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炽烈的夏日以不容置疑的姿态笼罩大地,暑气如细密的网,将城市的每一处角落紧紧缠绕,让人在燥热里烦闷得无处可逃。街头的柏油路被晒得发烫,连空气都仿佛被烘成了温热的棉絮,吸进鼻腔,带着黏腻的触感。此时,对清凉的渴望便成了心底最迫切的声音,海边或河边,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避暑方向,那是夏日里难得的清凉乌托邦。
就在这样被暑气统治的时节,朋友的一则推荐,如同在燥热中吹来的一缕清风,捎来了宁德八都猴头村的消息。听闻那是一座古村落,曾经在央视的镜头里,向世人展现过它的山海韵味。起初,我以为这样的古村会藏在僻远之地,需经历漫长的辗转才能抵达,可实际它的位置并不算偏,就静静卧在八都高速路口附近,像是一位隐于市的老者,低调却又满含故事。
怀揣着期待,我踏上了前往猴头村的行程。车窗外,夏日的景色快速倒退,蓝天像是被洗过的蓝绸,偶尔飘过的云朵,像是随意泼洒的棉团。随着逐渐靠近目的地,视野里的景致开始有了变化,青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山间的绿意像是要漫出来,将夏日的燥热一点点稀释。
当双脚真正踏入猴头村,一种时光慢下来的静谧感便包裹了周身。村口的老榕树,像是村落的守护者,粗壮的枝干向四周肆意伸展,树冠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为古村撑起一片阴凉。树干上布满了岁月的褶皱,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古村的过往。树下,几位老人正悠闲地坐着,摇着蒲扇,用带着本地口音的话语拉着家常。他们的神情平和,仿佛外界的暑热与喧嚣,都被这棵老榕树隔绝在外,这里只有属于他们的缓慢与安然。
沿着石板路向村里走去,脚下的石板坑洼不平,却有着独特的质感,每一步踏上去,都像是与历史的轻声对话。路的两侧,是错落有致的古民居。那些墙体,有的已经斑驳,露出里面的砖石,可就是这种残缺,才更显岁月的厚重。木门上的雕花,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能看出当初的精致,或为花鸟,或为瑞兽,每一笔雕刻,都是匠人的心血,诉说着往昔的生活美学。
偶尔会有一两扇门敞开着,好奇心驱使下走进去,庭院里,不知名的小花正肆意绽放,墙角的青苔绿意盎然,像是在无声地宣告着这里的生机。屋内,老式的家具摆放整齐,雕花的木床、漆面斑驳的柜子,仿佛都在等待着故人的归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光柱,尘埃在光柱里飞舞,像是时光的碎屑在跳跃。
村落的边缘,靠近山海的地方,是另一番景致。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与山间的清新交融,带来独特的舒爽。远处的山峦与大海,在夏日的光影里,层次分明。山海相连处,白色的浪花不断拍打着海岸,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像是大自然的鼓点。曾经央视镜头聚焦的那片山海,此刻就这样真实地铺展在眼前,无需过多的修饰,便有着震撼人心的美。
漫步在猴头村,时间仿佛失去了原本的流速。在这里,看不到城市里的行色匆匆,听不到喧嚣的车水马龙,只有古村的宁静、山海的呼应,以及人们脸上从容的笑意。夏日的暑气,在这里也变得温柔起来,不再是令人难耐的燥热,而是成了衬托古村清凉与静谧的背景。
当夕阳渐渐西沉,给古村的屋顶、山海的轮廓都镀上一层暖金,才惊觉一日的时光已悄然流逝。踏上归程时,心中满是不舍,这一趟宁德八都猴头村之行,不仅让我在夏日里寻得一处清凉秘境,更让我触摸到了岁月沉淀的温度。那些古老的建筑、悠闲的身影、壮阔的山海,都成了这个夏日最珍贵的记忆拼图,提醒着我,在忙碌与燥热的生活之外,还有这样一方宁静的天地,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感受,去聆听时光的低吟浅唱 。
喜欢人间细笔:平凡人生手账请大家收藏:()人间细笔:平凡人生手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