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5章 一下子竟然运过来十五万本!

作者:水果抹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晴空万里。


    一连数十辆马车,从长安城的金光门缓缓驶入城中,周围的百姓议论纷纷。


    长安城作为天下的中心,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货物运送到这里,也有数不清的货物离开长安城,销售到天下各处。


    但一下子出现几十辆马车的商队,也实属罕见。


    孙处约和郝处俊相约着去东市,恰好看到这一支商队也朝着东市赶去,两人不免有些奇怪。


    “郝兄,这些马车运送的货物似乎都十分沉重,你快看,应该不只是粮食那么简单!”


    郝处俊瞪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刮了一阵风,吹动了盖在马车上的篷布,他们这才发现,马车里运的竟然是满满当当的书籍!


    两人顿时目瞪口呆!


    书籍!


    竟然有这么多的书!


    要知道,书籍的印制极为艰难,哪怕是手艺再高超的师傅,制作一块雕板,至少也需要两天的功夫。


    像《大唐周刊》那种堪称变态一般的印刷速度,简直是亘古未有!


    早就有人猜测,竹叶轩掌握了一种速度奇快的印刷工艺。


    也有人猜,他们家私底下雇佣了无数的工作,连夜为他们制作雕版。


    可不管怎么说,书籍都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东西。


    哪怕只是一万本,都足够冲击整个长安城的书籍市场。


    整个长安城的书店,不过就那么十几家而已,了不起了,每家能有一两千本的藏书。


    几十辆马车,少说也有十二三万本的书籍吧!


    两人原本就是奔着《大唐周刊》编辑部去的,干脆一路跟随着那些马车的脚步。


    令两人感到惊奇的是,商队的路线竟然跟他们一模一样!


    而且直接在《大唐周刊》编辑部的门口停了下来!


    两人顿时面面相觑。


    《大唐周刊》编辑部本就跟竹叶轩商行紧挨着。


    “这些书籍肯定跟柳家有关系!”


    孙处约的脸上,出现了几分兴奋之色。


    郝处俊跟着连连点头。


    他们都是留守在长安城,打算等着科举考试举办的人。


    虽说都是出自国子监,但毕竟本身出身就不好,在长安官学当教书先生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无非是为了维持生计罢了。


    对于他们来说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哪来的闲钱购买各种书籍?


    事实证明,任何一桩产业只要跟柳家拉上关系,那么就一定会比市面上便宜不少。


    况且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书,造成对初级市场的冲击,价格也会大跌!


    如此一来,说不定他们省吃俭用剩下来的那一点点钱财,足以支撑他们购买新的书籍。


    “处约兄,咱们快进去看看吧,也向他们打听打听究竟是什么情况!”


    两人眼瞅着马车停下来后,从竹叶轩里走出来一大群小伙计,开始热火朝天的往下卸货,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去问一问了。


    可想了想,他们在竹叶轩并没有熟人,干脆一脑袋扎进旁边的《大唐周刊》编辑部。


    “马兄,上官兄!”


    “来济兄,义府老弟!”


    孙处约和郝处俊经常来到《大唐周刊》编辑部投稿,一来二去的,跟马周他们几个人也算是混熟了。


    他们六个人对相互之间的才学都相当佩服,没过多久就成了知己好友。


    一问之下,郝处俊顿时大惊!


    “这些书籍竟然全部都是从洛阳运过来的?!”


    “一下子竟然运过来十五万本!”


    “好大的手笔啊,这一下子长安城里的书籍价格,至少要被打下来一半!”


    马周笑呵呵的说道:“把书籍价格打下来,并不是我家大东家的主要目的。”


    “想必两位兄台也知道我家大东家和孔家的恩怨!”


    孙处约和郝处俊都点了点头。


    就连普通百姓都知道柳家和孔家之间的恩怨,他们没理由不知道。


    而且身为读书人,他们要比普通人知道的更详细一些,包括柳家和孔家结怨的开始,以及后来的针锋相对。


    不得不说,当初他们之所以选择给《大唐周刊》投稿,就是因为他孔家欺人太甚,打算玩学阀那一套,只允许学生们读他们家的书,其他学问根本就生存不下去!


    深知个中弊病的两人,自然要严厉打击这种行事做法。


    事实上不光是他们,长安城里的有识之士,都在因此而积极抗争。


    所以,《大唐周刊》每天才会有那么多的投稿。


    归根究底,还是有一批人和柳家站在同一战线的。


    马周等人知道,孙处约和郝处俊的日子不好过,拿出一份书单来交给两人。


    “这是从洛阳运送过来的书籍目录,你们且看看有什么需要的,如果有的话,我们直接去商行讨要,几本书而已,直接跟小川子说就是了。”


    孙处约和郝处俊大受感动。


    可接过目录一看,两人又愣住了。


    虽然他们早就有心理准备,足足十五万本书籍,少说也得有几百种。


    真正看到之后,他们还是吓了一跳!


    “这…这几种,只有国子监内才有收藏,当初我们在国子监内读书的时候就曾借阅过,可惜根本就看不完,更来不及誊抄,国子监规定这些书籍最多只能借阅两天而已!”


    “老天爷啊,这几本好像是河东马家的珍藏!”


    “这些…这些莫不是江南陆氏的孤本?!”


    目录上没有太普通的货色,几乎每一种都是儒家的经典之作。


    只不过,那些世家大族对普通学子严防死守,稍微珍稀一些的书籍都会藏起来,不肯轻易识人。


    有一些甚至只有直系子孙血脉,才能够阅读!


    两人出现了一种巨大的眩晕感,仿佛整个世界都颠倒了。


    如果他们能够读到这些书…那么科举考试根本就不在话下。


    说白了,他们跟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差距并不是体现在智慧上,而是在见识上!


    世家大族子弟,可以凭借先天的优势博览群书,许多普通学子没听说过的学问,在他们眼中只能是稀松平常之物。


    这也就导致,即便科举相对公平,但能考中的人大部分也出身世家。


    而这些书籍…简直就是普通学子的福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