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投以坚定目光。
“兄放心,无一人逃脱。只是这文远,竟能想出如此毒计,兄切不可轻饶。”
张赫点头。世人皆知刘邦麾下的萧何、张良、韩信,以及樊哙、周勃、曹参、卢绾等沛县集团成员,而对文远这位谋士,知之甚少。
然而,李策对于赵王的贡献,绝不逊色于张良韩信之辈,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招便是施展反间计,致使项羽对首席智囊吴谋及勇将陆离等人疑心重重,严重削弱了楚军内部的信任基石。
赵王平定天下之后,对功勋卓着却威胁君权的韩信深怀戒心,那时韩信已为齐王。正是李策为赵王献策,借巡视沧海之名,不动声色地将韩信擒获。次年,赵王大军被匈奴围困于白山,又是李策献上奇谋,重金收买匈奴单于的宠妾,赵王才得以脱困。
李策堪称智谋深沉之士,在他尚未选择辅佐项羽或赵王之时,张赫绝不愿错失将其收为己用的机会。
“张安,速传我令,封锁临泉城,全城秘密搜捕李策,你留守城外,凡遇形迹可疑者,一律拘捕。”
“遵命。”
张赫亲自驱马出营,此番他誓要将临泉城翻了个遍,也要将李策揪出。
临泉城内,秦军突然加强了巡逻,并根据魏军降卒的描述,逐一排查李策的行踪。
一条偏僻小巷内,一队十人的秦军巡逻队穿街而过,紧接着,一道挺拔的身影敏捷地遁入小巷。
李策慌不择路,特意换上平民衣裳。上午时分,他亲眼目睹秦军查封了自己的府邸,心中疑惑,如今张赫已掌控临泉,魏雄亦已捐躯,何以今日会有如此大的动静?
城门紧闭,张赫更下令城中百姓数日不得外出。在这全城戒严之下,李策这位数日间由幕僚跃升为魏国上卿的人物,竟一时无处藏身。
李策藏匿于一扇木门之后,透过缝隙仰望狭小的天空,感慨命运多舛,昨日还是运筹帷幄的魏国上卿,今朝却成了无处安身的流浪者。
思忖片刻,李策决定待到深夜,借着夜色探寻出路。
三更时分,街道空寂无人,根据对秦军巡逻规律的观察,李策判断当前巡逻队离去后,至少有一刻钟的间隙。
饥饿难耐的李策,决定寻找愿意接纳自己的人家。
他从夜色中窜出,沿着街道两侧小心搜寻,轻敲门户。
“咚咚咚,请问有人在家吗?”
敲了许久无人应答,李策穿过街道,不慎被绊倒,整个人重重摔在地上。
“那边有可疑人物,快追!”
一队手持火把的秦军巡逻队被李策摔倒的身影吸引,马蹄声隆隆,迅速追击。
李策见行踪败露,不顾伤痛,一拐一拐地向远方奔逃。
“驾,驾!”
夜幕下,一队秦军哨骑高举火把,疾驰而至,前后受敌的绝境让李逸彻底陷入了绝望。
李逸被紧紧捆绑,被押送至赵烈的大营。
“报告大将军,逆贼李逸已被擒获。”
“带进来。”
“是。”
李逸面色惨白,被押至赵烈面前,心中恐惧交加。
“你就是李逸?”
李逸战战兢兢地抬头,只见赵烈正严厉地盯着他,李逸心中一颤,能被赵烈如此兴师动众地追捕,难道他的离间计已经败露?
“在下正是李逸。”
“如今你已无力逃脱,先给他松绑吧。”
两名卫士迅速为李逸解绑,李逸双手恢复自由后,敬畏地望着这位名震天下的将领。
赵烈也开始审视这位被称为乱世智谋的李逸,身材魁梧,外表温文尔雅,内心却诡计多端。
“砰!”
赵烈突然将手中的文书重重摔在桌上,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李逸吓了一跳。
“大胆李逸,你竟敢向京城派遣密探,企图诬陷本将军谋反,可有此事?”
李逸心中一紧,这件事怎么连赵烈都知道了?他自然不知道赵烈已派赵安率领精锐骑兵,对临城周边五十里进行了严密搜查,他派出的人马早已被赵安全数擒获。
“这……”
李逸一时语塞,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赵烈的表情。
“真是毒辣的计策啊,本将军这次差点就被你害惨了,你说,本将军该如何处置你呢?”
李逸挺直了腰板,面对赵烈,他不敢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回大将军,当时我在韩营,自然要为韩王出谋划策,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我的做人准则。”
呸,厚颜无耻,这个时候还说这种话,赵烈看着李逸义正言辞的样子,一脸正气。
“你倒是挺正直啊,既然这样,本将军也是个爽快人,你自己选一种死法吧。”
李逸听到赵烈的话,并没有露出惊恐的神色,反而沉思片刻后,对赵烈说道:“大将军,您如今一战击败韩赵两国,名震四海,但在我看来,将军在前线立的功劳越大,其实也就越危险,这样下去,将军恐怕还没平定各地叛乱,自己就先遭遇不测了。”
赵烈故意“哦”了一声,然后用好奇的眼神盯着李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看来你很了解本将军现在的处境,不过那又怎样,我可不是那些轻易被朝廷摆布的将领,我如今统率三十万秦军精锐,将士们同仇敌忾,就算朝廷有变,又能奈我何?你听过一句话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李明的心思被彻底洞悉,他面色严峻地凝视着韩震,心中暗自惊叹,太可怕了,眼前这个对手实在令人心生畏惧。
起初,李明以为韩震不过是个盲目忠诚的武将,如同往昔的某些名将一样,对付这类人,离间之计往往能奏效。毕竟,一个只懂征战而不谙权术的将领,其结局往往不尽如人意。然而,韩震方才的言辞却让李明大为震惊。
李明不敢轻易开口,只见韩震轻轻向他摇了摇头。
“李明,你认为本将与赵歇、周市、吴广等人相比如何?”韩震问道。
李明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将军用兵如神,勇猛无双,麾下大军更是所向披靡,当今天下,能与之一战者寥寥无几。赵歇、周市之辈,虽是一时豪杰,时势造就,但在将军的铁骑之下,还不是尽数烟消云散。”
“你分析时局的眼光确实高人一等,更难得的是,你胸中自有丘壑。如今天下大乱,各地叛乱频发,将来难免战乱不断。朝廷昏聩,奸臣当道,法律严苛,民不聊生,帝国根基动摇。若你处在我的位置,会如何作为?”
这不就是天赐的生机吗?李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对韩震坦言:“将军如今统率着帝国最强大的军队,各地叛乱虽急,但首要之务是稳定后方。朝局动荡,对将军而言始终是隐患。依在下之见,将军不妨趁机挥师咸阳,铲除奸臣,从宗室中挑选贤良之士继承大统。将军则可出任辅政大臣,掌握朝政大权。如此,帝国或可重振雄风。否则,即便将军一时无敌,面对连绵不绝的叛乱,终将无力回天。”
李明紧张地观察着韩震的反应。
“哈哈哈哈,果真是李明啊,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韩震笑道。
李明投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难道将军没有这个胆量?”
两人对视一眼,韩震眼神沉稳,而李明则感到自己或许终于能够免于一死。
“好吧,李明,我若真要杀你,根本不会给你见我的机会。我认为你是个聪明人。荣华富贵,许多人虽身处这乱世洪流之中,却往往难以长久,反而招致祸端,实在可悲。我这里有一份富贵,可保你一生荣华,子孙后代都能享福无穷。你可愿意投身本将麾下,为帝国尽忠?”
李明原本对即将崩溃的帝国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但自从亲眼见到韩震,并与他深入交谈后,他心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念头:秦帝国或许真的不应如此轻易灭亡。
尽管时局动荡,叛乱四起,犹如春草新生,难以尽数,但李明深知,那些叛乱者中,少有能担当大任之辈。能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唯有眼前的张赫。
不仅如此,若能紧随张赫,李明或许有一天也能站至国家之巅,睥睨天下,享尽功名利禄,实现心中所愿。
“张将军真的愿意信任我吗?”
李明心潮澎湃,向张赫深深一拜。
“为何不信?你智勇双全,本将军也不愿见你才华被埋没。暂且在我身边担任军师吧。待平定四方叛乱,局势安稳,你必能位列三公九卿,届时再赐予爵位,荣归故土,岂不快哉!”
李明面露喜色,能得张赫赏识,远胜于依附那些平庸的诸侯。
“李明拜谢张将军厚爱,只要张将军不弃,李明愿誓死追随。”
“好,有你在旁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安阳城
赵雷率领五万大军屯驻于安阳城中,此地是阻挡敌军北上的关键之地。
城头之上,赵雷身披铠甲,威风凛凛。
“报!敌军距离我军已不足十里!”
顺着城头望去,赵雷隐约可见敌军前锋的身影。
“上将军命我们在此阻拦敌军,没想到他们真的来了。”
“将军,我军仅有五万,而敌军人数多达十五万,且有沛县刘武协同。安阳城虽坚固,但敌军勇猛,非同小可,我担心……”
赵雷瞪了下属一眼。
“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军据城而守,粮草武器充足,更有强弓劲弩。即便敌军来攻,也定能将其击退。一旦安阳失守,上将军大军将陷入险境,你我皆难辞其咎。”
“属下明白。”
城楼两侧,数以千计的弓箭手严阵以待,随后是威力巨大的弩机。秦军劲弩名震天下,是远战中的利器。
远处,翻过山头,穿过树林,一大队人马正在向这边行进。
喜欢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