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却是魔都人民法院的办公大楼。
“唐院长,那几个未来集团的人又来了,这个案子我们接不接。”
就见唐院长烦躁的将手上正在看的一份资料重重地往桌子上扔,坐在那里看着来人。
“接,怎么接,那可是市府的喉舌,这些人们怎么这么不懂事儿?”
来人无奈的说道:
“他们说了,这是第三次来我们这里上报,也是最后一次,而且每次都有记录,如果我们不受理,他们就到最高法华东分院去,如果那边也是这样,那就他们就进京找最高法了。”
“真是的......这么一家私人企业哪那么多事儿,你再给他们好好说说,让他们回去得了。”
“院长,这可不是一家小企业,这家企业我多少知道点,据说目前跟各大部里都有合作关系,就连咱们部队上的装备都是人家捐赠的。”
“有这事儿?算了,道听途说,你先去吧。”
就这样,未来集团法务部一行人在魔都两级法院都遭到了这种这种待遇,待了一个星期实在没有进展以后,他们只能无奈的给位于滨海的总部发了一封电报。
这个时候魔都、京城、滨海之间其实已经可以打国内长途电话了,但是只是政府之间在用,民基本没有,而且通话质量很差。
等刘旭收到消息后,也是非常郁闷。想了想后,让周泽洋去发报,让人再等两天。
不过刘旭可不是轻易就服输的人,刘旭提起笔来写了一篇小文章。然后又复印了几份,交给了张顺,让他送去京城各大报社。
同时让周泽洋将文章以电报的形式发到了位于魔都的法务部手中,并让他们在当地找各大报纸投稿。
这下子京城的各大报纸开始头痛了,像是《公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等,因为刘旭是以未来集团董事长的名义写的,而且措调用语非常不客气。
刘旭先是将事情的起因经过描述了一遍,并且将《解放日报》哪一天哪一版都说的明明白白,
可接下来就非常不客气了,什么这才建国几年的时间,就学会官官相护了?什么以这样态度来工作能够为人民服务吗?
最后他还在末尾写道,这件事也是给各地同级机构树立榜样的事情,如果自己不坚持,那么其他地方必然会有样学样。
自己这么大一个集团公司都是这种待遇,那普通老百姓不知道成什么样了。
所以自己是绝不能妥协的,也不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魔都两院在三天之内没有反应,那么他就正式向魔都市府提出交涉。
这些报社为难啊,登也不是,不登也不是,不过最后还是全部都登了出来,他们生怕这个二百五下拨再把他们也划拉到官官相护的圈子里去,至于登出去谁倒霉,那就不是他们能考虑的事了。
第二天,只要看到报纸的,都不由得一惊。
少山先生看了只是摇了摇头:“这个小刘,前几天也不给我说。”
“嚯.....这是要砸锅啊。”
“哈哈.....这回有好戏看了。”
“哎,太年轻、太冲动啊。”
反正是说什么的人都有,也有一部分人看到后暗道一声坏了。
“这个二百五,这不是个彪子吗?这下麻烦了。”
也有的人在了解了以后大发雷霆。就比如魔都市长。
“这是哪个傻儿子办的事儿?”
他拿起电话就拨了出去,
“经我接5局人民法院。”
“老唐,你个龟儿子在搞啥子哦?多大个事儿嘛?你为啥子不接嘛?现在倒好,我们搞得好被动,你说你推啥子推嘛?你晓得我一上午接了几个京城的电话不?”
“我给你一天时间,把这件事儿解决了,解决不了你就给老子卷铺盖滚回去!”
“是是是,市长,我这就办,我没有想到这么一个私人企业他怎么就敢......”
“啥子?私人企业?你说的这个私人企业的老板,就算是我见了都得客客气气的,你真的要气死我了!赶紧去给我弄清楚,那个报纸是咋个回事嘛?为啥子要无中生有骂人家哦?”
接着大老刘市长感觉不放心,又将电话打给了公安局长。
让他安排人要快速将这件事捋清楚,要是再不行动起来就被动了。
刘旭安排下去这件事就没再管了,虽然他不知道背后之人还有什么后手,也不清楚自己这么做能不能逼着他自动跳出来,但自己已经表现出强硬的态度,怎么想他们应该也有所收敛吧。
刘旭这两天打算去趟保定,因为跟冀省达成发展实验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他想去看看了解一下进度到了哪里,如今眼看就要入冬了,接下的工作看看怎么安排、自己这边又该怎么配合。这都需要提前沟通一下的。
刘旭在提前给刘书记打电话说了一声,结果对得得知他要来后是非常高兴。
刘旭的这次保定之行带着付旭高和王宏春两位副总,这个时期的路并不好走,滨海到保定直线150公里,又是大平原上,可愣是走了5个小时才到。
刘旭在车上就想这回不行先把冀省内的道路都修一下。等他们到的时候,刘书记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哎呀,刘书记,怎么好劳烦您在门口迎接呢?”
“哈哈,这不是应该的吗,你可是我们的财神爷啊。小刘你还不知道吧,今年虽然动工的水库没有没有全部完成,但已经修完的就让我们受益不小啊。”
“哦.....是吗?这我还真没有听说,刘书记您快给我说说。”
于是两人说笑着一边往里走一边聊着,其他人也都相继跟了上来。
一行人来到了一间会客室后,有工作人员给泡好茶送了上来。
“这水库发电咱先不说啊,你猜猜光粮食产量要比往年增收多少?”
“刘书记,您就别逗我了,我又没种过地,根本不懂啊?”
“哦,哈哈哈好好忘了,我给你说啊,光完工的各种小型水库大概数量有个8千多座吧,那些完工晚,用的少的土地增产都最少有2成,那些完工早,老早就开始浇地的最高达到了增产4成。”
“啊?这么多,接近一半了都 。”
“可不是吗?这水浇地和靠天吃饭是真的不一样啊。”
“最为可观的就是咱们修建的各种灌区网络了,今年靠近西部山区的平原地区粮田,正是由于四通八达的水渠能让咱们从各个水库调水,这才保证了这些地区的丰收。”
刘旭点点头,他是从这些人身上看到由衷的开心,以农为本、无农不稳这些字眼在刘旭心头划过。可见这个年代的人对于农业的丰收是多么渴望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