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8章 又是突袭之策?

作者:小妹仔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守卫安泰的主将雷震,右肩也中了一箭,无暇拔箭包扎,他望见城下正在缓缓撤退的项梁大军。在秦军的顽强抵抗下,尽管项梁动用了各种攻城器械,项家军也勇猛无畏,但整整一日的攻城战,还是未能如预期那般,一日之内拿下安泰城。


    在秦军的强弓硬弩之下,项家军同样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代价。


    副将前来汇报战况,这一日,秦军伤亡六千余人,自军队组建以来,主力部队从未在一次战斗中伤亡如此惨重。


    “项梁的项家军,果真是非同一般的叛贼部队,不知上将军那边情况如何?”


    夜幕低垂,林浩正忙于处理伤口,忽闻下属急报:


    “报,大人,援兵已至!”


    林浩不顾伤痛,毅然起身。


    “可是自大都督处派来的增援?”


    “正是,左路统帅陆枫将军,奉大都督之命,领五万左路大军前来相助,现已抵达安阳城北约五里之地。”


    “好,真是雪中送炭。”


    林浩迅速包扎完毕,随即率亲卫队前去迎接陆枫。


    自大都督李毅消灭魏瑾,占领济城后,主力需休整。鉴于林浩驻守安阳的战略地位,李毅命陆枫率五万秦军南下,与林浩会合,共抗项龙北上之敌。


    某章章节标题:陆风的紧急文书


    济城


    李毅主营


    接到安阳战报,李毅的判断再次得到验证。


    “如今魏齐之地已不足为虑,北方的赵瑞重建赵国,虽正攻取邯郸、巨鹿,但其兵力仍难敌我大秦勇士。最大的挑战,无疑是安阳城外的项龙。”


    李毅收起战报,庆幸陆风增援及时,有五万大军相助,林浩坚守安阳对抗项龙应无大碍。


    更甚者,陆风还带去李毅对抗项龙的新策略:在延缓项龙北进的同时,林浩与陆风需故意示弱,使项龙误以为秦军非战无不胜,决战时这将极大影响项龙的判断。


    大帐之内


    除张凯、王翊外,陈煜已成为义军的高级智囊,可自由出入李毅中军帐。


    “大都督所言极是,环顾四海,能与大都督麾下秦军主力抗衡者,唯有南方的项龙。项龙乃昔日楚将项燕之后,秦灭六国中,楚战最为惨烈。世人皆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足见楚人对大秦的深仇大恨。”


    “唯有铲除项龙势力,其余诸侯方能不足为虑。”


    陈煜率先发言,从其立场出发,亦认同消灭项龙为当务之急。


    张凯亦点头赞同:“大都督,我军休整已毕,林浩与陆枫在安阳抵御项龙恐有压力,是否该行动了?”


    “嗯,项龙确为下一个目标,但目前尚未到决战的最佳时机。我已命陆风,快则一月,慢则三月,待时机成熟,再行突袭。”


    又是突袭之策?


    赵翼陷入沉思,显然,张赫意图再次运用奇袭战术以求大捷,而现实也确实如此,无人能抵御从远方突袭而至的数十万秦军精锐。


    “大将军之意,我们还要继续留在临河休整吗?”


    韩昭终于发话了。


    张赫望向韩昭,随后对众人说道:“目前我军驻扎临河城,魏境各处尚待平定。”


    “我已下令,让李威领三万兵马清除魏地残余的叛乱势力,确保魏地在短期内不再发生动荡。


    若只知一味征伐而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叛乱便会反复无常,如此循环,何时才能终止?”


    赵轶对张赫的见解深表赞同。在召开此次军事会议前,张赫已与赵轶沟通过,此次,张赫意在排除阻碍的韩昭。


    赵轶举手道:“大将军,魏地现今横跨三郡有余,李威将军虽勇猛,平定叛乱自然不在话下,但要安定魏地,还需一位德才兼备之人来主导此次平魏之战。”


    “哦?你有何建议?”


    赵轶继续说道:“通常情况下,此事大将军无权决定,需经朝廷正式任命。但眼下局势危急,已无暇向朝廷禀报。我看,不如从军中选拔一人,全权负责此次平魏重任。”


    赵轶的目光瞥向对面的韩昭,赵翼自然不可能离开大营,三人一同注视着韩昭。


    韩昭突然察觉到一丝异样。


    “既然如此,平定魏地是此次征战的关键一环,都尉大人在军中地位显赫,不如就由都尉大人辛苦一趟。


    只有魏地彻底平定,后顾之忧解除,本将军才能安心南下与项籍决战。都尉大人,不会连这个小小的要求都不答应吧?”


    张赫投去一个威严的眼神,赵翼也附和道:“甚好,都尉大人此次平魏之行,定能恩威并施,如此,我军便无后顾之忧。”


    三人将韩昭推上了这个位置,韩昭也清楚自己的处境,无法拒绝,更不能与张赫、赵翼公然决裂,于是抬手道:


    “既然如此,我愿意承担这项任务。”


    “好,那就预祝都尉大人早日凯旋!”


    支走韩昭后,大帐内便全是自己人了。


    张赫凝视着沙盘地图,望着魏齐广阔的疆域,心中盘算,若此刻无项籍,他便能一举出兵扫平齐国。这次放走田光、田横,始终是个巨大的隐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正思索时,帐外下属来报:


    “禀大将军,大营外,三川郡守杨峻大人派三百里加急信使,称有要事禀报大将军。”


    杨峻?


    章戍心中惊疑,此刻,林逸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紧急消息,莫非荥阳再度被某军围困?不太可能,三郡不是早已被赵锋与韩陵平定了吗?


    “让他进来。”


    不久,一名身着哨骑服饰之人步入大营,恭敬跪拜。


    “三河郡守林逸麾下,拜见章戍大将军。”


    “起身吧,你家大人有何急事,需如此匆忙通报于我?”


    哨骑瞥见营中的吴谋与陆远,随即拱手道:“禀大将军,此事极为紧急且至关重要,我家大人吩咐,只能向您一人禀报。”


    吴谋与陆远对视一眼,面露不解。


    何意?我们倒成了局外人了?


    “这两位大人与我无异,此乃本将军大营,你尽管放心。”


    哨骑闻言,先是一愣,吴谋与陆远亦是惊讶,尤其是新加入章戍阵营的陆远,章戍此言,无疑是将二人视为生死之交,陆远心中感动,几欲落泪。


    陆远心中暗喜。


    “被人视为心腹的感觉真好,况且对方还是帝国的重要人物。”


    见章戍态度,哨骑亦明其意,不再坚持,从怀中取出一块精致丝绢。


    “大将军请看。”


    章戍接过丝绢,细细阅读。


    丝绢上的小篆对章戍而言略显吃力,待读至末尾,章戍眉头紧锁。


    不看则已,一看之下,章戍首次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感。


    章戍脸色大变。


    吴谋与陆远从未见过章戍如此忧虑,二人皆觉事有蹊跷,起身走向章戍。


    “大将军,何事如此惊慌?”


    “是啊大将军,您的脸色不太对啊。”


    章戍将丝绢递给吴谋,随即陷入沉思。


    吴谋迅速浏览丝绢上的文字,脸色瞬间阴沉,不自觉地紧握丝绢。


    陆远一脸茫然,吴谋神色凝重,径直走向章戍。


    “大将军,这可是大事啊!”


    章戍点头,陆远焦急地看着二人,索性从吴谋手中夺过丝绢。吴谋接着询问送信士兵。


    “你家大人收到这消息多久了?”


    吴谋神色严肃,士兵连忙回答:“回大人,我家大人一收到消息,便命我昼夜兼程,务必尽快送达大将军手中。”


    “如此说来,此事发生已有些时日,大约十日前后了。”


    陆远快速浏览丝绢,只见其上写道:“左丞相李辰、右丞相冯康、将军冯泰,因触犯龙颜,皆遭问罪下狱。”


    赵明负责着韩信大军的后勤补给与兵员调配,此刻赵明获罪入狱,三十万大军的给养从何而来成了大问题。韩信手中储备的速食干粮,仅够大军三日之需,未曾料到变故来得如此迅猛。


    张亮也随之忧虑重重,赵明与孙疾相继失势,背后定是得罪了秦桧。谁人不知,如今的朝廷,秦桧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你可清楚,两位丞相究竟因何罪名被囚于死牢?”


    赵明的亲信又从怀中掏出一封家书。


    “上将军,这是我家大人的书信,信中详述了丞相获罪的经过。”


    韩信三人阅毕家书,韩信感慨万分。这位新帝,自己在前线浴血奋战,他却在后方频频添乱,似乎唯恐天下不乱。


    韩信好不容易借周武大军压境咸阳之机,说服新帝大赦天下,并赦免了修筑骊山的七十万刑徒。这才短短数月,新帝又故态复萌,竟要征调三十万人扩建阿房宫,这不是明摆着让百姓送死吗?


    韩信深思,为何大秦如此遭百姓唾弃,被冠以暴秦之名?秦法严苛固然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是无休止的横征暴敛。修筑直道、万里长城尚有情可原,但修筑骊山、阿房宫则太过分,动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徭役,谁能承受?


    赵明也是迫于无奈,压力巨大。既要长期筹备韩信大军的粮草,又要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再加上新帝要征调三十万徭役。如今大秦版图,旧楚、魏齐、赵燕之地几乎割据,这笔账,任谁也难以算清。


    张亮思索良久,陈安也未料到咸阳局势变化如此之快。


    “你家大人对此有何看法?”


    喜欢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