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章 陆扬是怎么做到的?

作者:天晴时见南人举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弹幕上满满的都是观众们的询问。


    【怎么样啊?这个沉箱能把沉船打捞起来么?】


    【陆神这个办法可行么?】


    【专家们怎么看啊?】


    【特的来看的,专家怎么说?】


    看着观众们的催促,又是方才那位南海大学船舶专业的教授率先开口道。


    “原来陆扬所设计的方案是用巨大的沉箱来打捞整艘沉船,这种办法并非毫无根据,可是却有着很多的问题没法处理。”


    “没错,我们在之前的会议上没有谈论沉箱打捞法就是因为觉得做不到。”


    一位身穿西装的专家摇了摇头。


    “首先,这么巨大的沉箱是能笼罩住整艘沉船的,但是沉箱的下方需要穿插钢缆来受力,可据我所知,目前根本没有钢缆能承受住这么大的重量。”


    一位材料专业的专家出声讲解着。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另一位专家补充着。


    “没错,根本没有钢缆能承受得住,这不仅是沉船的重量,还有泥沙和海水,就算亚洲第一吊能吊起来沉箱,沉箱下方的钢缆也会全部断裂。”


    “更何况,我们刚才在沉船上看到了那么多散落的瓷器,想来陆扬就是想打捞这些瓷器上来的,那一旦沉船起吊,这些瓷器又该怎么办呢?”


    又是一位专家开腔道。


    在直播间内的观众们也是听出来了,这些专家们都不看好陆扬能成功打捞起沉船。


    【啥情况啊?这些专家都不看好陆神?】


    【管他这专家那专家的,反正我是力挺陆神!】


    【话虽这么说,但这些专家真的还挺权威的啊!】


    【再权威还能权威得过陆神么?支持陆神就完事了!】


    【这一回可能我真的没法无脑支持陆神了~】


    南海上。


    主吊机钢索嘶鸣着释放,沉箱不断下沉着。


    声呐屏幕上,海底的沉船轮廓与沉箱缓缓重叠。


    房间内的船员们都松了一口气。


    “继续下一步,我潜水下去先钻孔,你们把钻机吊下来。”


    陆扬继续下着命令。


    他甚至这里只有他能下潜到40米,那么钻孔穿梁这件事就只有他来做了。


    这一次,陆扬穿上了潜水服,也背好了氧气瓶,紧接着再一次潜下了海水。


    陆扬背着装备,沿着导索缓缓下沉,光线随着深度渐渐稀稀薄。


    没一会儿,他抵达了沉船一侧。


    钻机也在他之后被递送了下来,陆扬将沉重的钻机对准标记点,按下了启动钮,钻头在液压驱动下开始旋转。


    陆扬控制着呼吸,双手稳稳托住,全神贯注着钻头的反馈。


    等钻头穿透了船底,从另一端弹出没多久,华天龙号上的船员就将钢缆送了下来。


    钢缆在浑浊的水中如同一条沉默的巨蛇,陆扬用引绳牵引着这条巨蛇,让钢缆在沉船底部的黑暗中蜿蜒前行。


    这过程是相对缓慢的,每一次牵引都要花上不少的功夫。


    终于,在陆扬的牵引下,钢缆成功从另一侧钻出。


    华天龙号船舱内的船员们都面露激动。


    虽然只是第一条,但怎么说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接下来,陆扬就这么孤身在海底,钻出一个接一个的孔,穿过一条又一条的钢缆。


    用陆扬直播间第一视角观看着的观众们不停发着弹幕。


    【嘶~陆神真的是猛啊!我光是看第一视角在海底的感觉都要窒息了!】


    【对啊!尤其是那么多的钢缆就将一条条巨蛇一样,我不敢想我要是陆神,怕是直接嘎巴一下吓死了!】


    【陆神是真的猛啊!】


    【哼!居然有这么多人不相信陆神!我相信陆神!】


    【我也相信陆神!】


    与此同时。


    在陆神的沉船之谜直播间内,盯着屏幕看着陆扬打捞的专家们也都皱起了眉头。


    一开始的专家们还没注意到,但随着陆扬在海底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发现了不对劲。


    “什么情况?为什么陆扬能在海底待这么久的时间啊?”


    南海大学的教授面露诧异。


    “对啊,他为什么不会出现氮麻醉的情况啊?”


    一位专家惊得摘下了自己的眼镜。


    “而且从头到尾,陆扬都没有浮出海面减压过!”


    一位女专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随着其余的专家解释,直播间的观众们也知道了是什么情况。


    简单来说,在几十米的水下,人呼吸压缩后的普通空气就行。但随着深度增大,水下呼吸普通空气,其中的氮气在高压下会引发“氮麻醉”,而且呼吸阻力也随水压增大。


    这时只能呼吸氦等惰性气体和氧的混合气体来进行更深的潜水作业。


    而惰性气体吸入后会融进人体血液,这就决定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间越长,上浮减压的过程就越长,潜水作业效率将大大降低。


    如果不按规程进行减压,溶解在体内的惰性气体将在潜水员的关节或身体组织中形成气泡,会造成严重的减压病,甚至会危及生命。


    而直播中的陆扬在工作了那么久的情况下,却没有进行一次上浮减压,也没有任何氮麻醉的症状。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如果这能用于所有的潜水员......”


    南海大学的教授说到一半就激动地说不下去了。


    “如今的人类虽然掌握了足够的潜水技术,却仍然只是海底的匆匆过客。每个潜水员进行一次潜水后,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减压,这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如果,所有潜水员都能像陆扬一样长时间得逗留海底,那就意味着人类不再是海底的匆匆过客,也就能进一步揭开海洋的秘密!”


    一位专家接着教授的话接着讲道。


    所有的专家都面色激动,他们深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于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有多么的重要。


    “关女士,陆扬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他有留下什么相应的资料么?”


    南海大学的教授站起身来,走出了录制节目的房间,找到了在旁边的关美琳满脸郑重地询问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