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古籍中读到过,这种渡劫方式对武道双修者大有裨益,不仅能让修仙者在大罗境之前就融合武道。
还能使武道与道术的感悟相互补益,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然而在洪荒漫长的历史中,天才如过江之鲫,她却从未听闻有哪位天才采用过这种渡劫方式。
就连阐教十二金仙、截教四大亲传弟子,都未曾尝试,只因其中风险实在太大,危险与收益严重不对等。
有天赋的修仙者,往往会先追求突破到更高层次的大罗境,而非执着于大罗境前的强大。
毕竟在近乎无限的寿命里,武道融合之事,可以慢慢进行,没必要如此拼命冒险。
此时的哪吒,正承受着火属性雷霆的洗礼。
作为灵珠子转世,他的本源属性为火,因此火属性雷霆对他的伤害微乎其微。
但他仍忍不住感叹,这至刚至阳的雷霆中竟蕴含火属性,实在奇妙。
传说混沌初开,天地分离后,一道混沌之雷自天而降,落在大地之上,由此演化出阴阳二气与天地五行,雷堪称万灵之祖。
在雷云之中,每一种至刚至阳的雷霆在大道的掌控下,都变换着属性,直击哪吒的本源。
好在他身怀造化玉碟,同时修炼四种绝世功法,金木水火土样样精通,没有明显的弱点,这也是他敢于冒险的底气所在。
如今,哪吒的九转玄功已修炼到第四层,强悍的肉体,让他在渡劫时比道术更加轻松。
远古时期的祖巫们,个个都是九转玄功大成之辈。
他们甚至能在雷霆中泡澡,对哪吒来说,这点雷击并不算什么。
三转进四转的难关,在闻仲、邓婵玉等人眼中危险无比。
一方面,是他们不了解九转玄功的强悍之处。
另一方面则是,他们以为哪吒仅修炼的是八九玄功,却不知哪吒作为女娲重宝,灵珠子转世,本就能够修炼巫族的伴生功法九转玄功原本。
但哪吒此刻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女娲娘娘当初只给了他九转玄功前五层的修炼功法。
如今他已修炼到第四层,即将面临无后续功法可练的困境。
按照他的估算,即便将九转玄功修炼到第五层大成,也不足以支撑他突破到大罗境,最多只能达到六转金仙。
想要突破大罗境,首要难题就是获取九转玄功第六转的修炼方法。
去找女娲吗?可他根本不知女娲身在何处。
他突然想到一个人——刑天,他必定知晓九转玄功第六层的修炼方法。
然而,自己把刑天的祖巫晶石消耗殆尽,对方不找自己拼命就不错了,又怎会将功法相授?
一时之间,哪吒也陷入了两难,找不到太好的解决办法。
转眼之间,哪吒已将武道与道术的六种雷劫尽数渡过。
他无论是肉体强度还是道术积累,都已达到突破标准。
此前向闻仲索要无比珍贵的五颗青云蔽天丹,并非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而是想借此缓和一下自己“逆天”的修炼速度。
毕竟他一路以来的飞速成长,虽已让众人有些见怪不怪,但如此夸张的突破方式,还是低调些为好。
至于是否浪费了丹药,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对待门下弟子的奇遇,各大宗门与商朝向来秉持“不追究、不过问、不审查”的三不原则,
毕竟修炼到金仙,哪个没有奇遇,这些宗主自身也是凭借奇遇崛起,本就看不上弟子的机缘。
可这原则也有例外,若弟子得到天地玄幻玲珑宝塔,那这些原则就是放屁。
大不了舍弃宗门,另起炉灶。
此时,哪吒的灵魂已顺利回归肉身。
他缓缓睁开双眼,感受着体内奔涌的强大力量,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瞬间充盈心间。
他清晰地察觉到,自己的灵魂对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已然有了本质的理解。
哪吒伸出右手,五种元素在掌心汇聚,凝成一团球体。
球体中央裂开,形成一个空洞——这便是领域!五种元素与天地之力交融。
只要他心念一动,周围的天地之力与五行元素便会化作实质,将敌人困在其中。
“这就是当初太乙对我用过的招式?”
正当哪吒沉浸在对力量的感知中时,邓婵玉急匆匆地赶到他面前。
哪吒刚要开口打招呼,却见邓婵玉面色愠怒,脚步未停,直接挥起粉拳砸向他的胸口:
“你吓死我了!武道道术同时渡劫,为什么不提前说?
你知不知道,要是你在渡劫中出了事,对整个北海军的士气打击有多大?你到底有没有考虑过后果?”
哪吒先是一愣,随后笑着解释:“我肯定是有把握才做的,但我怕说了,你和闻太师就不让我试了。”
“你说得没错,说了我绝对不会让你冒险!”邓婵玉依旧气鼓鼓的。
“你胆子也太大了!武道道术一起渡金仙劫,这么危险的坎儿你都敢闯,真就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
她满心的担忧与怒气,化作一连串的责骂。
哪吒只是笑着,不做反驳。
他深知,自己这次冒险渡劫,定是让邓婵玉担心坏了。
待她稍稍消气,才轻声安慰道:“都已经成功了,别担心了。”
邓婵玉幽怨地看了他一眼,过了许久,才带着几分好奇问道:“渡完劫后,你到底有多强?”
哪吒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也不清楚,毕竟是第一次这么做。
到底有多强,得找个人试试才知道。”
“那你对我试试!我倒要看看,你冒这么大风险,实力有没有质的改变。”邓婵玉来了兴致。
哪吒也觉得这是个验证实力的好机会。
三转进四转,既是大境界的跨越,也是实力的蜕变,他也迫切想知道,自己如今的实力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好,那我试一下,你准备好。”
“这要怎么准备?你随便来就好。”邓婵玉往后退了几步,问道。
哪吒沉吟片刻,说:“那就试试领域吧。”
话音刚落,哪吒站在原地,眼神一凝,伸出右手对准邓婵玉猛然一握。
刹那间,邓婵玉只觉周身空间仿佛凝固,身体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禁锢,动弹不得。
四周凭空出现看不见的墙壁,将她困在一个陌生的空间里。
这熟悉的无力感,瞬间让她回想起第一次面对白泽时的绝望。
尽管她知道哪吒不会伤害自己,但心底的恐惧还是如潮水般涌来,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远处的哪吒立刻察觉到邓婵玉的异样,急忙收回领域,几步冲到她面前,关切问道:“婵玉姐,你怎么了?”
邓婵玉缓过神来,环顾四周,确认自己安然无恙。
她看向哪吒的眼神,感觉自己像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一样,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还有些颤抖:“我没事。”
从领域带来的恐惧中解脱后,邓婵玉心中涌起无尽的欣喜:
“好厉害!下次和西岐军大战,你要是突然出手,肯定能拿下杨戬,只要他一死,西岐军必乱!”
“希望如此,不过你刚才的表情……真的没事吗?”哪吒还是有些担心。
邓婵玉解释道:“刚才那一瞬间,那种束缚感、绝望感、无力感,和我们上次见白泽时一模一样。”
哪吒思索片刻,分析道:“那可能是白泽当时没尽全力。
毕竟我现在也只是太乙金仙,和大罗金仙之间的差距,犹如云泥之别,走吧,闻太师他们肯定在担心。”
邓婵玉点点头,与哪吒一同朝着北海军大营飞去,身影渐渐消失在天际。
......
西岐大营之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太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广成子,四位阐教十二金仙齐聚一堂。
除了太乙真人是五转金仙外,其余三人皆为六转金仙,而广成子更是达到了六转金仙巅峰,随时都有可能迈入大罗金仙之境。
此时,杨戬、木吒等人都已回到西岐营内。
姜子牙服用了广成子带来的回天丹后,也已脱离危险,正在闭关疗伤。
西岐目前的局势,四位金仙皆已了如指掌。
如今他们聚在一起,就是为了商讨出一个对策,打破当前的困境。
广成子率先打破沉默,眉头紧皱道:“按照先前师尊的推演,此次战争中巫族刑天根本不会出现,天妖巢应是孔宣下山。
可如今,不仅多出了一个青鸾,战争才刚刚开始便横生变故。
如今阐教和截教多数人都身负杀劫,随意下山很可能会有陨落之危。”
文殊天尊面带愁容,忧心忡忡:“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先夺回灵宝遁龙桩,这件灵宝太过重要了,难不成商朝和巫族联手了?”
广成子摇了摇头,否定道:“我看并非如此,人族自上古以来就受女娲娘娘庇护。
整个商朝境内到处都是女娲庙,就连人皇也承认女娲道统。
所以他们绝对不可能与巫族联合,否则就会失去民心。
我猜测此次刑天的出现,可能只是个意外,他的目的不过是趁火打劫罢了。
目前大战已经爆发,刑天料定我们就算丢了灵宝,也不敢放弃正面战场,跑去北俱芦洲找巫族算账。”
广成子说着,又陷入了沉思:“可他难道就不怕我们日后清算吗?”
文殊天尊分析道:“巫族没了祖巫,败亡已是定局,我看他说不定已经急红了眼,不顾一切了。
我们还是先想想如何破解眼前的困境吧。”
普贤真人接过话茬,缓缓说道:“想要解决目前的困境,关键点就在哪吒身上。
他身为北海军的总先锋,有他在,两军对战时闻仲便无需亲自参战,可以专心指挥全局。
如果能够设法将他擒下或者击杀,此局便可破解。
而且他并非阐教门人,却学了我阐教的金仙法,此人绝不能留。”
说着,他转头看向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与他对视:“你看我干嘛?他能得到阐教的金仙篇,还不是因为你的徒弟木吒吗?”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他都已经学了,难道我还能把木吒也杀了不成?”普贤真人有些恼怒,正要反驳。
“好了,别吵了。”广成子作为十二金仙的大师兄,威严尽显。
“你们不觉得北海军有些反常吗?首次战争就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兵锋正盛,士气高昂,可为何却不主动出击呢?他们到底在等什么?”
“还能等什么?肯定是在等哪吒参悟金仙篇呗。”太乙真人随意地说道。
“哎,你……”普贤真人刚要开口,又被广成子拦住。
“太乙师弟说得对,所以我们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哪吒此子,修炼天赋极高,若是真给他足够的时间。
等他把金仙篇参悟透彻,想要击杀他就难上加难了,必须设计将他擒杀。”
说着,广成子又看向太乙真人,“你可有不同意见?”
“我没有意见。”太乙真人很平静:“反正他已经决心不再当我徒弟了,你们要是能杀了他,那就动手吧。”
“好。”广成子点头:“我有一计,可困杀哪吒。”
......
汜水关内,哪吒和邓婵玉二人匆匆赶回。
经过通传后,他们走进大厅。
此时,闻仲正与军中众多将领商议着接下来的战争部署。
看到哪吒到来,闻仲目光灼灼,虽然心中已有猜测,但还是难掩激动地问道:“成功了?”
“嗯。”哪吒点点头,“成功了。”
在回来的路上,他已经叮嘱过邓婵玉,不要将自己是武道同时渡劫的事情说出去。
因为他以后还打算这么做,不想让闻仲为他担心。
邓婵玉虽然再三劝阻,让他不要如此逞强,但见无法说服哪吒,也只好答应下来。
其他将领纷纷将目光投向哪吒,满脸疑惑,不明白闻仲和哪吒之间的对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闻仲微微一笑,正准备将自己的计划详细说明时,门外突然有侍卫匆匆跑来禀报:
“太师,西岐方面有异动,大量军队正在集结,看样子像是要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