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9章 格式化

作者:李京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沛县热闹的街巷里,萧何正蹲在热气腾腾的狗肉锅前,专注地调试着手中的设备。


    他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忧虑。


    一旁的樊哙,膀大腰圆,正往那口古色古香的青铜鼎里倒麻油,嘴里念叨着:


    “邦哥说要用三千年老汤底煮敲钟槌!”


    这口青铜鼎来历可不简单,表面锈迹斑斑,却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突然,鼎底缓缓浮起一块甲骨文芯片,上面赫然刻着“格式化倒计时:3天”。


    萧何和樊哙对视一眼,眼中尽是震惊。


    这时,韩信走了过来,他手持筷子,轻轻搅动着鼎中的汤汁,说道:


    “这鼎是秦始皇的泡脚盆改的。当年徐福往里面刻长生代码,结果煮出个死机程序。”


    话音刚落,鼎中的油花突然炸开,溅到鼎沿,显出小字:“格式化键即正义”。


    三人望着这些神秘的文字,心中满是疑惑,却也隐隐感觉到一场危机即将来临。


    夜深了,万籁俱寂。


    韩母家中,那台老旧的织布机突然发疯般轰鸣起来。


    梭子在织布机上来回飞蹿,速度快得惊人,织出满屋红光。


    红光中,赫然显现出警告字样:


    “警告!玉玺槌内藏焚书程序”。


    韩信听到动静,赶忙冲进阁楼。


    只见母亲正踩着机杼,像在跳大神一般,神情激动地喊道:


    “儿啊,这织机是你爹用焚书台的残木改的!”


    话音未落,机杼突然崩断,三十年前的旧丝线漫天飞舞。


    每根线头都系着片竹简,上面写着被始皇帝删除的诗句。


    韩母颤抖着捡起片沾血的竹简,声音哽咽地说:


    “这是你爹临终前吞下的反格式化代码...”


    韩信看着母亲,又看着手中的竹简,心中涌起一股悲壮之情,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揭开这个秘密,阻止格式化的发生。


    刘邦在直播间里,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对着镜头大声喊道:


    “老铁们!见证奇迹的时刻!”


    说着,他高高举起玉玺槌,底下还压着半根吃剩的狗腿骨。


    就在这关键时刻,萧何突然冲了过来,一脚踹翻镜头,大声喊道:


    “槌头温度异常!要触发自毁程序了!”


    现场顿时一片混乱。


    曹寡妇反应迅速,抄起汤勺,往槌头泼卤汁,喊道:


    “用老汤降温!”


    霎时,蒸汽升腾,空中显出全息投影。


    画面中,少年秦始皇正往鼎里扔竹简,边扔边哭:


    “这些恋爱日记不能留啊!”


    众人看着这离奇的画面,惊讶得合不拢嘴,却也明白了事情的复杂性。


    正当大家乱作一团时,怡红院突然闯进个蒙面人。


    他悄无声息地往虞姬妆台扔了枚翡翠簪,然后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虞姬拿起簪子,仔细端详,发现簪头刻着微雕:


    “用此可暂停格式化”。


    虞姬心中一惊,她拔下自己的簪子比对,发现两支簪尾能拼出个“刘”字。


    想到这里,虞姬眼中含泪,蘸着胭脂在镜面写代码,喃喃自语道:


    “项郎你好狠...当年赠我定情簪,竟是为今日灭迹!”


    这时,泪珠砸在镜面,晕染出韩信母亲织的救命图谱。


    虞姬知道,自己手中的簪子或许就是解开这场危机的关键。


    萧何背着三十斤重的竹简算盘,在月下狂奔。


    算珠叮当乱响,如同编钟奏乐。


    张良举着火把在前开路,大声喊道:


    “快!把这些年假账烧给老天爷!”


    他们知道,这些看似杂乱的“假账”,或许隐藏着重要的信息。


    突然,算盘绳崩断,五百枚算珠滚落护城河。


    韩信毫不犹豫,扑通跳下水。


    在水中摸索时,他摸到颗刻着“不”字的算珠——正是他七岁时,萧叔教他算术用的第一枚珠子。


    这颗算珠仿佛带着某种特殊的力量,给了韩信继续寻找真相的勇气。


    就在众人陷入困境时,曹寡妇推着狗肉车,横冲直撞地撞开人群。


    她掀开锅盖,热气冲天。吕雉眼疾手快,抓起狗腿,塞进玉玺槌的卡槽,喊道:


    “当年你给老刘留的狗骨头,该派用场了!”


    骨头插入瞬间,槌头裂开,露出青铜芯片。


    刘邦突然想起什么,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纹身——竟是韩母用织布机刺的反格式化咒语。


    纹身遇热发光,在空中投射出星河图谱。


    众人望着这神奇的景象,心中燃起了希望。


    子夜钟声响起,玉玺槌在刘邦手中碎成烟花。


    漫天星火中,浮现出焚书台的景象:百家学子把典籍刻在狗骨头上,孩童们用算珠记录歌谣,姑娘们将诗篇绣进嫁衣。


    韩信突然大笑起来,说道:


    “原来狗肉香才是终极防火墙!”


    萧何抹着泪啃着烧饼,感慨道:


    “这些年的假账...其实都是故意写错的古诗...”


    最后一道烟花炸开,化作韩父临终前织的半句残诗:


    “留得狗香在,不怕格式改”。


    夜风拂过沛县街头,三十台织布机忽然自动运转,织出满城璀璨星河。


    这场跨越三百年的数据保卫战,最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取得了胜利。


    次日,《大汉晨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


    《从焚书到狗香:一场跨越三百年的数据保卫战》,并配上了曹寡妇举汤勺与玉玺槌对指的剪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