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5章 地主家的小崽子VS小福星34

作者:留着泪的微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林一宁出月子时,整个人养得白白嫩嫩,反倒比怀孕前更显丰润。·9*5·t`x?t...c\o!m*


    五个小家伙排成一排躺在婴儿床上,像五只圆滚滚的小汤圆,家里七个老人轮流照看,她这个当妈的反而插不上手。


    "宁宁,喝汤!"梁母端着一碗熬得浓白的鲫鱼汤进来,"趁热喝,下奶的。"


    林一宁哭笑不得:"娘,孩子们都喝奶粉......"


    "那也得补!"梁母不由分说把碗塞到她手里,"五个孩子吸精气神呢!"


    满月宴那天,部队大礼堂张灯结彩。


    五个穿着红绸褂子的小娃娃被抱出来时,全场沸腾了。


    "老梁家祖坟冒青烟啊!"政委拍着梁泽城的肩膀,"五福临门!"


    林子炎特意带着苏曼从京市赶来。


    看着五个小侄子侄女,他悄悄对妹妹说:"你这产量,够吓人的。"


    林一宁踹他一脚:"滚!"


    时光飞逝,转眼六个春秋。


    五个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个个聪明伶俐。,w?d-s-h,u`c^h·e.n·g,.\c¢o/m~


    这天晚上,林一宁给梁泽城倒了杯茶:"我想带孩子去京市上学。"


    梁泽城的手顿了顿:"为了教育?"


    "嗯,"林一宁点头,"京市的教学质量更好。而且......"她顿了顿,"我的生意大部分在那,二哥和苏曼也能照应。"


    梁泽城沉默片刻:"行,你先过去,给我两年,我申请调去京市军区。"


    离别那天,小石头特意来接他们,县城院子挤满了人。


    林奶奶给每个重孙都缝了平安符,林爷爷偷偷往林一宁包里塞了存折。


    林父林母因为要照顾林子辉一岁多的小孙子,只能红着眼眶送别。


    "到了就打电话!"林母抹着眼泪,"缺啥跟娘说......"


    五个孩子懵懂地挥手告别,最小的女儿还天真地问:"太爷爷不跟我们一起坐大汽车吗?"


    “太爷爷,要看着弟弟,等弟弟长大后,太爷爷再去找我们!”


    两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出大院,后视镜里,几位老人的身影越来越小。¨零?点-看\书` `更`新,最_全?


    林一宁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方向盘。


    副驾驶上,犼桓坐在梁母怀里懒洋洋地甩着尾巴:【宁宁,我想吃京市的烤鸭了。】


    “好,回去就给你买。”


    后座三个小脑袋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地问:"妈妈,京市有大象吗?"


    林一宁笑着看了眼后视镜:"有啊,还有老虎,狮子很多很多。"


    “太好了……”


    两年后,梁泽城终于如愿调到了京市军区。


    当他风尘仆仆地推开西合院的大门时,五个孩子像小鸟一样扑进他怀里,七嘴八舌地喊着"爸爸"。


    林一宁站在廊下,阳光为她镀上一层金边,笑容一如当年初见时那般明媚。


    九十年代的春风席卷全国,林一宁的商业帝国也在蓬勃发展。


    小石头以"石辰烨"的身份坐镇集团总部,林子炎作为副总在商场上运筹帷幄。


    没人知道,那些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的商业决策,都出自军区家属院里那个看似普通的军嫂之手。


    "主人,第三家连锁超市明天开业。"小石头将文件递给她,声音压得极低,"地下仓储区按您要求扩建了三倍。"


    林一宁满意地点头。


    这个世界消耗了他太多的物资,避免以后再遇到这样饥荒的年代。


    开超市方便她收集物资,现在空间里储备的物资,足够支撑一个国家度过十年灾荒。


    岁月如歌,孩子们渐渐长大成人。


    大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军人血统,在部队屡立战功;


    二儿子成为知名外科医生,被誉为"金手指";


    三儿子接手了家族企业,将商业版图拓展到海外。


    两个女儿一个成为享誉国际的舞蹈家,一个在联合国担任要职。


    每次家庭聚会,西合院里都热闹非凡。


    "爸!医生说了要少吃油腻的!"小女儿眼疾手快地夺下梁泽城筷子上的红烧肉。


    己经退休的梁营长委屈巴巴地看向妻子,林一宁笑着给他夹了块清蒸鱼:"听话。"


    犼桓早己不能出现在人前,只能在空间里追着小石头跑。


    九十岁生日这天,儿孙满堂。


    宴会厅里,五代同堂的热闹场面让酒店经理都叹为观止。


    梁泽城穿着军装,颤抖着手为妻子戴上珍珠项链:"宁宁,你还是这么好看。"


    当晚,月色如水。


    梁泽城抱着心爱的妻子,轻轻哼着当年在部队时常唱的歌谣。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终化作一声满足的叹息。


    林一宁握着他布满老年斑的手,静静感受着生命力的流逝。


    早在三十年前,她就把公司交给三儿子打理,小石头


    也被收回空间。


    "多多,该走了。"


    月光下,两位老人的身影渐渐模糊。


    床头柜上,泛黄的老照片里,穿着军装的年轻男女笑得灿烂。


    照片一角依稀可见日期:1979.8.1。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