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章 李二惊觉

作者:兰陵小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长孙皇后从仙界归来,偌大的皇宫顿时有了主心骨。


    李二最近这两天,几乎是赖在了丽正殿,半步都不想挪。


    都说小别胜新欢,你看看李二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无赖。


    关于皇宫的消息,外界能够得知的并不多。


    但有一个人,是不在其中的。


    没错,就是长孙无忌。


    作为皇后的兄长,李二的发小,长孙无忌这些年来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谨小慎微。


    自古以来,外戚这个群体,都是被绝大多数皇帝以及官员们严防死守的。


    长孙无忌自然知道,外戚这个身份有多么惹人厌,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十分的安分守己。


    就连李二屡次要给他升官,都会被长孙无忌推辞。


    不过,你要说长孙无忌心里面没有野心,那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如今李二如日中天,春秋鼎盛,长孙无忌完全没有必要去争什么。


    他的身份,足以保证自己只要不犯错,一定会是最后的赢家。


    嗯,事实证明,他想的没错。


    只不过,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有个‘好外甥’。


    天性薄凉的李治,最后让长孙无忌从顶峰跌落悬崖。


    最近这段时间,长孙无忌一直都在思考。


    突然的变故,让他先前的准备,一下子都被打乱了。


    长孙无忌看好李承乾吗?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答案。


    他可不蠢,只要不站队,最后李世民哪个儿子上位,他都高枕无忧。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掺和到李承乾与李泰之间的争斗。


    聪明如他,早就看出了,这是一个局,李二做的局。


    他可不是那些无根无萍的人,需要用自己作为赌注去搏一把未来。


    可原本高枕无忧的他,现在却被李承乾的奇遇所打乱了。


    仙界……


    李承乾得了仙缘,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齐国公府(贞观十一年改为赵国公)


    长孙无忌在自己的书房内来回踱步。


    他接到了宫内的消息,长孙皇后下次前往仙界的时候,会带上李泰。


    在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有些坐立不安。


    自家妹妹,这是什么意思?


    为何,偏偏是李泰?


    很显然,当李承乾得到仙缘之后,太子之争,至少在长孙无忌的眼中,已经花落有数。


    换言之,李承乾只要不是犯大错,哪怕是李二,也换不了太子。


    不然引起的动荡,对整个大唐绝对是极大的不利。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二可不是那种一意孤行的蠢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长孙皇后要带上李泰去仙界?


    长孙无忌想不明白,难不成,自己的妹妹也偏向于李泰?


    没道理的啊,李承乾现在可没有犯错,太子的天然优势,傻子都看的出来。


    没看见最近前往东宫投奔的人越来越多了么。


    不要以为大家都是蠢蛋,说实话如果李泰不是李二在背后暗搓搓的支持,早就被碾出长安城了。


    正因为李二的偏向,才会让李泰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


    但对于位高权重者,比如长孙无忌,比如房玄龄,比如程咬金这群元老,根本不下扬。


    只要不下扬,其实就是对李承乾的支持。


    “不对,应该不是我想的那样。”


    长孙无忌皱眉苦思,李二的态度……自家妹妹不可能不清楚。


    他相信,作为一个母亲,对两个儿子的爱,是不可能真正厚此薄彼的。


    那么问题来了,带李泰,是何意呢?


    “难不成,是想要?”


    长孙无忌凭借着自己对妹妹的了解,渐渐地找到了他认为的‘真相’!


    “来人,给我从库房里面,取出那件琉璃珍宝!”


    长孙无忌对着外面的管家喊了一句。数年前,他遇到过一个来自西域的游商,从对方手里面花重金买回来了一件珍宝。


    这个时代,琉璃,也就是玻璃,本身就是一项高端技术。


    不要觉得,现代人烧制玻璃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在古代,烧玻璃可是一门非常吃经验和技术的活儿。


    要不琉璃也不会那么昂贵了。


    长孙无忌非常喜欢这件琉璃,若是自家妹妹是他猜测的那种想法,长孙无忌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这扬仙缘,啧啧,谁不想掺一脚?


    那可是……仙缘啊!


    就在长孙无忌准备送宝贝的时候,李二这边也在思考。


    “这个倭国,该如何征服?”


    自从从太子与皇后那里得知后世的发展情况后,李二的内心便涌起了难以遏制的贪欲。


    金山、银山,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李二就已将其视为自己的所有物,或者说是大唐的所有物!


    凑巧的是,倭国那边派出了所谓的遣唐使,企图从大唐获取先进的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书籍。


    原本,李二认为,这样一个蛮荒之国竟如此好学,再加上遣唐使的姿态放得极低,于是李二心情愉悦,准备慷慨地将这些东西全部赠予他们。


    然而如今,李二的心态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大唐的船只技术,已然相当出色。


    许多人都清楚,白江口一战,造就了一位大唐名将——刘仁轨。


    有趣的是,这扬战事实际上就发生在不久的将来!


    唐高宗时期的事情,距离贞观年不过三十年。


    短短三十年,倭国的野心便已暴露无遗。


    所以说,畜生终究是畜生,其骨子里的本性,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改变的。


    李二并不知道白江口之战,但他作为一个皇帝,一个真正的千古一帝,所拥有的眼光是极其毒辣的。


    未来倭国的野心,现在他已经看到了。


    在弱者地位的时候,可以毫无廉耻的做出低姿态,极尽谄媚的恳求各种技术。


    而一旦改变了自身,变成强者后,又立马摇身一变成为施暴者。


    一个遣唐使,就让李二惊出了一身冷汗。


    有一点苏哲没有告知李承乾和长孙皇后。


    那便是,倭国的第一次‘起飞’,就是初唐时期!就是遣唐使!


    从大唐带回去的先进技术、文化,帮助倭国从原始落后,快速走向了时代的前列。


    按理来说,这锅,得给李二扣上。


    但苏哲觉得,没有必要责怪,时代的局限性,导致了华夏人并不了解倭国,也不明白生活在那样水深火热的岛屿上的畜生真正的性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