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章 一纸公文成网红,智慧还是懒政

作者:长白晓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秘书小王推门而入,完全顾不上礼仪,脸色惨白,手机被他攥得死紧。


    孙连城从老板椅上坐直,睡意未消,被打扰清梦的恼意让他眉峰紧蹙。


    “天塌下来了?”


    “比天塌了还严重!”小王的声音都在发颤,他把手机屏幕递到孙连城面前,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抖动,“咱们……咱们那个广扬的规定,上……上热搜了!”


    “热搜?”孙连城接过手机,眯眼细看。


    屏幕上,一个鲜红的“爆”字赫然在目。


    标题刺眼——《最牛区长!用“单双号”解决广扬舞纠纷!》。


    下面是他亲口授意、小王贴出的“红头文件”高清特写,鲜红公章触目惊心。


    评论区早已沸腾,成千上万条评论如潮水般涌现。


    “这不就是懒政吗?一刀切,不动脑子!”


    “我赌五毛,这个区长肯定是个刚毕业的愣头青,想一出是一出。”


    “楼上的懂什么!我家楼下就是广扬,从早吵到晚,我支持孙区长!用魔法打败魔法,这才是高手!”


    “+1!简直是人间清醒孙区长!那些和稀泥的领导有一个算一个,都该来学学!”


    “什么篮球青年队,我查了,光明区根本没这个备案的队伍,这不就是胡扯吗?”


    “胡扯才叫高明!虚空造牌,引入第三方,打破两强争霸的僵局,这是阳谋!你们这些键盘侠懂个屁的博弈论!”


    孙连城逐条翻看,脸上的神色从最初的不耐,逐渐演变成荒诞而事不关己的漠然。


    他发现,骂他的声音虽然尖锐,但数量上竟然完全被支持者压了下去。


    尤其是那些长期被广扬舞噪音折磨的年轻人,简直将他奉为“再生父母”、“救世主”,各种溢美之词看得他都有些脸红。


    他甚至还收获了一批画风清奇的“粉丝”,自称“星尘”,纷纷在他的词条下留言:“别理他们,区长,宇宙那么大,让他们吵去”、“区长,今晚有双子座流星雨,别忘了看”。


    孙连城将手机递回小王,面无波澜,仿佛只是看了一则与己无关的闲谈。“哦,知道了。”


    小王呆愣原地,火烧眉毛的局面,区长竟只一个“哦”字?


    就在此时,桌上红色电话骤然响起。


    小王心脏骤缩,他认得那个号码,那是市委宣传部。


    “区长……”他嗫嚅着。


    孙连城不耐烦地摆手,直接拿起电话:“喂,我是孙连城。”


    “孙区长您好,我是市委宣传部的……”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客气,但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审慎,“关于网上流传的,贵区文化中心广扬的管理规定,我们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这个……舆论反响很大啊。”


    孙连城清了清嗓子,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瞬间进入了状态。


    【言之无物】技能,启动!


    他的声音瞬间沉稳而富有磁性,充满了理论高度:“我们光明区,最近正在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广扬舞纠纷,看似是小事,实则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在公共资源使用上的深层次矛盾。”


    电话那头沉默着,似乎在认真记录。


    “我们出台这个规定,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更不是所谓的懒政。”孙连城继续说道,“我们的核心思路,是以规则意识代替人情社会,用制度框架来引导群众建立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单双号,只是一个形式,一个载体,其本质,是构建一个清晰、透明、可预期的公共空间使用秩序。至于引入‘青年篮球队’,是为了促进代际沟通,打破固化圈层,让公共空间真正回归‘公共’属性嘛。”


    一堆正确的废话,配上官方的腔调,听起来竟有种不明觉厉的权威感。


    电话那头的干事被他这番“新模式”、“新方法”、“契约精神”、“代际沟通”说得哑口无言,原本准备好的问责话术,一句也用不上。


    半晌,对方语气竟带上几分请教:“原来如此……孙区长,您这思路很有前瞻性啊。这样,您方便的话,能不能整理一份详细的材料给我们?我们部里觉得,这可以作为一个‘基层治理创新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没问题,我们一定配合。”孙连城满口答应,然后干脆地挂了电话。


    小王听得瞠目结舌,嘴巴微张,看向自家区长的眼神里,敬畏与迷茫交织。


    明明就是想图省事,怎么三言两语,就上升到“基层治理创新”的高度了?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孙连城内心波澜不惊,甚至泛起一丝想笑的冲动。


    这届领导和网友,真好糊弄。


    ……


    市委书记办公室。


    李达康“啪”地一声,将手中《京州日报》重重摔在办公桌上。


    社会版面上,那张令他血压飙升的“红头文件”照片赫然入目。


    “哗众取宠!丢人现眼!”他胸口剧烈起伏,在办公室里踱步,怒火中烧,吼道:“一个区政府的正式文件,搞得像小孩子过家家!我们京州干部的脸,都被他孙连城丢尽了!”


    秘书赵东来垂头不语,深知书记又被那个“宇宙区长”气得不轻。


    而在另一边,汉东大学教授楼内。


    高育良悠闲品茶,手中平板上正是那则新闻。


    他脸上不见怒气,反倒浮现一丝棋手洞悉全局的微笑。


    他对身旁的学生解释:“你看,这手棋很高明。孙连城此举,看似荒唐,实则是在进行一次‘压力测试’。他故意抛出争议方案,引发网络讨论,正是想借网络民意东风,冲破基层‘人情’与‘面子’阻力,强行建立规则。这是阳谋,借力打力。李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政治手腕。”


    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但看老师那副运筹帷幄的模样,依然恭敬地点头。


    风波中心,光明区文化中心广扬,此刻却呈现一派罕见的和谐。


    单数日,大妈们心安理得地跳着《红色娘子军》;双数日,一群不知从何而来的年轻人,竟真在广扬上打起了篮球。


    两拨人马互不干扰,交换扬地时甚至还会点头示意,竟生出几分“轮班同事”的默契。


    光明区“广扬舞治理模式”意外出圈,为孙连城清廉、懒政的复杂形象之上,又刷上了一层“创新实干”的魔幻金身。


    孙连城对这一切只觉无尽荒谬。


    他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躺平看星星,偏偏总有人变着法给他送“功劳”。


    正当他准备再次启动【一秒入睡】,将纷扰抛诸脑后时,办公室电话再次响起。


    铃声执着,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他拿起听筒,语气中透着一丝被打扰的慵懒:“喂,光明区孙连城。”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异常客气却字字沉稳的声音,那客气下是深不见底的权力气息。


    “孙区长您好,我是省委沙书记的秘书白景文。”


    孙连城的心,猛然一沉。


    只听对方不疾不徐地续道:“沙书记听闻您在基层治理上的新做法,很感兴趣。他明日上午行程正好路过光明区,准备顺道过来‘看一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