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凌晨四点半后的下午茶

作者:乔小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镜头外,已经录制到了凌晨四点半。八点的时候沈确就让李婧先回家休息了。


    她终于靠在椅背上,长出一口气,揉了揉眉心:“这一集,值了。”


    其余导演组和摄像组都收拾好东西撤退了:“再见林导,再见确姐。


    林既白没说话,只是默默拧开一瓶运动饮料,递到她面前。


    “这才第一集。”他说,声音低哑,像也熬得有些疲惫。


    沈确接过瓶子,看了看标签,又还了回去,嘴角带着点笑意:“可别。我还想着回去睡一会呢。喝了这个,怎么睡得着?”


    她推开他手的时候,指尖不小心擦过他的手背。


    林既白轻轻顿了一下,手在空中停了两秒,倒也没说什么,只换了只手,把那瓶饮料放到一边,又从一旁拿了瓶矿泉水递过来。


    沈确接过水,指尖刚好触到他的掌心,短短一瞬,谁也没多说什么。


    “第二集的内容我和曼婷先过一遍,明天整理完我发到群里。”她轻声说,拧开水瓶,喝了一口,语气依然工作化。


    林既白点点头,眼底却不小心透出一丝笑意。


    “太晚了,今天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他说这话时,倒是比之前温柔了几分,语气轻了半拍。


    沈确站起身,拿起外套,戴上帽子,走出几步又转身看着他:“晚安了林导——哦不对,是早安。”


    回到公寓时天已经泛白,五点过了。沈确几乎是行尸走肉般,机械地卸妆、洗漱,倒在床上,意识立刻沉进黑暗里。再醒来已是快中午十二点。她睁开眼的第一反应就是惊坐起来:“完了完了完了,都旷工半天了。”


    她连忙拿起手机,却只看到周竞文八点发来的微信:“听说大家昨天拍摄辛苦,今天可以在家上班。”


    “谢天谢地。”沈确倒吸一口气,一屁股坐回床上,靠着枕头瘫了几分钟。但策划人的自觉性又驱使她从床上爬起来。


    她一边系头发,一边给曼婷发微信:“今天要不要聊聊昨天拍摄,还有下一场的准备?”


    这才看到李婧上午发来的消息:“确姐,昨晚拍摄顺利吗?今天需要我做什么?”


    曼婷很快回复:“正想给你发消息。休息好没?今天不用去公司诶。下午找个地方一起吃午饭,一起工作?”


    沈确回了句:“可以,换个地方当牛马,换种心情。”


    曼婷发了个哈哈大笑的表情包:“好啊,地点你选~”


    沈确就选在了国贸附近的一家下午茶餐厅,名叫「岛屿日光」。


    「岛屿日光」坐落在一栋白色建筑的二楼,装修是北欧风格,木纹桌椅配上柔和灯光,整面落地窗外就是街景。


    店里放着轻柔的爵士乐,可以点菜,也可以办公,菜单上除了西式创意菜,还有洋葱圈、鱿鱼圈、炸薯片等适合边聊边吃的小食,几乎是文艺策划们理想的办公场所。


    沈确穿了条蓝色长款毛衣裙,配了双黑色高筒靴,外面罩着黑色大衣,白围巾搭在脖子上,毛绒帽子压着额发。她早到了几分钟,坐在窗边,刚喝了一口咖啡,李婧和曼婷就一起到了。


    李婧一坐下就惊呼:“确姐,婷姐,昨晚你们拍到几点啊?”


    沈确皱着眉:“四点半。”看着李婧的嘴慢慢张成一个“O”字。


    “幸好林导和唐导还有周总提了昨晚的事,给我们争取了一天在家上班的时间。不然我真要累shi了。”曼婷抱怨着,手里已经翻起菜单。


    “林既白为我们争取的?”沈确心里微微一动,却没说出来。


    “先点吃的吧,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她转移话题,翻开菜单。


    三人点了不多:一份黑松露意面,一盘小份披萨,一个抱子甘蓝配凯撒沙拉,饮品则是一人一杯,沈确要了摩卡,李婧点了热柠檬茶,曼婷则选了个名字很浮夸的气泡果饮。


    等上菜的时间里,沈确顺便把关于项目的细节补给了李婧,比如素材分类、剪辑节点、采访脚本修订方式。


    “下一个记录对象是许婷。”曼婷一边取下一块披萨,一边说。


    “许婷?”沈确想了下,“就是那个卖提拉米苏的女孩吧?”


    “对。”曼婷点头。


    “我记得她,985毕业,后来找不到合适工作,好不容易进了家大厂公司,很快就辞职。现在做甜品摆摊,各种口味的提拉米苏,卖相真的超级好,一口吃下去幸福感爆棚。”沈确边说边转向李婧,“那天我实地踩点,还专门买了一块蓝莓口味的,超好吃。”


    “你那边编的脚本怎么样?”她又问曼婷。


    “还行,目前预计拍摄时间是三天,从这周四到周六。”曼婷拿出平板边滑边说,“她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烘焙,五点半准备材料,六点半出摊。我们要拍早起过程、做甜品的画面、摆摊卖货,还有采访片段、客户互动,还有一段是她回家整理账本的镜头。”


    “还挺丰富的。”沈确点头,“第一天拍晨起和准备,第二天主拍摆摊和销售,第三天可以留出调整时间拍采访和收尾。”


    “对,外加一段她坐在街边吃晚饭的生活片段,我觉得那部分会很打动人。”曼婷说。


    “第一集我们还要改吗?”沈确问。


    “还在剪,等初剪出来看看。”曼婷回答。


    李婧听得认真,也有点被强度吓到。


    “没事,你是实习生。”沈确安慰她,“你就先帮我整理文档,做做汇总。有现场工作的话,我会带着你。到点了你就先走。”


    李婧感激地看着她:“谢谢确姐。”


    沈确故作严肃地看着她:“你别这样看我,感觉你快爱上我了。”


    李婧一下子笑出了声,曼婷也夹着意面打趣:“你这位确姐可是英国留学回来的,温柔那是教育体系决定的。”


    沈确翻了个白眼,又笑了:“我人性化归人性化,活可不轻。”


    “那你觉得国内和英国差别大吗?”曼婷问。


    “各有好坏吧。”沈确摊摊手,“但要论吃的,还是国内赢了。”说着,她用叉子指了指桌上的披萨和意面。


    三人一起笑了,笑声中夹杂着疲惫,但也有一种叫“在一起干活”的默契。


    吃饱喝足后,三人收拾了餐具,把空盘推到一旁,又各自打开电脑,进入了下午的工作模式。


    “我们先列一下许婷的采访提纲吧。”沈确一边插上耳机,一边翻开笔记本,“她的关键词我觉得得抓准,‘高知辞职’、‘反内卷’、‘自主创业’,这几个点,是这一期打动人的核心。李婧,你整理下她的背景资料。”


    李婧点点头,已经打开了搜索引擎:“那我查查她本科、专业和之前的工作经历,看看有没有公开的采访、社交账号或者摆摊记录。还有什么别的补充吗,确姐?”


    “很好。”沈确点点头,“你尽量抓一些有细节、有情绪的信息,最好能找到她摆摊过程中的高光时刻,比如她怎么跟顾客互动、有没有什么故事发生。”


    “嗯嗯,收到。”李婧迅速记了笔记,开始敲打键盘。


    “我来设计问题。”曼婷一边打开文档,一边说。很快在她电脑上打字写下三个阶段:成长和教育背景,工作迷茫和辞职过程,还有现在的创业状态、理想和现实的碰撞。快速地和沈确讨论后,又思考了下,补充说:“或许我们也可以问问她未来的打算,她到底是把摆摊当过渡还是长期选择?”


    “对。”沈确赞同,也被打开了思路:“还有,她怎么面对家人的质疑。”她顿了顿,“这些情绪是我们纪录片里的情感线索。”


    “我刚想到个问题。”曼婷边打字边说,“‘你觉得自己是在躲避现实,还是选择了一种新的现实?’——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尖锐,但如果她愿意接招,肯定能说出金句。”


    “很棒,加上。”沈确迅速点头,“这种问题能打动观众。”


    几分钟后,李婧抬起头:“我查到她大学学的是食品科学。之前进了一家食品科技公司,但这些都是流程化管理,难怪很快就辞职了。”


    “这个经历太有价值了,正好呼应她现在创业的选择。”沈确边记边说,“你把这些资料整理成一个Word文档,记得加上引用来源。之后可以直接拿来做旁白或片头设定。”


    “明白!”李婧认真点头。


    另一边,曼婷已经打开语音,和摄像组的大哥进行现场连线:“我看了一下早市的位置,光线是侧射,但摊位朝东,早上七点前阳光会比较斜……要不要补个反光板?还有背景太杂得挡一挡,空间稍微窄了点,推进镜头可能得用长焦。”


    “我之前实勘拍了几张照片。”沈确把手机递过去,“你一并发给他,顺便把现场大致的走拍路线也沟通一下。”


    “行,我现在就传。”曼婷利索地点头


    “不错,果然还是得离开办公室。”沈确看着眼前忙碌的大家,“分工明确,效率也高。”她看了眼时间,还不到四点,“等我们都整理完内容,就发到工作群,交给林导和唐导,他们定最终脚本方向。”


    “我资料这边十分钟内可以弄完。”李婧说。


    “我问题和流程图也差不多。”曼婷抬头。


    “好。”沈确点头,语气恢复策划总控的冷静干练,“把今天的文档命名统一一下,方便唐导查找。在此之前,我再过一遍。”


    “好的确姐。”李婧笑着比了个OK手势。


    曼婷调侃,“希望赶紧搞完回家睡觉了,别像昨天一样到四点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