    先后经历十多个王朝,二十多个帝王铸造过。


    可以说,汉武帝率先发明了,用货币来收割财富的方法。


    这种手段,狠毒且有效。


    不得不说,刘小猪在如何搞钱这方面,已经是真正独一档水平。


    其他帝王还在执着于增加税赋等低级手段,人家刘小猪直接从根源上,汲取整个帝国的财富——不分阶层!


    你说牛不牛?


    “关于货币,这块的知识其实相当复杂,想要搞清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主要是你得知道,你爹的手段,很高明,但却不可取。”


    榨取整个帝国上下所有阶层的财富,这方法听起来很厉害,实际上却是在透支整个帝国的气运。


    面对这样几乎要崩盘的局面,刘小猪做了什么呢?


    简简单单三个字——罪己诏。


    然后,杀了几个当做狗放出去咬人的酷吏,就完事了!


    这才是真正的厉害之处。


    将整个帝国上下所有阶层都玩的团团转。


    唯一的不安稳点,就是太子刘据。


    下层的民众,愚昧的可以用罪己诏的方法糊弄过去。


    但是帝国的上层,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所以,当帝国上层阶级的目光,落在太子刘据身上的时候,汉武帝才会感觉到了如芒在背的威胁。


    打压太子就成为了他必然,且唯一的选择方式。


    “你是很多人的希望,他们不愿意再被你爹无限的收割,所以你就算不想,也必然成为了被打击的目标。”


    “苏先生,我懂了。”


    刘据还能说什么呢,现在他是真的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明明没有和武帝对抗的想法,却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


    原来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此。


    政见不同,只是表面。


    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帝国的上层统治阶级,已经受不了被武帝无限收割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政治的核心在于利益的分配。


    很显然,汉帝国的形势,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分配利益的阶段。


    而刘据也知道了,他背后的力量,其实远不止一个卫家。


    这也让他长出了一口气。


    捋清楚了汉朝当下的局面,对刘据而言,其实非常有用。


    “你要知道,你背后的力量,非常庞大。不过如何利用这股力量,绝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当务之急,是降低你在你爹心中的威胁度。”


    要绑票,得从长计议。


    回去的七天时间,刘据要做的,就是立刻与皇后卫子夫解释清楚。


    然后将卫家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


    卫青还没死,这段时间就是刘据的黄金时间。


    不管怎么说,刘小猪对卫青,态度和对其他人,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