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琳不知道自家丫头这么多戏,让她送个梅子酿的事儿,愣是就和阿武接上了头。所以也就没有料到不过是第二天,阿武就再次上了山,送来了……足足6坛的梅花酒。
“梅花酒?”
站在工字房前一排最中间的大堂里,刚外出回来,白狐狸斗篷还没解开的玉琳看着那梅花酒小步的转着圈,在确定自己没看错之后,将手里观音兜帽子往桌子上一丢,裹着衣裳坐下,不解的问红玉和青萝。
“这是怎么说的?难不成是梅子酿的谢礼?可这也太多了些。”
她有些不明白,自己只是想隐晦的和万梅山庄的老管家形成一点子往来的默契,怎么一下就……这速度是不是有点快?
按照她从山下,自家铺子里汇拢的江湖消息看,这会儿剧情还没开始,西门吹雪……还不到23岁哎,这老管家就这么着急了?是个看着合适的女人就往家里扒拉了?
“许是……特别喜欢咱们的梅子酿?”
玉琳面无表情的看了看说话的红玉。
这怎么可能?万梅山庄别看只有这么一个山庄,可这并不代表西门家就没了别的产业。呵呵,杀人还要搞个仪式的洁癖,穿衣服只穿白色的偏执性子,没钱可养不出来。而这样的人家,能看得上她系统刷出来的梅子酿?即使系统出品再怎么精品呢,也夸张了点好不。
不过这事儿既然是红玉她们在往来交接,那……
“再怎么喜欢,也不是咱们占便宜的理由,一会儿去库房寻寻,有什么人家用的上的,回点过去吧。”
说完这个,玉琳挥挥手,示意红玉她们将梅花酒拿走,人则不紧不慢的一边解开斗篷的系绳,一边往东屋暖炕上过去。
见着玉琳这样,有眼色的红玉忙朝外头招了招手,将二等丫头小松小梅喊来,快速的将酒坛子搬开,自己则领着青萝忙不迭的跟着玉琳而去,一个端茶倒水,一个帮着整理衣裳,手脚不停。
等着玉琳舒舒服服的半躺在暖炕上开始喝茶,红玉才突然想到了个事儿。
“姑娘,早上您出门才一会儿,族里就送了信来。”
族里?这个词……玉琳还真是有些陌生,从她穿越过来开始,就在山下县城的客栈里,然后直直的就到了这绿萼梅园林之中。族里……除了父母双亡,刚守完3年的孝,其他的还真是没什么概念。
“哦,信呢?拿来,来人可有说是什么事儿?”
这个时代,家族是剪不开斩不断的血脉纽带,不管亲不亲,既然送了信来,她就不能当不知道。
红玉从怀里拿出贴身藏了一个上午的信件,双手递过去,嘴上还轻声的禀告道:
“说是得了姑娘外家的一些消息,知道您惦记,所以特意来说一声。”
外家?那个十年前满门被灭的外家?不是吧,难不成是有了灭门凶手的消息?
玉琳坐直了身子,忙不迭的展开了信件。只是才匆匆扫了几眼,玉琳的背脊就有塌了下来。
并不是她想要知道的小溪,而是林家那边旁支的一位堂舅舅病故了,族里这是帮忙来报丧了。
这也没什么,只能说这族里掌事儿的几个老人还算是讲人情。在玉琳父母双亡,七成家产回归族产之后,对她这个孤女的事儿多了几分细心罢了。
也是,一二十万的家产呢,哪怕是用钱买,怎么也能买上几年的情分。想想玉琳芳龄20的年纪,离着出嫁也没多少时间了,再精心又能费多少劲?玉家的族长族老们,脑子可没糊涂。
不过这信看着看着,玉琳的表情又微妙了起来。
“林诗音?6岁?准备送到姨母家去?”
玉琳心里开始骂娘,她一直以为她是穿到了《陆小凤传奇》里头,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和主角团打好关系,免得一个不小心,就因为住得近炮灰了。如今你告诉我这里还有林诗音?呵呵,那是不是还有李寻欢?是不是还有别的大侠出没?
最烦这些个综武侠的剧本了,连着年龄线都乱七八糟的,这还让人怎么玩剧透?
玉琳捏着信纸,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的看了三遍,直到感觉自己心里那股子嘲讽和暴躁被压了下去,这才将信纸放到案几上,对着红玉吩咐道:
“一会儿你去取上200两银子,让杨妈妈带上,领着刘成才,贾婆子走一趟,对了,让小松也跟着去。”
啊?不是吧!就是送丧而已,要这么多人?
“那,那到时候让杨妈妈,去山下铺子里取辆大车?”
您这到底是想干什么?真要是大车,这规制可就出岔子了,虽然老爷没了,可咱们家怎么说,那也是五品官宦人家,这规矩可不能乱来。
红玉话说的含蓄,玉琳却没什么不明白的。只是她既然这么干,那就自有道理。
“不只是要大车,一会儿我写封信,让杨妈妈去了山下,顺路往百花门走一趟,交给堂姐,好让她帮忙派两个百花门行走江湖的弟子跟着跑一趟。”
啊?连着旁支大姑娘那里都要麻烦?您这……难不成林家那边还有什么事儿?还是涉及到了早年灭门的线索了?
都不是!而是玉琳准备和李家抢人了!
“族老在信里说,我堂舅舅这一家子,哎,和我家一样,只剩下一个孤女了。只是那边……说是因为十年前的事儿,如今人丁凋零的厉害,连着能照顾孩子的人家都没有。所以准备将孩子送到保定李家,那孩子的姨母家去。”
啊?送姨母家?这……
“姑娘,和咱们家一样,那就是族里会收回7成产业,这,这产业收了,孩子却不养,这,这也是书香人家?他们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吗?”
红玉也好,青萝也罢,这会儿眼珠子都快瞪圆了。
她们家姑娘不用族里抚养,那是因为出事儿时,姑娘已经17了,若非因为老爷被罢官的缘故,让人给退了亲,怕是连着孩子都生了。所以并不需要人管头管脚的掣肘。
相反,靠着亲妈留下的嫁妆遗产,以及丰厚的亲爹私房。一个人过日子才真算逍遥。
可那边……那可是才6岁的孩子,吃绝户吃的,吃相也太难看了。
“所以我要让杨妈妈带足了人去。从宛城到保定……这么长的路,别说人能不能安全送到了,即使那边还存点人性,没有害人性命的想法,估计人也是光身送去。3成?最多也就能给留下几样撑体面的收拾衣裳罢了。”
说到这个,玉琳想了想,又索性将银子往上提了提。
“算了,让杨妈妈带上500两吧,再寻点小姑娘能穿戴的素色衣裳首饰,带着备用。穷家富路,谁知道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呢。”
说到这个,玉琳又想到了小松。她想着跟个丫头过去,那是因为担心林诗音那边没有贴身丫头,所以派了这么一个才10岁的过去,想着年龄相近些,相处起来也容易亲近。可想想宛城那边的情况,又感觉似乎太小了些。
只是要派年龄大些的……目前她身边的人,不是新手福利时送的,就是点开建筑时自带的,虽然忠心都没问题,可人数终究还是少了些。就这么寥寥几个人,除非她将红玉派出去,不然是真知道该找谁了。
罢了,罢了,最多让百花门那边多寻几个人吧。不然怎么办?总不能为了这个,她这里日子不过了。
“和杨妈妈说,好好的将表妹带回来,既然都是孤女,那咱们索性一块儿抱团取暖得了,怎么也比送到李家,那一窝子都是男人的人家强些。”
在玉琳的记忆里,这保定的李家……现如今的李老爷,是父亲玉衡的同科好友,当年的探花郎。病退前官职不小,已然是一地知府。只因牵扯到朝堂党争,左右为难之下,这才以病退脱身。
根据早年亲爹没死时的往来节礼上看,这家阳盛阴衰的厉害,别说一家子三代没个姑娘了,就是媳妇,儿媳妇,都病歪歪的,活不长的多。这样的地方……别说她大概其确定了是李寻欢家,知道自家表妹去了,将来没好。就是不知道,这么一个和女人犯冲的人家,她也心毛毛的不敢让表妹过去呀!
玉琳觉得自己这想法相当的靠谱,可这事儿放到别人眼里那就有点不一样了。
“姑娘,那保定……和咱们这里比,也没远到哪儿去。您若是不放心,派人盯着就是,谅他们也不敢糊弄咱们家的人。可真接来……”
真接来怎么了?表姐妹相互扶持,不挺好?
“那边到底是长辈。”
说到这个,红玉索性放开了胆子,煞有其事的肃着脸道:
“姑娘您自己都避到这山上来了,亲事儿也没找没落的。这表姑娘接来了,将来又该怎么办?”
这话……其实也没错,玉琳这日子能这么安生,那是家族里有官身的还有几个在,玉家在姑苏这一片也有威名,不然就亲爹夺了职,丢了官的身份,哪里能有如今的自在。可族人终究只是族人,血脉再近也有限。玉家人能庇佑玉琳,可未必愿意庇佑林诗音。
这么一比,那保定李家好歹是亲姨夫,抚养起来似乎确实更名正言顺些。病退的四品知府身份,也确实更有威慑力。
可这不是有个李寻欢戳着呢嘛,眼见着是火坑,玉琳如何能妥协?
想了又想,玉琳选了个合适的说法,咬着牙,坚持道:
“那就说表妹自小生长在南方,恐贸然去了北面不习惯,所以接来和我一起住着调养调养。或者说那边都是男性长辈,小姑娘家家的,胆子小,又是刚没了爹妈,恐心思郁结,没人开解。我这里同病相怜的,也能有个倾诉的人。再或者……反正让杨妈妈自己寻借口,将人接来就是了。至于将来的事儿……等着再过几年,我出嫁了,她也配齐了教养嬷嬷,那就再说,到时候她也长大几岁了,让她自做主就是。”
玉琳都说到这份上了,红玉还能说什么?自是只能赶紧往外寻杨妈妈去了。
见着红玉走远,青萝眼睛滴溜溜的转了三圈,然后嘴角一抿,悄声问:
“姑娘这是孤单了?想找个伴儿?”
找不着伴儿这个先不说,这人手不够……玉琳觉得,她得赶紧的点建筑刷人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