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两河领的途中,维克多带队路过了原来黄羊群的位置,发现原地只留下了一个数千只规模的黄羊群,原本数不清的黄羊都已经离开了。
维克多知道这可能与他们捕杀的那只巨型黄羊有关,既然羊群已经散去,维克多便不再在意了。
只是带着军队又抓了一次黄羊,这一次这个小规模的黄羊群倒了大霉,直接被维克多的军队抓了一半,剩下的分成了几股小群彻底跑散了。
至此原本至少十几万只的黄羊群已经彻底烟消云散了,只能成为这些士兵回到领地后的谈资。
至于这支数量异常庞大的黄羊群诞生的真正原因,可能只有维克多一个人知道了。
回到两河领之前,维克多还去了一趟三号兵站,甘森和路达的合作还很顺利,维克多离开的这段时间里,甘森利用路达的族人与原兵站的部队混编了一支新的驻军部队。
这支军队已经有了一个支队的规模,总人数超过了600人,当然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达到了两河领正军的标准,其他大部分还是还只能算是民兵和辅兵。
维克多见识了一下新组建部队的情况后,勉励了两人,让他们再接再厉。
甘森提出合格的盔甲有些不够,目前能装备成套铁甲的士兵只有不到百人,远低于两河领的正规部队。
而三号兵站的库存里也是以武器为主,盔甲很少,他希望能从两河领拨付一些过来,哪怕达不到正规军要求的五成的披甲率,至少也得有个三成,要不面对蛮族部队很难占据优势。
维克多承诺回到两河领后就为他解决这件事,虽然因为准备内战,兵工厂新生产的盔甲都已经定出去了,但是之前淘汰下来老式铁甲和皮甲还有剩余,维克多计划将这些盔甲送到三号兵站来。
听完维克多同意了他的请求以后,甘森高兴地搓着手补充道:“大人,普通皮甲就算了,至少得是镶铁皮甲,要是有棉甲就更好了。”
现在两河领的正规部队要求的五成披甲率,是特指至少是镶铁皮甲、链甲、半身板甲等样式的铁甲,普通皮甲各部队都看不上。
毕竟两河领可能因为历史底蕴不够,还缺乏很多物产,但是背靠草原,牛皮马皮真的不缺,尤其是撕风马的背皮很是坚韧,特别适合做皮甲。
加上两河领的蛮族奴隶也很多,上岁数的蛮族奴隶基本都那么几手的鞣制皮革的能力,经历几场对蛮族的战争也让两河领根本不缺乏皮毛,所以两河领的皮甲产量很大。
现在就连后勤部队的辅兵也都能保证一身的镶铁皮甲,富裕点的聚居点,连民兵队都保证人手一件普通皮甲。
像甘森从路达族人中选出的这帮士兵,也都是人手自备马匹和皮甲,到了兵站以后,每人发一把武器就算武装完成了。
现在子爵大人同意了给兵站送一批盔甲,甘森自然想要点好的,尤其是棉甲,他也只见过几次,听说保暖的同时防御力也好,他自然想为自己的部队多攒点家底。
维克多听完甘森的话,摇头笑了笑。
甘森以为这是子爵大人不同意,又陷入惴惴不安的状态。
“你说的是布面甲吧,领地的兵工厂确实做了一批,但工序很麻烦。
而且防御力并没有比板甲好多少,只是保暖效果比较好,但也比不上你身上的皮袄。
因此经过与我商议以后,这种布面甲后续就没有生产了,已经生产出来的这批不是卖了就是留在各部队当备用甲了。
你要是想要的话,我回去看看库房里还有没有剩下的,让他们一起给送过来。”
这种布面甲的工艺是在厚棉布内外层之间嵌入铁甲片,并用铜钉固定,兼具棉的缓冲性与金属的刚性防御,算是一种不错的复合材料甲。
但是防御力肯定并不是板甲,制作工艺也比较繁琐,基本都是被放弃的产品。
一开始只是维克多的随口一提,后来没想到被鲍勃领着兵工厂生产出来了,也算是一种技术储备。
倒是鲍勃和商业主管拉比克认为这套盔甲大有可为,计划在内战结束以后,把这种棉甲作为拳头产品贩卖到其他贵族领地。
对此维克多自然是乐观其成,他并不反感自己的部队发挥主观能动性。
维克多给甘森做完保证以后,便直接在三号兵站住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才离开,捕猎到绝大部分的黄羊也被留在三号兵站。
作为交换,兵站也给维克多的部队提供了一些其他补给品,包括酒、腌菜还有干面包。
一至三号兵站,因为靠着石灰河,补给一直很方便,补给物资的丰富程度比起蓝湖湾哨所强太多了。
回程的路上,维克多没有像之前那么着急,还在二号兵站休息了一晚。
二号兵站的守备官相比于甘森还有帕里斯本能力上就要平庸很多,维克多也认为他就是个能胜任中队长的水平,当然负责二号兵站的守备工作还是可以的。
未来二号兵站附近的土地要是进行开发的话,维克多会安排政务府派出精干的民事官来负责这项工作。
二号兵站守备官,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没必要像甘森和帕里斯本那样身兼要职。
至于一号兵站也会如此安排,那里也会专门安排另外的民事官负责开发工作。
从三号兵站,到二号兵站再到一号兵站,维克多带着部队不紧不慢的跑了六天,一路上对石灰河沿岸搞了进一步的探察。
终于在一月初返回了木堡镇,在他回到木堡镇的前一天,又开始降下大雪,要不是因为这场大雪,维克多没准还能再迟几天返回。
喜欢领主:从开拓北地开始请大家收藏:()领主:从开拓北地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