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亲自出面邀请的人,身份自然不一般。
为了体现自己的实力,他第二天一大早,就把这三位先生召集到了竹叶轩总行当中。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三位名震天下的先生,关系明显不怎么好。
因为一进入竹叶轩总行,三个人就纷纷冷哼一声,而后各自扭头,去了不同的房间。
站在大厅之中,正等着接待三位先生的李恪,顿时傻眼了。
“我该去哪个房间?”
李承乾耸了耸肩膀,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反正我的差事已经办完了,接待三位老先生是你应该干的事情。”
说完,他也很不负责任的走了。
李恪在大厅里迷茫了半天,用点豆子的方式,随机选了一个房间,推门一看,恰好是跟他同姓的一位大儒。
李纲,李文纪!
其实,刚才三位先生一进门的时候,给李恪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实在是没有想到,李承乾竟然有本事把这三位请到。
正常情况下,别说这三位一同请到了,就算是其中的一位,也要求爷爷告奶奶才肯露上一面!
怎么可能答应跑过来教书?
“李先生...”
李恪小心翼翼的说道,还冲着李纲拱了拱手。
李纲是个明事理的人,刚才还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等李恪进门之后,立刻换上了一副忠厚长者的模样。
“原来是蜀王殿下呀...”
“殿下不要介怀,刚才老夫也不是冲你,而是有些老家伙实在是太讨厌,说话不知道分寸也就罢了,挺大个年纪,竟然连一点规矩都不懂!”
李恪一阵无语。
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德高望重的李纲先生,还有如此孩子气的一面。
亲自给李纲先生送上茶点,李恪才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退出来。
他必须要把姿态做足才行,虽然在科举培训班的生意当中,他只占了很少的股份,但是对于他来说也是一次天大的机会了。
李承乾可以不珍惜,因为他手里拥有足够的钱财和权力,科举培训班对于李承乾而言,只是照顾兄弟的一个添头罢了。
有没有这门产业,对他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李恪而言,如果这次赚不到足够的钱财,下次想要获得柳叶的青睐,帮助他或者说扶持他,来开展一门新的产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李恪太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要不是母妃和太子兄长的面子撑着,柳叶八成不会搭理自己。
谁又会喜欢给自己找麻烦呢?
李恪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天大的麻烦,可没想到,眼前有一个更大的麻烦!
他来到第二个房间,这位先生同样的德高望重,只不过跟李纲先生乃是死对头!
此人正是王玄策的先生,大儒王积!
王积坐在房间里一个劲的拍桌子!
“你说说他凭什么身居高位?别人不知道他,难道老夫还不知道吗?!”
“你看看他教过的那些人,有几个得到好下场的?!”
王积一阵吹胡子瞪眼,对李纲先生格外的不爽。
也不知他们两个人早年间究竟发生过什么矛盾,李恪唯一知道两人之间的矛盾,就是去年在大唐周刊上发表的文章。
两人在教育观念上有着很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天壤之别。
那时,候两人都在大唐周刊上发表文章来驳斥对方的观点。
一个认为应当优中选优,另一个则认为应当有教无类。
眼前的王积,就是倡导有教无类的人,他喜欢在教育领域挑战常人所不能干的事情。
专门挑选那些身份比较低,难以出头的孩子教导。
甚至于,他还会刻意挑选那些智力不怎么足够的孩子,来为他们蒙学,比如说李德良的那个傻儿子...
教育理念的不同,足以体现出两人在为人处事上的区别。
李恪又苦口婆心的劝了半天,依旧没能把王积劝好。
就凭刚才王积说的那番话,换一个人说出来,那就是天大的罪过。
什么叫李纲先生教过的人,没有一个好下场?
如果光是前隋的那些皇族成员也就罢了,可关键问题在于,如今李恪他们同辈的皇族成员,全都受过李纲先生的教导!
难不成,他们也都不可能有好下场?
当然,就算王积先生当着皇帝的面说出这番话,皇帝也只能笑呵呵的点头应承。
不管是他还是李纲先生,在大唐的士林之中,都拥有着绝对的权威。
他们两个说出来的话,比圣旨的分量还足!
因为这两位爷,不仅仅是道德上的标杆,还是学问上的宗师!
“小子斗胆问先生一个问题...您为何要答应太子的请求?”
李恪心中纳闷极了。
就算李承乾的面子再大,也不可能同时将这两位先生都邀请过来,给科举培训班当老师。
往大了说,皇帝都没有这个面子!
王积冷哼一声,说道:“太子跟老夫说,李纲那个老匹夫都过来了,老夫自然没有让他一头的道理,科举考试那是国朝的抡才大典,如果让李纲来教导学子的话,非得把那些孩子全都带歪了不可,老夫这就来了!”
李恪的嘴角抽搐了几下。
哪怕他没有妖孽一般的智商,也看得出李承乾纯粹是在忽悠他们。
跟李纲先生说,王积先生会来,跟王积先生说,李纲先生会来...
两人本来就较着劲呢,从来不可能让对方超过自己,自然要在教育水平上一争高下。
李恪就说了半天的好话,虽然王积依旧没有消火,但却给了李恪不少的好脸色。
“老夫且休息片刻,你先出去吧,一会儿老夫自会去寻你,好好说道说道,如何利用那本小册子的问题!”
李恪恭恭敬敬的拱了拱手,退出房间。
站在最后一个房间的门口,他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推门走进去。
和前边的两位老先生有所不同,第三位先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愤怒,而是满脸的无奈和惆怅。
第三位先生正是陆敦信的父亲,陆德明!
“见过德明先生!”
见到李恪来了,陆德明没有那么多的架子,起身也冲着李恪拱了拱手。
“见过蜀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