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章 徐辉祖之名

作者:坏猫本是好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洪武朝,他凭借父亲徐达的功勋,位极人臣,深受恩宠;


    建文朝时,他临危受命,执掌兵权,浴血抗击燕王朱棣,是建文帝的重要支柱;


    待到国家覆亡,他坚守对建文帝的忠诚,拒绝投降新君,因此被囚禁至死,展现了忠贞不渝的气节。


    他的命运悲剧,一方面是其个人坚持忠诚信念与残酷政治现实冲突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也集中反映了明初皇权与功臣、中央与藩王之间复杂激烈的权力博弈。


    朱老四削夺他的爵位,是为了清除忠于建文帝的力量并震慑其他人;


    朱高炽后来恢复他的爵位,则是为了安抚勋贵旧臣并树立仁德的形象。


    可无论他的爵位是否被夺,从他至死不失其节的那一刻起,他的名字就改不回来了。


    他不叫徐允恭,他叫徐辉祖。


    建文朝魏国公,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傅——徐!辉!祖!


    是“及国亡,守徐氏祠不出。此与方(孝孺)、铁(铉)诸公,皆建文朝血性男子也!"(《罪惟录》卷十六·抗运诸臣列传)的徐辉祖。


    他用自己的命和名!


    为自己搏了个“忠贞”、“守节”的美名,也将朱老四谋逆篡国的名声用铁印烙在了史书上。


    所以,他的名字改不回来了。


    ……


    那么现在呢?


    此刻正值永乐二年,徐辉祖还未达成“至死不失其节”的成就,他的名字还能改回徐允恭吗?


    还是改不回来。


    就算他想,朱老四也不会让!


    别看他们说起徐辉祖都“徐允恭”、“徐允恭”的叫,可那只是不屑于提起“徐辉祖”这个名字,害怕勾动徐皇后潜藏在内心最深处的那一丝痛楚罢了。


    徐允恭这个名字,属于洪武年间徐皇后的那个亲亲胞弟;


    而做下意图对长姐和外甥不利,害死幼弟这些事的是他徐辉祖!


    在朱老四乃至他三个儿子心中,徐允恭是徐允恭,徐辉祖是徐辉祖!


    哪怕这两个名字指向的是同一个人,可其代表的含义终是有所不同。


    有些事,做了就是做了,再也无法挽回;


    有些人,变了就是变了,想改也改不回来。


    朱老四能够容忍有人在他的面前提及徐允恭这个名字,因为在他心中对于曾经的那个“允恭”大舅子还存有一丝善意;


    但决不允许自己的耳朵里听到哪怕一声“徐辉祖”,更不能容许任何人替徐辉祖求情!


    比如那个在朱老四和群臣“议定”徐辉祖的罪名时在审讯中多了一句嘴,称:“辉祖父(徐达)有开国功,子孙当免死。”的茹瑺;


    就因为多了一句嘴,所以在永乐元年,茹瑺被朱老四以“心怀两端”的罪名下狱了,茹瑺在狱中服毒自尽。


    朱老四是仍不解恨呐,宣布其“不忠”,直接把茹瑺的儿子也给咔嚓了!


    啧啧啧~这句嘴多的,把人给亏死了都。


    就这种情况下,他徐辉祖还想改回原来的名字,把他原先做下的事像黑板上的粉笔字一样抹去?


    他在想屁吃他!!!


    ……


    朱老四本来是打算下令,派人去把徐辉祖从魏国公府内囚禁他的西院提过来的,但被老岳父阻止了。


    徐大将军说,他必须亲自去见见这个被囚禁了两年多的儿子。


    拗不过老岳父,朱老四也只能由着他去了。


    从乾清宫到魏国公府,这一路上徐大将军都是头戴斗笠,黑纱罩面,为的就是避免万一有人把他这个初代魏国公给认出来了,引起不必要的骚乱。


    毕竟死了十七八年的人突然就“活”了过来,还大摇大摆的走在出了皇宫通往魏国公府的大街上……


    吓死几把从洪武年活到现在的老骨头还好说,怕就怕从小小的骚乱演变成整个永乐朝堂的大动荡!


    这要是从民间再传出什么诸如:


    “中山王因不满朱棣这个靠造反上位的皇帝如此对待大明朝真正的忠诚良将——徐辉祖……


    所以特地显灵下凡,来救他的大儿子啦!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朱老四谋逆篡位这事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不然你想想中山王他老人家能这么轻易的就活过来么?!


    果然就连老天爷都不认可他朱老四这位皇帝啊……”


    真要传出这样的话,朱老四怕是要被气得捶胸顿足,抱着铜盆喷他大半盆的血才肯罢休哟~


    显然徐大将军也不想给这边的朱老四找麻烦,都不用朱老四主动提,他自己就要了一顶罩着黑纱的斗笠给带上,由纪纲和朱高煦陪同前往魏国公府。


    (其实纪纲也是能打的,他本就出身传武之家,比如《明史*纪纲传》就有记载“纲善骑射”这句话。


    只不过他给人的最深印象就是其担任锦衣卫指挥使的残虐的酷吏手段,再加之其在正面战扬上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所以忽略了他的个人武力;


    但能在朱老四手底下当锦衣卫督指挥使的,手上功夫再弱能弱到哪儿去?)


    纪纲陪着过来,是因为如果没有他代为传达朱老四的命令,徐大将军就是到了魏国公府西院的大门口,守在外面的那些个侍卫们也不会让他进去。


    至于朱高煦……


    说实话,徐大将军本来是不想带着朱高煦这孙贼一起来的。


    无奈这孙贼一句话就把他的好外公堵的哑口无言……


    朱高煦是这么说的:“我有皇爷爷口谕,自是要替他老人家监督外公您,切实看到您照他老人家的吩咐去做了之后,才好回去和皇爷爷复命,否则的话……


    外公,您也不想看到您回去之后,我皇爷爷怀疑您阳奉阴违吧?乛?乛?~”


    徐大将军:(ー`′ー)……


    徐大将军发誓,下回再让他遇上有谁用这种阴阳怪气的调调说话……


    他就把那狗东西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使!


    (? ? 皿 ?) 还您也不想……老子踏马的想揍你爹!


    朱高煦:(? ̄ ?  ̄?)~


    让这群老杀才惦记上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倭瓜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他们面前多说“你也不想……吧?”句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