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8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受益也是最大的!

作者:水果抹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柳叶当然知道,在贞观年间还没有正儿八经的海盗出现。&?_咸§!ˉ鱼?x+看???书%<u p=""></u>


    海盗这种职业,是随着船舶业发展而渐渐出现的。


    因为时至今日,不光大唐,整个世界上都还没有出现合格的航海船。


    虽说造船也已经相当发达了,早在前隋的时候,杨素就是凭着五牙大舰覆灭了陈朝,但是五牙大舰一旦入海,恐怕都走不出二十里,就会被卷进海底的漩涡之中。


    河船,绝对不能出现在大海之上,那是找死!


    别看海边上总停着几艘小舢板,有能耐让他们朝深海走几里!


    真正的海盗,是到宋元时期才出现。


    那时候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水师队伍,而且海船上都铺设了龙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经受大风大浪。


    回到余杭的许家祖宅,柳叶又特意把小安子叫了过来。


    听完柳叶讲述在海边遇见的情况,小安子苦笑一声。


    “怪不得,怪不得当地人都很少去海边,我自打来了江南之后,就一直在筹备登科楼的事情,没时间去那边转一圈。”


    “不过也幸好没时间去,如果碰上海盗的话,我可就完蛋了!”


    柳叶冲着一旁的茶壶扬了扬下巴。


    伺候过柳叶一段时间的小安子,赶忙上前给柳叶倒茶,自己也到了一杯。\r?u?w*e+n?5·.-o,r/g`


    “东家,我知道您在想什么,把那些海盗拿下,确实是有很大的利润,但咱家毕竟不是将门,无法直接调动军队。”


    “况且这边的船不行,如果能跟郧国公手底下的舰队一样,那自然是来去如风,畅通无阻...”


    是个有见识的人都能看出来,如果能将那些海盗彻底清除,就能做成一笔天大的买卖!


    相比之下,海鲜的生意都不够看!


    真正有利可图的,在于海运!


    张亮那可是跟随李世民最早的人,也是获得国公爵位最早的人之一,当年堪称是战功赫赫,好几次被敌人抓住,严刑拷打到皮开肉绽,都没有吐露出任何关于李世民的秘密。


    这样的人物,不去十二卫当大将军,也不插手任何的朝廷政务,甚至都已经渐渐被排挤到了朝廷的核心之外,却依旧死命地把持着渤海上那两三万水师,图什么?


    当然是图钱啦!


    整片海域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就算有海盗,那也是他们家的海盗!


    就算不是他们家的海盗,肯定也要向张亮缴纳一笔不菲的保护费!


    当然,最赚钱的,终究还是运输。


    在大海上运送货物的规模,远远不是小河沟上能比的。


    长江和黄河的运输能力极强,可相比于大海的广袤而言,恐怕连个零头都算不上。*幻¤$′想·,?姬ˉa· ¢|2更§£新%最x\¨快@


    而东海的规模,要比渤海大了几十倍!


    如果能够在东海上开辟海运产业...


    一想起来,柳叶心里就痒痒的厉害!


    明明是一门极其赚钱的产业,却受制于现实原因,实现不了,太让人难受了!


    要知道,由于船的原因,再加上海盗的侵扰,东海上的海运目前完全是空白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受益也是最大的!


    “这边有没有什么好的造船厂?”


    小安子挠了挠头,仔细想了想,道:“我印象里,倒是有那么几家,不过他们最多只能制造在钱塘江上开动的小船罢了。”


    “如果是您想要的海船,普天之下怕是也只有辽东水师的造船厂了...”


    辽东水师,就是张亮手底下的舰队!


    柳叶实在是心痒难耐,便让小安子把刚刚祭完祖的许敬宗叫过来。


    虽说是大冷天,许敬宗依旧满头大汗,而且面色酡红,看上去喝了不少酒。


    好在许敬宗的酒量不错,喝了几杯茶之后,脸上的酡红也消失不见了。


    听完了柳叶的要求之后,许敬宗沉默半晌。


    如果换成是以前的他,早就跳起来了。


    制造海船,那可不是一般产业能比的!


    别说是海船了,就算是一艘貌不惊人的河船,造价依旧不菲。


    “公子,想当年杨素督造五牙大舰的时候,一艘的造价就将近三十万贯,这还只是成本的花销,前隋以举国之力,也只是造出来十几艘而已!”


    许敬宗的语气很平静,他早就习惯了柳叶时不时蹦出来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


    “如果按照十万贯一艘海船的规格来制造,你觉得咱们大概多久能够收回成本?”


    许敬宗早就成了做生意的行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小的算盘子。


    他扒拉了一炷香的算盘珠子,抬起头来说道:“姑且按照制造十艘船来计算,制造成本是一百万贯,再加上各类的人工开销,想要收回成本


    也要半年的时间。”


    柳叶一拍大腿。


    “才半年!”


    “比我想象之中乐观的多!”


    “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现在就去搜罗这方面的人才,咱家自己在余杭开设一间造船厂!”


    许敬宗苦笑一声。


    “公子,咱们讲讲道理,刚才是按照十万贯一艘船来计算的,可是光制造五牙大舰就至少需要三十万贯,何况是您想制造的海船了!”


    “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但是可以肯定,想要制造一艘足够坚硬的海船,没有四十万贯绝对下不来!”


    柳叶哈哈一笑。


    “十万贯足矣!”


    之所以花销那么大,纯粹是为了一遍一遍的加固船体,好让海船能够在大风大浪的摧残下,依旧能够保持稳定。


    可问题是,柳叶有技术呀!


    铺设龙骨这种技术,最早出现在一百多年之后,还不是在中原,而是在极北之地的维京人开创出来的。


    维京人靠着铺设龙骨的海船,纵横大海好几百年,成了大名鼎鼎的北欧海盗。


    中原地带,是到了五百多年之后才利用上铺设龙骨的技术。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中原王朝正式开启了水上作战的序幕。


    有了龙骨支撑,船体就足够坚硬。


    虽然依旧承担不了远海的滔天巨浪,但是航行个几百上千里,并不成问题。


    最起码,在近海足以所向披靡了。


    后世郑和下西洋的船只,也就是所谓的宝船,在大海上兜了七个圈子,都没出现多少意外。


    柳叶又不想玩环球旅行,用铺设龙骨的船只,来开启一个航运的产业,似乎并没有多大的问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