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杯比赛当天,林晓梦清晨五点就醒了。窗外,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几颗残星仍依稀可见。她轻手轻脚地起床,从抽屉深处取出那本带锁的日记本,翻到最新的一页。
「比赛日。今天一切都会改变。无论结果如何,我要让静姝知道,她从不孤单。」
写完后,她把日记本小心地放回原处,然后从衣柜里挑出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沈静姝曾说过喜欢这个颜色。镜子前,她将头发梳成半扎的发型,露出那张近来消瘦不少的脸庞。黑眼圈明显,但眼睛却出奇地亮。
母亲昨晚加班没回来,桌上留着一张字条:「今晚我们谈谈转学的事。」林晓梦把字条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背上早已准备好的书包出了门。
校园里空荡荡的,比赛九点才开始,但她和沈静姝约好提前两小时在音乐教室碰面做最后的准备。转过走廊拐角,林晓梦的脚步突然停住了——音乐教室的灯已经亮着,钢琴声透过门缝传来,是《星语》的旋律,但比之前听到的更加完整、丰富。
她轻轻推开门,沈静姝背对着门口坐在钢琴前,一束晨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一层金边。林晓梦屏住呼吸,生怕惊扰这神圣的一幕。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沈静姝似乎感应到了什么,转过头来。看到林晓梦,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你来了。"
"你弹得太美了。"林晓梦走进教室,关上门,"结尾部分改了?"
沈静姝点点头:"昨晚突然有了灵感。我想表达的是...即使星星相距光年之远,它们的光芒依然会在黑暗中找到彼此。"
林晓梦的心跳漏了一拍。她走到钢琴旁,鼓起勇气握住沈静姝的手:"就像我们。"
沈静姝的手指在她掌心微微颤抖:"你真的决定要这么做?在全校师生面前..."
"我从不后悔自己的决定。"林晓梦坚定地说,"尤其是关于你的。"
沈静姝深吸一口气,站起身,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信封:"那...这是我的比赛报名表,上面写的曲目是《星语》,不是原计划的肖邦练习曲。"
林晓梦接过信封,看到参赛曲目一栏确实写着《星语 - 原创》,在"献给"后面,沈静姝用清秀的字迹写着:"改变我世界的那个女孩"。
"你确定吗?"林晓梦的声音有些发抖,"原创曲目风险很大,评委可能更喜欢经典..."
"但这是我们的曲子。"沈静姝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如果今天要勇敢,就勇敢到底。"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开始最后的准备工作。沈静姝练习指法,林晓梦则帮她整理乐谱和服装。八点半,音乐社的其他成员陆续到来,为沈静姝加油打气。
"学姐,评委名单出来了,"一个一年级女生跑进来,"有位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
沈静姝的手停在琴键上方:"真的?"
"嗯!听说是校长的老同学,特意邀请来的。"
林晓梦和沈静姝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是个意外的好消息——原创曲目如果能得到专业音乐人的认可,分量将大不相同。
九点整,礼堂里已经座无虚席。林晓梦坐在第三排中间位置,身边是张瑶和其他学生会成员。前排评委席上,她认出了校长、几位音乐老师,以及一个陌生的中年女性——应该就是那位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
"紧张吗?"张瑶小声问。
林晓梦点点头,手心已经汗湿。她不是参赛者,却比任何人都紧张。这不仅关乎沈静姝的比赛成绩,更关乎她们接下来要向校长提出的请求——保留琴房,取消转学。
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前几位参赛者陆续表演。林晓梦几乎没听进去,她的注意力全在后台入口处,等待那个熟悉的身影。
"下一位参赛者,明德高中音乐社社长,沈静姝同学。原定曲目为肖邦练习曲Op.10 No.3,但刚刚接到通知改为原创曲目《星语》。"
台下响起一阵惊讶的议论声。林晓梦看到陈老师皱起眉头,与身旁的赵明辉交换了一个眼神。
沈静姝走上舞台,身着一袭简单的白色长裙,栗色的微卷发披在肩上,在舞台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没有立即坐到钢琴前,而是站在话筒旁,目光扫过台下众人,最终停在林晓梦身上。
"这首曲子是我为一个特别的人创作的。"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没有一丝颤抖,"她让我看到星星,也让我有勇气在黑暗中演奏自己的旋律。今天,我想把《星语》献给她——改变我世界的那个女孩。"
礼堂里一片寂静。林晓梦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她,脸颊烧得发烫,但她的视线没有一刻离开沈静姝。这一刻,所有的恐惧和犹豫都消失了,只剩下满满的骄傲和爱意。
沈静姝坐到钢琴前,深吸一口气,手指落在琴键上。第一个音符响起时,林晓梦的眼眶就湿润了。这首曲子比之前任何一次练习都要完美,开始如潺潺溪流,渐渐汇聚成奔腾的江河,中段欢快的旋律像是星光在跳舞,而结尾部分则温柔绵长,带着无尽的希望和承诺。
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礼堂里静默了几秒,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林晓梦看到那位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站了起来,鼓掌格外用力。沈静姝站起身鞠躬,目光却一直寻找着林晓梦。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闪过林晓梦的脑海。不等思考,她已经站了起来:"校长,我可以上来说几句话吗?"
掌声渐渐停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她。校长看起来有些惊讶,但还是点了点头。
林晓梦走上舞台,站到沈静姝身边。近距离看,她发现沈静姝的眼睛亮得惊人,带着满满的信任和鼓励。这个眼神给了她无穷的勇气。
"我是高三一班的林晓梦。"她的声音开始时有些发抖,但很快变得坚定,"首先,我要祝贺所有参赛同学今天的精彩表现。作为学生会成员,我深知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边缘地位。但今天,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音乐,没有艺术,我们的校园会失去什么?"
台下鸦雀无声。林晓梦看到陈老师的脸色变得难看,但那位音乐学院教授却向前倾身,表现出浓厚兴趣。
"我们会失去像《星语》这样打动人心的作品,会失去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语言,会失去灵魂的一部分。"林晓梦继续道,"学校计划取消音乐社琴房扩建理科实验室,表面上是为了提升成绩,实际上是在剥夺同学们接触艺术的机会。"
她停顿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纸:"这是四百六十三名同学的联名请愿书,请求保留琴房。同时,沈静姝同学参加今天的比赛,也是为了证明音乐教育的价值。如果她获得奖金,我们希望能用于改善音乐社的条件,而不是在校外另寻场地。"
礼堂里响起一阵议论声。校长站起身,表情严肃:"林同学,这是个正式的场合..."
"校长,请给我们一个机会。"沈静姝突然开口,"我们不是要对抗学校,只是希望证明艺术和科学同样重要。就像林晓梦说的,一个完整的人需要两者兼备。"
评委席上,那位音乐学院教授突然说话了:"李校长,这两个孩子说得很有道理。我听过无数比赛,但很少被一首学生原创作品这样打动。"她转向林晓梦和沈静姝,"你们的勇气和才华令人印象深刻。"
校长看起来有些动摇:"张教授,您知道学校的资源有限..."
"但教育不应该只有功利的一面。"张教授温和地说,"我在想...中央音乐学院下个月有个与重点高中合作的项目,正好需要一所试点学校。如果明德高中愿意保留并扩建艺术设施,我可以推荐你们参与。"
礼堂里一片哗然。林晓梦和沈静姝惊讶地对视一眼,这个转机来得太突然。
校长思考了片刻,终于点点头:"这是个值得考虑的建议。林同学,沈同学,比赛结束后请来我办公室详谈。"
林晓梦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下意识地握住沈静姝的手,两人十指紧扣,在全校师生面前。这一次,她没有松开。
比赛结果毫无悬念,沈静姝以原创曲目《星语》获得第一名。当颁奖结束,人群开始散去时,赵明辉拦住了她们的去路。
"你们以为赢了比赛就了不起了?"他压低声音,眼中充满恶意,"变态就是变态。"
林晓梦正要反驳,校长突然出现在旁边:"赵明辉同学,关于校园网上的不当言论,学生处已经查明是你发布的。明天早会上,你需要公开道歉。"
赵明辉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但是陈老师..."
"陈老师的行为也将受到调查。"校长严厉地说,"学校应该是包容和尊重的地方,不容许任何形式的霸凌。"
看着赵明辉灰溜溜离开的背影,林晓梦和沈静姝相视一笑。校长转向她们,表情缓和了许多:"现在,去我办公室谈谈那个合作项目吧。对了,"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们紧握的手一眼,"关于你们的关系,学校不会干涉,但我建议你们...低调一些,至少在毕业前。"
"谢谢校长!"两人异口同声地说。
校长办公室里,张教授详细解释了合作项目的内容——中央音乐学院将与试点高**同开发跨学科课程,融合艺术与科学教育。明德高中如果参与,不仅能保留现有艺术设施,还将获得额外资源进行扩建。
"这个项目正好需要你们这样的学生代表。"张教授和蔼地看着她们,"一个擅长科学,一个精通艺术,却能欣赏彼此领域的价值。"
离开校长办公室时,林晓梦和沈静姝像是踩在云端。不仅琴房保住了,还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但林晓梦心中仍有一个忧虑——母亲和转学的事。
"我陪你回家。"沈静姝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我们一起跟你妈妈谈。"
林晓梦的母亲开门时,脸色阴沉得可怕。但当她看到林晓梦身后还站着沈静姝和一个陌生的中年女性时,明显愣住了。
"妈,这是沈静姝,我的...女朋友。"林晓梦直接用了那个词,心跳如雷,"这位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张教授,她有重要的事情想跟您谈。"
张教授上前一步,温和地说:"林太太,打扰了。我今天来,是想邀请您女儿参与一个重要的教育项目..."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张教授详细解释了合作项目的内容,以及林晓梦和沈静姝在其中能发挥的独特作用。母亲的表情从警惕逐渐变成犹豫,最后变成了思考。
"晓梦真的不会影响学习?"她最后问道。
"相反,多元化的教育往往能激发更大的潜能。"张教授微笑着回答,"我在音乐学院见过太多被压抑的才华,所以特别欣赏像您女儿这样敢于表达真实自我的年轻人。"
张教授离开后,客厅里陷入沉默。母亲的目光在林晓梦和沈静姝之间来回扫视,最后停在茶几上那张她和大学时代女友的合影上。
"你知道吗,"她突然开口,声音出奇地柔和,"我和小娟当年也像你们一样...但那个年代,社会压力太大了。"她拿起照片,轻轻抚过,"她后来去了国外,我们再没联系。"
林晓梦震惊地看着母亲,从未想过那张照片背后有这样的故事。沈静姝悄悄握住了她的手。
"我不想你重蹈我的覆辙。"母亲继续说,眼中闪着泪光,"但更不想你恨我。如果...如果这真的是你想要的,我不会再阻拦。"
林晓梦冲过去抱住母亲,泪水夺眶而出:"谢谢妈妈!我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母亲轻拍她的背,然后看向沈静姝:"静姝,你是个好孩子。只是...这条路不容易。"
沈静姝郑重地点头:"阿姨,我会好好照顾晓梦的。"
母亲叹了口气,却带着一丝释然:"年轻真好啊..."
转眼到了毕业季。琴房不仅保留了下来,还因为中央音乐学院的项目获得了扩建;赵明辉在早会上做了公开道歉后转学了;陈老师对艺术生态度明显改善,甚至开始鼓励理科生参加音乐活动。
毕业典礼当天,校园里的樱花盛开如雪。林晓梦和沈静姝避开喧闹的人群,来到他们初次交谈的那棵樱花树下。
"给你。"林晓梦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精心包装的礼物,"毕业礼物。"
沈静姝拆开包装,是一本手工制作的相册。里面记录了她们从相识到现在的点点滴滴——辩论赛上的合影,文化节的后台照,一起学习的画面,甚至还有那张从琴房找到的《星语》乐谱的复印件。每张照片旁边都有林晓梦写的注释和小回忆。
"这...太完美了。"沈静姝翻着相册,声音哽咽,"我也有东西给你。"
她从包里拿出一张CD,封面上印着《星语 - 完整版》:"我重新编曲录制的,加入了小提琴部分。中间那段..."
"是我们初吻的旋律。"林晓梦接过CD,会心一笑。
沈静姝的脸红了:"你听出来了?"
"当然。"林晓梦向前一步,缩短两人之间的距离,"就像我能听出你每次弹琴时的心情一样。"
樱花随风飘落,如同粉色的雪。沈静姝伸手拂去落在林晓梦肩上的花瓣,手指顺势抚上她的脸颊:"大学志愿填好了吗?"
"嗯,第一志愿首都大学管理学院,第二志愿..."
"第二志愿呢?"沈静姝追问。
"第二志愿首都师范大学,就在音乐学院旁边。"林晓梦狡黠地眨眨眼。
沈静姝笑了,那笑容比樱花还灿烂:"我第一志愿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志愿首都大学艺术学院——就在你第一志愿的隔壁。"
两人相视而笑,额头相抵。樱花继续飘落,有几片落在她们交握的手上。
"晓梦,"沈静姝轻声唤道,"还记得我说过,星星的光芒会在黑暗中找到彼此吗?"
"嗯。"
"我想说...无论未来如何,我都会找到你。就像《星语》里那段旋律,无论重复多少次,最终都会回到主调。"
林晓梦没有回答,而是用一个吻封住了沈静姝的唇。这个吻比她们之前任何一次都更深、更久,包含着所有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爱意和承诺。
当她们终于分开时,远处传来同学们的欢呼声——毕业典礼正式结束了,高中时代画上了句点。但林晓梦知道,对她和沈静姝而言,这只是一个开始。
"走吧,"她牵起沈静姝的手,"该去迎接我们的未来了。"
沈静姝回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一起。"
樱花雨中,两个女孩向着阳光走去,身后是留下无数回忆的校园,前方是等待她们共同书写的人生乐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