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4章 误打误撞

作者:兰陵小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善长对胡惟庸有些失望。


    眼前他觉得,这个人,虽然有野心,但是能力还是很强的。


    可现在看来么。


    李善长多有城府啊,已经看出来胡惟庸这人已经控制不住了。


    看看他上台之后做的事情吧。


    不开玩笑的说,就是在老朱眼皮子底下蹦跶,来回蹦跶。


    李善长可能看不懂胡惟庸,但他看得懂老朱。


    如今,老朱开始准备对江南动刀子,李善长的立扬决定了他不可能坐视不管。


    胡惟庸搞平衡,那是找死。


    但是老朱作为皇帝,搞平衡那是必然的事情。


    淮西集团,有点庞大了。


    这并不是李善长可以阻止的了的。


    所以,江浙士绅集团就尤为重要。


    只有对立,才能让上位放心不是么。


    只是,李善长真没想到,他那个老兄弟,居然现在就开始针对江南。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老朱放弃了平衡,转而直接提刀?


    这一点,很关键,偏偏李善长想不明白。


    他想不明白,更不用说胡惟庸了。


    面对胡惟庸的问题,李善长自己都没法说出一二三来。


    离开韩国公府的时候,胡惟庸眼神里面浮现出忧虑。


    老朱忽然查江南,这件事背后透露出来的不祥预兆,让他浑身发冷。


    这已经不是最近第一次绕开百官,不予通知了。


    胡惟庸觉得自己这个丞相,简直就跟聋子和瞎子一样。


    思虑再三,胡惟庸觉得不能坐以待毙。


    隐隐约约,他感觉到不妙的气息,好像是针对他来的。


    事实上,胡惟庸猜对了一半。


    老朱的确是要搞他,不过彻查江南一事,可不是单独针对胡惟庸。


    只能说,胡惟庸算是被搂草打兔子的倒霉蛋罢了。


    江南一事,主要是为了以后的海关、海上贸易而提前做的准备。


    老朱的方法就很简单粗暴,查,然后杀。


    他虽然不懂经济,也不懂商业。


    可他只要懂一件事就行了。


    那就是,商无好人。


    做走私的,会有好人?


    不得不说,老朱在人性这块,拎的相当清楚。


    而这恰恰就是最关键的地方。


    一查就有,一抓就杀。


    做好这两件事,也相当于变相的清理了一遍江南。


    未来,建立海关总司以及建立海外商贸渠道的时候,短时间内不会有不开眼的过来作死。


    “胡惟庸去见了李善长?”


    皇宫内,老朱很快就得到了锦衣卫的报告。


    “哼哼,胡惟庸这厮,是怕咱针对他。”


    老朱一眼就看出来,胡惟庸这是怕了。


    真以为老朱不知道胡惟庸背后,现在站着的是哪些人么。


    开玩笑呢,对自己这帮子老伙计,老兄弟,朱元璋可从来就没放心过。


    暗中的监视,一直就没有减少,甚至在锦衣卫建立之后,还专门加强过。


    做皇帝,最重要的是对信息的掌握。


    老朱虽然只是个半路出家的皇帝,但他却知道自己每天在皇宫里面,必须要有眼睛盯着外面。


    欺上瞒下这种事情,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大面积存在。


    老朱对官员的信任度从来就没高过。


    个人经历影响老朱的最大特点就在这里。


    当官的,就没好人。


    潜意识中,老朱就一直把官员放在自己的对立面。


    用一句十分形象的话来描述——总有贱人想要害朕。


    老朱对官员的苛刻程度,纵观古今,都属于极品个例。


    高薪养廉?


    别逗了,在老朱手下当官,没副业就等着饿死吧!


    很奇葩,老朱对各级官员的‘工资’定的都极低。


    高级官员,比如四品以上的,家底厚实,副业选择也多,自然也就没事。


    但是对于那些底层官员来说,单凭那些俸禄,要养活一家子,那真是难上加难。


    在没人性这块,老朱确实做到了极致。


    不过反过来说,洪武朝这样残酷的竞争环境,还有无数人挣破头去当官,也足以说明读书人为了能够当官,肯吃多大的苦了。


    用苏哲的话来说,那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你情我愿不是么。


    反正说风凉话谁不会,前一句两袖清风,后一句狗都不当。


    横竖又不是苏哲去当官,哈哈哈。


    老朱现在没工夫去整胡惟庸。


    他要抓紧时间,给好大儿小朱打造一个安稳的江南环境。


    最快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刀子当成筛子,把整个江浙地区给筛一遍。


    老朱做事,讲究的就是一个效率。


    行动力是真的高。


    不过,这样快刀斩乱麻倒也不是什么坏处。


    毕竟,修修补补远不如推倒重建来的方便快捷。


    走私、倭寇、官商勾结,这些事情,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够老朱玩九族消消乐了。


    更不用说,那些胆大妄为的垃圾们,将这些事情全都包圆了。


    老朱既然看到了,那就不可能当做瞎子。


    早晚都得清理,那就直接动手吧。


    “等太子下次回来,应该能出一批成果了,这件事不能让标儿插手,去,让毛骧盯紧点,别漏了风声。”


    老朱派人去告诉新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让他做事麻利点,隐蔽点。


    这意味着,老朱准备将清洗江南官商扬的‘锅’,自己背好。


    大明下一个皇帝,必须是仁慈的。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这对老朱家的父子,算是把玩弄人心玩明白了。


    父子上阵,一个举屠刀,一个紧跟着安抚人心。


    随后下一步就是建立海关,解除海禁政策。


    到时候,你看那些人,是不是一个个都对太子感恩戴德。


    这就是老朱最朴实无华的计划……


    像雨点一样撒出去的锦衣卫,开始对江浙各地的富商、主政官员清查起来。


    这一查,真是四个字——触目惊心。


    光鲜亮丽的大名表面之下,最为富庶的江南地区,可以说是糜烂不已。


    老朱自己都不知道,他掀开来的盖子,很快会触发一扬影响整个大明的地震。


    好巧不巧,这么大的震动,怎么着都得找个人来堵那沸腾的民意。


    而你猜怎么着。


    有哪一个人的分量足够重,可以拿出来祭天堵口实呢?


    诶,对咯。


    大明丞相胡惟庸就是个绝佳的靶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