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要脸的人有点可恨,那一本正经不要脸的人会不会有点可爱?
燕王朱棣,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q!u.k\a`n\s~h+u¨w?u′.+c,o^m*
即便面对着三道鄙夷的目光,燕王殿下仍旧保持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态度,很自然的批阅起了手中的奏折。
“咳咳...”
轻轻咳嗽了一声,朱标看着认真工作的弟弟,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西,哥还是喜欢你刚刚的桀骜不驯~!”
“...”
朱棣没有说话,只是拿着奏折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是害怕了吗?
不!
当然不是,他只是太喜欢这种批阅奏折的感觉,稍稍激动了一些罢了!
绝不是因为害怕大彪子...
就这样,在一片兄友弟恭的祥和氛围中,时间很快过去了三天。这三天的时间里,作为太子妃的吕氏去看过几次朱雄英,当看见他满身的结痂时不由得潸然泪下,那痛心的模样就好像皇长孙真是她的亲生儿子一样。第三天,身体刚刚恢复的朱橚就被朱标拎着脖子丢去了东宫,跟三个同病相怜的哥哥一起批改奏折。
西王回京这么大的事自然是瞒不住的,藩王私离封地乃是大忌,因此众多不明所以的大臣们开始在朝堂上对几人开始了狂轰乱炸。秦王朱樉首当其冲,被那些御史言官们参了个狗血淋头,尤其是其封地上传出来的各种消息,秦王不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使封地百姓苦不堪言等等...
而面对百官们的弹劾,朱元璋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
“是咱让儿子们回来的,有问题吗?”
有问题吗?
有鸡毛问题,西王若是奉诏回京怎么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
但是人家亲爹都这么说了,那还参个屁啊!
只是私自回京的事儿虽然翻了篇,但朱樉的作为作为朱元璋和朱标都心知肚明。!鑫+顽?夲_鰰,戦/ ,醉·鑫-章′踕~耕-辛`筷¢之前老朱就己经不止一次的送信给他,让他善待百姓,结果却被对方当成了耳旁风!这次回来怎么可能让他好过?只不过前几天朱雄英的身体还没有彻底恢复,老朱也没时间搭理他。
现在大孙也好的差不多了,朱元璋自然就开始了秋后算账。
所以,当朱雄英蹦蹦跶跶的来到御书房找皇爷爷的时候就看到了眼前的这一幕...
“逆子!你这个逆子!真是气死咱了!咱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善待百姓,善待百姓!你他娘的真当咱的话是放屁不成?三百人!三百人跑到你秦王府跟前求饶,你他娘的是怎么做的?!”
啪!啪啪啪啪!!!
“啊!!!爹!!我错了爹!!!饶了我吧!!!哎哟!!!”
被吊起来的朱樉不断的扭动着身体,让自己像陀螺一样旋转起来,以此来躲避老爹的鞋底子。可这哪能难得住朱元璋?你喜欢转是吧!那就转个够。
所以,原本还只是抽在屁股上的鞋底子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朱樉就是一顿乱打。
“大...大侄子!!救命啊!!!”
“叫谁都没有,今天咱就....诶?大孙?”
忽然瞥见了站在门口的朱雄英,老朱头赶紧扔掉手里的鞋底子,阴沉的脸也变得晴空万里。他笑呵呵的走过去摸了摸大孙的脑袋,温和的说道。
“大孙呐?你怎么跑这来了,也不提前告诉爷爷一声,没吓着你吧?”
说着,朱元璋的目光微微瞥向了房间外。+r?c,y,x*s~w..~c^o*m_
哼,这些该死的狗奴才,大孙来了居然都不知道通报咱一声?要是影响到咱在大孙心里的形象,咱非扒了你们的皮不可!一群没用的东西!!
正守在门口的老太监朴三业顿时一个激灵。
坏了,皇爷要生气...
“爷爷,是孙儿害怕打扰到您才没让他们通报的,您就别怪他们了。”
“不怪不怪!都听大孙的!”
宠溺的揉了揉大孙的小脑袋,朱元璋笑呵呵的领着他往回走去。
门口的朴三业这才长舒了口气。
还好有长孙殿下,要不然可就要遭罪喽...
“呜呜呜...雄英!大侄子,你快替二叔求求情!让你爷爷把我放下来吧!”
浑身上下全是鞋印子的朱樉在看到朱雄英的时候就知道这是自己的救星!只要他开口,老头子八成也就不会揍他了,至少现在肯定不会。
“二叔,你怎么把爷爷气成这样啊?”
“哼!你二叔这个狗东西,咱让他在封地善待百姓!他可倒好,大兴土木不说,还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搞得百姓们怨声载道,人家找上门去求饶,他可倒好!连杀带抓百来人!!!现在每天都有御史在咱的面前参他!大孙你说说,他该不该打?”
何止是该打啊?要是被老朱知道朱樉以后的死法估计会让他提前归天呢!
“爷爷,我觉得有什么话都先把二叔放下来再说吧?毕竟咱们是一家人,对不?”
“哼!逆子,今天要不是有大孙给你求情,咱非得抽死你不可!老朴,把他放下来吧!”
到底是父子,朱元璋虽然是真的生气,但也是真的不舍得!所以干脆顺着大孙子给的台阶就下了坡,等朱樉被放下来后,他看着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儿子也有些心疼。
但气头上的他还是背过身去,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
“二叔,来,坐下。”
朱雄英扶着朱樉坐到旁边的椅子上,尽管屁股还是疼的厉害,但还是勉强坐的下去。
“大侄子,多亏你了,这份情二叔记下了。”
悄悄凑到朱雄英耳边,朱樉小声说着,同时还忌惮的看了眼朱元璋的背影,生怕被对方听见。
“二叔,其实你在封地的事儿,侄儿也有所耳闻,侄儿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雄英你说,二叔都听着。”
尽管朱樉在封地上作恶多端,历史上也是凶名赫赫。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朱标的这个儿子,他是真的打从心眼里喜欢。就说这次,在收到朱橚的报信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哪怕最宠信的邓氏横加阻拦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就是害怕大侄子真有个万一自己见不到其最后一面会后悔。
哪怕他清楚,自己做的那些腌臜事肯定不会让朱元璋放过自己,甚至有可能首接就把他圈禁在应天。他也来了!
所以,当他听见自己做的那些事连大侄子都知道的时候,心里第一次出现了有些后悔的情绪。
他哪知道,朱雄英其实啥都不知道,他所知道的也不过是前世从史书上看来的那点东西罢了。
“二叔,我只是个孩子。很多东西我也不懂,但是我知道一个道理。”
朱雄英眨了眨眼睛,看着朱樉的眼睛,认真的说道。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话,其中意思想必二叔十分清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虽出自荀子,但却被李世民常拿来告诫众人,二叔,你可知道,何为舟?何为水?”
“自然是百姓为水,朝廷为....舟...”
愕然的张大了嘴巴,朱樉有些震惊的看着面前的大侄子。这些话他自然都知道,而且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可他到了封地之后,在侧妃邓氏的怂恿下,他却逐渐的忘乎所以,将这些统统抛之脑后。
“二叔既然知道,那侄儿就不多说了。后宫乱政,迷惑君主的例子比比皆是,二叔贵为秦王,管理秦地。所谓山高皇帝远,于秦地百姓而言,二叔便等于是他们的皇帝!所以,二叔...”
“大侄子,不用说了,二叔都明白了...二叔,确实错了...”
轻轻摇了摇头,朱樉面露苦笑。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活了几十年,最后却被自己的大侄子,一个仅仅八岁的孩子点醒!短短的几句话,居然比朱元璋的鞋底子抽在身上还要疼!
他知道,朱雄英的话还是留了余地的,也是正是顾忌到了在场的还有朱元璋吧。
“皇爷爷,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孙儿觉得,二叔是真的知道错了,您就原谅他好不好?”
在朱雄英说出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时候,朱元璋就己经转过身。看着大孙的目光里同样充满了震惊。同时,他心里也倍感欣慰。
听到大孙在给朱樉求情,朱元璋先是深深的看了朱樉一眼,才轻轻的点了点头。
“好,听大孙的!咱今天就原谅你二叔了。”
今天的大孙,与之前不太一样啊!
就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一样。
小小年纪己经知道了这番道理,稍加引导必会成为一代明君!
老天爷,还真是咱大明一个好圣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