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章 算你朱老四躺的快嗷!

作者:坏猫本是好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可谁又想过完成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壮举的朱重八,在登上帝位之后究竟是个什么心思呢?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性格,那应该就是——极度务实与极度偏执并存,自卑与自大交织,民本情怀与嗜权冷酷共生。


    所以任何人与朱元璋相处的时间长了,都会从他的身上看出一种明显的撕裂感。


    一方面,他自述是“淮右布衣”,但又在成为皇帝之后想方设法的将皇权神化,比如说:


    “奉天承运皇帝”,其实就是源于朱元璋对外的自称;


    他曾删改过《孟子》禁议军权,也曾大兴过文字狱,就好比那林元亮贺表写“作则垂宪”,就因“则”音近“贼”获罪被诛。


    当上大明朝的皇帝后,朱元璋的内心其实始终保持着一股敏感和焦躁;


    这份敏感和焦躁来源于他的贫贱出身,也源自于他年少时的悲惨经历。


    所以朱元璋上位之后,一直奉行的都是一种极端的务实主义,讲究一个实用至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他将个人心理创伤转化为国家暴力,用系统性恐怖统治缓解身份焦虑;


    他用自己人生轨迹印证了“权力是最大的镜像”这句话;


    他从乞丐成为皇帝,最终却被权力异化为囚禁自己心灵的“暴君”,这种极端性格的矛盾统一,恰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内在悖论的缩影……


    当上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前,他是可以将身家性命尽数交托与一班老兄弟的朱重八;


    但坐上那个位置后,他就变成了“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的洪武皇帝!


    想当年陪着他朱重八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已有不少人就是因为看不清这一点,而惨遭清算;


    至于那些尚未被清算的……呵呵~时候还不到罢了,真以为他朱重八在洪武三年发下的那三十四面丹书铁卷是保命符啊?


    就那些个相信他朱元璋还是朱重八,彼此之间的情谊仍旧深厚的老兄弟们估计是……


    信的越深,死得越快;拖得越久,死得越惨呐~


    ……


    徐大将军满脸的苦笑,那笑容中溢出几分无奈,又藏着几丝悲凉。


    知道他朱重八生性多疑,但没想到竟然多疑到了这种地步。


    徐大将军此刻的心情该怎么形容呢……生气?


    不,他不生气。


    这些年来作为臣子,对于朱元璋明里暗里的试探和敲打……他徐天德不知经历过多少次,早就已经习惯了。


    他就是有点小情绪。


    既然朱高煦这孙贼能跑到他的魏国公府,那就证明朱高煦要带他徐天德来永乐朝的事情,住在宫里的朱元璋肯定是已经知道并且准许了的;


    否则朱高煦别说是跑到魏国公府了,他怕是连宫门都还没迈出就被朱元璋派人给逮回去了。


    同理,朱元璋既然敢让朱高煦来找自己,也是料定了他徐天德就算去过了永乐朝,回来之后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所以…朱元璋明知他徐天德就算来了一趟永乐朝也不会怎样,却依旧还是借着朱高煦的口借此敲打自己一番,这就整得有点儿……过分了嗷——


    还是那句话,徐大将军气肯定是不气的,就算有气…也不能撒在洪武大帝朱元璋这位“君父”的身上不是?


    显然朱元璋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在给他徐天德留的唯一一条“活路”里……


    前两条都在说你徐天德办完了事情就赶紧麻溜回来,可第三条为何对此只字不提?


    再加上那句“荆条渗血”……


    啧啧啧~


    直白的讲就是他朱重八也知道这一番敲打下来,老兄弟徐大将军心里肯定是多少会有些不痛快的;


    所以黑了心的朱重八直接甩锅,并给徐大将军找好了“出气筒”——永乐朝的徐允恭。


    朱元璋:天德啊,咱知道你心里的不痛快,所以——揍你在永乐朝的好大儿去吧,毕竟引发这些事的根源就在你这好大儿身上啊……


    早晚各三鞭…还特么荆条渗血!


    意思就是这一荆条鞭过去,只要不见血就不作数的嗷——


    换句话说徐大将军只要收着点儿力,想抽他好大儿多少下都没问题,想抽多久就多久!


    总之他徐天德心里要是有任何不痛快,就全撒你在永乐朝这边的好大儿徐允恭身上去,等出完了气再回洪武朝。


    嗯…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徐大将军听懂了,所以也成功的被气笑了。


    这就是他朱重八啊~


    连自己心里会不痛快这件事都已经提前考虑到了,还给自己提前找好了发泄的方法……


    他徐天德从这儿回洪武朝之后,是不是还要进宫去和你丫说一声谢谢啊?!


    (朱元璋:o(*≧▽≦)ツ嗨~什么谢不谢的,都特么哥们儿~)


    而且你以为朱元璋就给徐大将军准备了一个出气筒吗?


    不,其实还有一个,只不过朱元璋没有明说……


    当然,这个“出气筒”不是让徐允恭跪在奉天殿外等候的朱允炆,而是……


    你猜朱元璋的口谕中为何没有提及任何有关于“永乐朝皇帝”的话?


    其实就是暗示徐大将军——你要揍了儿子还不解气的话,那就再揍那边的朱老四一顿好了;


    你也不用把他当成是皇帝,他这个皇帝咱认不认还两说呢……


    他朱老四在那边的身份现在就只有一个:你徐天德的女婿,你尽管揍,咱绝不拦着!


    emmm……不得不说比起徐允恭这个儿子,朱老四这个老朱家的“出气筒”更得徐大将军的青睐,可是……


    看着地上躺着的那个青皮紫纹黑点癞蛤蟆版本的朱老四,徐大将军的一双虎眸中不免闪过一丝遗憾。


    徐大将军:( ′?ж?` )他姥姥的,揍早了!


    早知道应该留到听完这份口谕之后再一起揍,搞得现在只能……


    (σ;*Д*)σ朱老四!算你这兔崽子躺的快嗷——


    “忒!!!”


    徐大将军愤愤不平的往脚边啐了一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