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1章 大会失控

作者:嗒嗒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崇祯三年(1630年)九月初二的江风猎猎,杨廷鳞挺直腰板立于船头,青衫被吹得猎猎作响,活像一面旗帜。身后三个小年轻激动的脸都憋红了,眼神亮得像探照灯。


    "师长大人,这、这金山大会..."


    "据说会遇见那位神秘会长?"


    "听说他上周的社论..."


    杨廷鳞嘴角一扬,目光如炬:"年轻人,莫要浮躁!" 说着又深吸口气,摆出"高瞻远瞩"的姿势,仿佛能看见会长正在向他们挥手。


    江水滚滚向东,船身轻晃,杨廷鳞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我也只见过会长本尊一次。"


    三个小伙伴瞬间石化。


    崇祯三年九月初七初八这俩黄道吉日,南直隶、浙江、湖广、江西的五十九个州府选出二百位幸运儿回金山,参加同志会第三次全国大会。会务组按惯例安排他们“开眼界”,带他们去看看啥叫理想社会!于是这帮代表被分成四个"豪华考察团",每团配十辆四轮马车——这在当时不亚于现在的"劳斯莱斯车队",他们这两天行程比现代人出差还满:


    第一天:


    上午:军营和码头参观,得到认知,金山的枪炮天下无敌;


    中午:新军训练营体验,体验什么是左右不分,铁军是如何炼成的;


    下午:钟表厂参观,感受高科技;学校、农科院、科学院和实验基地,了解什么是金山的未来;


    晚上:直奔上海县,住五星级“金山客栈”,体验什么是现代都市和现代化设施。


    第二天:


    上午:造船厂和制铁厂打卡,人人惊叹这是造军舰?还是造海盗船?观看金山的源源不断为北方战场、日本战场所生产的军火。


    中午:股票市场观摩,现场体验买卖股票...了解大明最大的新式赌场?代表们集体陷入迷思:"这玩意为什么能让人暴富,也会让人破产?"


    下午:上海新城逛吃,人人感慨,这楼比城墙还高!


    最让代表们震撼的是实验基地里的农科院展示——


    "这...这小麦的产量?"


    "比我们种一亩的产量高出五成?"


    "这要是在我们那儿试点,农民伯伯得跪着谢我!"


    九九重阳,晨,参会代表们步入金山卫城可容纳500人的大厅。会堂大门上方,依然挂着巨大的会徽,它由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角红星组成。圆形象征科技,饰以齿轮纹;三角形代表军队,饰以箭矢纹;红星居中,象征忠诚。


    会堂内依然采用课桌式布局,与会者根据桌签上的名字依次就座。金山的骨干成员在前排一一落座,会长李勇、秘书长赵礼、宣传委员方以智、纪律委员吴承志、保卫委员李标、科技委员沈星奕委员会成员,在前排主席台就坐,而组织委员陈子龙再次因远在北京,再次未能出席。与此同时,金山卫城周边至少5里地的范围,金山新军进行了戒严。


    “同志们!欢迎大家回家!”呱唧呱唧!呱唧呱唧!目测,掌声持续超过30秒。


    李勇的演讲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他首先以铿锵有力的声调强调:"今日之集会,关乎我同志会存亡兴废!"随后展开六项核心部署:一、使命担当:"诸君需以手掌历史舵轮的气魄,于长江两岸、齐鲁大地广植同志会根基!";二、量化目标:"明年此时,会员须翻倍增长!农工商学四业会员须按四比三比二比一配比,如同调兵遣将般精准!";三、战略布局:"活动范围向东扩展至登州海口,向西挺进荆州腹地,让同志会的火种燃遍长江水系!"四、立会之本:"两大根本原则须刻进骨髓:一曰坚持同志会全面领导,二曰永葆为人民服务赤诚!";五、质量管控:"发展会员要如锻造利剑,宁缺毋滥!";六、民生工程:"即刻组建农事调查团,手持算盘丈量田亩,既要为佃户减租减息,更要联络金山钱庄发放低息贷。切记——安全第一!"


    结语时,他忽然拔高声调:"最后拷问诸君:何为同志会会员的修身之本?"全场寂然中,他猛拍案几:"就是要做疾风中的劲竹,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演讲的尾声,李勇鼓励同志会的人,积极踊跃加入金山新军,同志会必须要指挥枪。


    随后,下午,是例行的分组讨论,李勇精选了三个议题:为什么同志会要多元化?什么是合格的会员?突发下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当天夜里,各地的会长参加了秘密的会议,为了加强组织的行动能力和对外影响力,各地同志会要半军事化发展。原来每个府都设立一个总旗,每个总旗下有30名成员,装备了精良的武器,成为赵礼特高科下面的各地“特务”。但目前这个规模,已经很难保护各地会员人身安全,更不要说金山的商业利益。所以原有地下特务组织不变,在职能上进行重新调整,未来更偏向于,执行对内和对外的情报工作(更像中统?锦衣卫?),这种安排,赵礼在心中给李勇竖了个大拇指,玩得6。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次,李勇下决心要建立,真正的地方武装,"听好了!"赵礼展开新编制图:


    省级:承宣布政使司设百人大队,辖三个中队


    府级:设立30人的中队,辖三个小队


    县级:新设10小队


    "所有成员必须入旗官学校淬火!"他手指敲着沙盘,"平时是架子部队,一旦有事,招兵买马,立即变成团、营、连的作战单位!"话音未落,窗外闪过火把光亮——是金山卫的夜巡队。


    这次,因为北京和庐州事件,让李勇痛下决心。俗话说,久走夜路必碰鬼,如果再发生类似事件,会不会还有这个运气,就难说了?想想袁崇焕的凌迟之死,李勇就夜不能寐。崇祯皇帝刚提拔他成为总兵,对李能绝壁不是惊喜,妥妥惊吓!仿佛苍天在说:“恭喜李勇,你已经进入“昏君”攻击范围!”既然要反,何必还要假惺惺的骗自己,早做准备,才是王道。中华5000年文明史中的各种造反姿式,从小学的历史课就开始教,又不是不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布局,静待其变,必要时,那就振臂一呼,来个群起响应。李勇比谁都“懂”,什么是枪杆子出政权,天下,不是讲道理讲来出来的?都是要“基于实力”说话,这个实力是指什么?就是“武力”。


    所有的会长,听到这个安排,又兴奋又紧张,明显处于“又菜又爱玩”的状态。如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那手中有枪,是不是可以“抢遍八方”?李勇看出了,大家明显“想歪了”。在会上严肃的一再强调,这些武装只是为了“保护”大家,真正想“成事”,要等“不久的将来”--“时机成熟时”......


    但是,这些货,怎么看,都是我信你个鬼,你个“李奸商”坏得很的表情,仿佛没有一个想等“不久的将来”。搞得李勇现在真的有点“慌”,说好的低调,说好的猥琐发育呢?我的个X,这些王八蛋,有了枪,怎么气质就变成土匪了!历朝历代都要管制武器,真的好有道理。那这些枪,我是发,还是发呢?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化人当流氓更可怕,有枪的文化人那是要夺天下.......


    这个会开不下去了,李勇落荒而逃,三次大会草草收场。李勇很郁闷,唉!好像有点失控,走一步看一步,只有听天由命了!发了半天呆后,李勇突然跳起来,猛拍脑门,都到这个时候,还想啥?抓紧扩军才是正道,就算出事,有枪杆子,至少保命不成问题!


    喜欢水煮大明请大家收藏:()水煮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