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5章 铁路设备运行

作者:半生伴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先生,您所说的这款什么高速印刷机是怎么回事儿?”


    “噢,你们现在还在用圆盘印刷机吧这个需要人工续纸,一分钟只能印几十张,其实也可以给你们自动钻字印刷机,这个就一个长平台了,支持连续输纸,速度每分钟可以到数百张。”


    “但是这个也是缺点的,所需要的场地很大,相配套的人工也需要很多,主要是制版复杂,需要人工调选铅字,而且改版困难,污染严重。”


    “而我说的感光树脂版印刷机不但每小时可以出1万张左右报纸,而且制版也比钻印快了一倍,只需要通过照相就可以制版,不过也是有缺点的,就是不能印刷全彩,只能是黑色或再加一个红色,不过我想目前来说足够用了。”


    之所以选这一款,是因为不需要电脑,虽说胶印也不需要,但胶印前期的制版麻烦,印刷过程中是非常考验经验的,反而不如这一款容易。


    而且刘旭通过武邦致的关系在公民报社的仓库里买下了90年代淘汰的鹰酱生产高斯GT-40整套印刷机。还给他找了十几台产于1983年的双鸽打字机。


    有了这个东西,一些正式文件量小的情况下就不用印刷了,直接打印就可以了。


    “顺子,去楼下小库房搬一台打字机上来。就是上次我给你们演示怎么打字的那个东西。”


    “好的。”


    时间不长,张顺抱着机器走了进来,放在了茶几上。一群人好奇的看着这个东西,出过国的都知道国外有英文打字机,但没听说过有中文打字机。


    看到刘旭拿了一张纸过来,张顺赶紧接过来,


    “我来吧,我这几天学会了。”


    刘旭哈哈一笑,


    “我看你会不会装纸,能不能打出字来。”


    张顺熟练的将纸卷在上方的圆桶上,然后用两边的夹子卡住,接着从刘旭办公桌随便拿了本书,翻开照着上面的字开始打了起来,不过就是速度慢了点,主要是他没记住每个字在字盘上的位置。


    “你这速度不行啊,这个熟练工可以做到一分钟45-50个字,要打20个才算合格啊。”


    看着张顺急的满头大汗的样子,在字盘上一个个找,刘旭忍不住说道。


    “我的天,这真能打出字来啊,这是什么聪明人发明的东西?”


    黄老不禁发出一声感慨。


    “是啊,这个东西太有用了,各个机关要是有这个东西,再发个文件啥的不正规多了吗。”


    “确实,比手写的强啊,好多领导们手写的字,下边好多人不认识,闹出不少笑话。”


    “刘先生,啥也不说了,你有多少我都带走了。”


    “呃......”


    “实在不好意思郑位先生,现在没现货,我这里就十几台,还是回头给你们一条生产线吧。”


    “那就先给我五台,我是实在太需要这个东西了。”


    “小刘啊,你的意思,这个东西也能弄来生产线?”


    “对啊,黄老。”


    “哈哈....好,今天就这样吧,我是非常满意的,谢谢你了小刘。我们回去研究一下,再汇报上去,看看上边是什么意思,不过今年我的想法是你刚才说的那些个厂子必须要建立起来。”


    一群人带着五台打字机走了,还没给钱。


    刘旭在那儿想着,看来任何东西在这个年代没准就会起到大作用。看来自己在现代的那个显像管厂还是不要弄了,直接搬过来得了。


    但是其他东西估计找不到现成的生产线了,只能找厂家重新设计制作。主要是这些东西在现代全是淘汰产品了。


    而此时天水至金城的天兰铁路施工工地上,刘旭运来的铁路修建物资早已堆积如山。此时在一个山谷口处,一台大型碎石机正在卖力的工作着,出料口里源源不断地的掉出大小相差无几的道砟石。


    “哎呦,这物件儿可太神咧!就这半晌儿功夫出的石料,够咱一伙人抡锤子敲一整天咧。”


    “可不是么!你瞅人屋出的石料多齐整,大小都差不离,哪像咱干的活儿,不是大咧就是小咧。”


    “不过说真格的,有了这机器,咱往后弄啥呀?该不会都把咱撵回去吧?”


    两人对视一眼,不由得的脸上爬满了愁容。


    “唉…… 谁晓得呢?要不咱去问问?可惜咱那大白馍馍咧,回去可就吃不上咯。”


    就在这时,远处一个人大声招呼众人都过去。


    “球势子!肯定是要打发咱回呀。”


    这一群头上勒着白毛巾的本地年轻后生,磨磨蹭蹭地往前挪。走到跟前后,有人怯生生问道:


    “首长,是不是不要俺们咧?”


    “胡求咧咧啥呢!谁说不要你们咧?没见那机器啃石头比你娃子吃馍还欢?就靠原先那几个运石头的,累死去也供不上!你们都麻溜去运石头!”


    “哎!好嘞!只要不叫俺们走,干啥都行!”


    前边一段道砟石铺好的路段上,跟几节火车箱式的铺轨车正在作业,只见中间夹臂夹起一排混凝土枕木后便自动滑动到了前方,一块块枕木自动落下,并且还伸出铁臂拨动枕木以调整位置。


    现代机械的运用一是为了提高效率和质量,二是为节省人工,于是节省下来的大量人工现在就站在铁路两边目瞪口呆的看着。


    他们几天前还是上百人一起铺一段,没有一天时间是别想弄好的。可现在这机器也太厉害了。


    跟着这些机械设备一路过来的还有铁道部的昌副部长。他们在这里待了几天了,就是想看看这些机械到底怎么样。


    今天是第一天实用,前几天都在办公室里看资料学习机器的用法,不过今天给他们的震撼可是太大了,因为在现场观看和电影上是两码事。


    “副部长,看来我们的工期有望大大提前啊。照这个速度,我看能提前一半时间不止。”


    “是啊,虽然我们有估计,但也没想到会这么快。看来咱们工作内容也必须要调整了。”


    “年前的时候开会时,上边还督促咱们尽快修通进疆的铁路呢,这回看了刘先生的这些设备我算是把心放下来了。”


    “那可太好了,不过要是修进疆铁路,这些机械恐怕是不够用,咱们是不是再去订几套。”


    “那是必须的,我计划分段修建,每一段都要有一套这样的设备。”


    就在两人聊着天的时候,前方停了下来。等两人走到前边一看,原来是铺设好的道咋石路基没有了。


    “哎,还是没经验啊,要知道事先多铺一点。”


    “哈哈,知足吧,谁能想到这个东西的速度是这么快。”


    而此时同样在成渝铁路上也上演着同样的事情,那边修路经过不少人烟密集的地方,十里八村的人都跑过来观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