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4章 群发短信

作者:李京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沛县的晨雾还未散尽,天际泛起鱼肚白,曹寡妇掀开蒸笼,热气裹挟着麦香腾起。


    就在这刹那,三百只信鸽如箭离弦,扑棱棱地飞向四方。


    鸽群掠过青灰色的屋檐,在晨光中划出凌乱却有序的轨迹。


    刘邦蹲在狗肉摊后门,一边啃着刚出炉的烧饼,一边指挥:


    "每只鸽子腿上绑三条短信!务必在辰时前传遍沛县!"


    樊哙拎着竹笼,眉头紧锁,嘟囔道:


    "项家军正拿着弹弓候着呢,这法子能成?"


    话音未落,空中突然飘起如雪的鸽毛。


    萧何举着算盘冲了出来,精准地接住一根,眯起眼睛细看:


    "这毛上竟刻着已套现的摩斯密码!"


    韩信从茅厕探出头,神色得意:


    "是我用夜壶水写的隐形字!见光就显形!"


    此时,巡逻的项家军士兵举着竹简,对着朝阳仔细查看。


    不料,墨汁里掺着的狗肉粉让他们接连打起喷嚏,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萧何看着这滑稽的一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韩家老宅内,韩母踩着老旧的织布机,吱呀吱呀的声响在寂静的屋内回荡。


    她眉头紧皱,喃喃自语:


    "今早这布织得邪乎..."


    梭子来回穿梭,素绢上竟慢慢显现出乱码文字:


    项军套现路线:东门狗洞→护城河→骊山。


    突然,机杼卡住,吐出半截竹片。


    韩母捡起竹片,手微微颤抖——竟是二十年前项梁打的白条,纸张边缘已泛黄,字迹却依然清晰。


    "娘!这是套现证据!"


    韩信冲了进来,抓起竹片就要往外跑。


    韩母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他的衣角:


    "儿啊,项家还欠咱三斗小米..."


    说着,她从发髻拔下木簪,簪头刻着微型账本,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


    利息按驴打滚算。


    韩信看着母亲布满皱纹的脸,心中五味杂陈。


    他轻轻握住母亲的手:


    "等这事了结,儿子一定把债讨回来,让您过上好日子。"


    怡红院密室里,烛光摇曳。


    虞姬对镜点朱唇,指尖轻颤,仿佛在掩饰内心的不安。突然,胭脂盒底暗格弹开,露出刘邦手书的套现指南:


    哭三声抹左颊,笑两声涂右腮。


    就在这时,项庄推门而入,神色匆匆:


    "姬妹,出大事了!"


    虞姬立刻红了眼眶,泪水夺眶而出:


    "项郎要抛售资产?难道我们真的走投无路了?"


    "姬妹莫慌!"


    项庄夺过胭脂盒,仔细端详。


    "这定是刘邦的反间计..."


    话音未落,胭脂遇热融化,在铜镜上显出路线图。


    虞姬假意拭泪,趁项庄不备,袖中玉簪划过镜面,将密信拓在簪头花纹里。


    项庄并未察觉异样,叮嘱几句后匆匆离去。


    虞姬望着铜镜中自己憔悴的面容,轻声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老铁们!套现不如套肠!来看我现场教大家做沛县特色套肠!"


    樊哙在城楼架起火锅,大肠缠着写满密文的竹简在沸水中翻滚。


    浓烈的狗肉味弥漫开来,刚靠近拍摄的无人机被熏得直打转,镜头剧烈晃动。


    萧何举着喇叭,扯着嗓子喊:


    "扫描锅底二维码,领套现秘籍!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围观百姓纷纷掏出手机,现场一片混乱。


    项羽在直播间摔碎酒樽,怒不可遏:


    "给我黑进那口锅!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


    范增盯着全息投影,突然惊呼:


    "锅底油渍竟是财务流水!他们这是在混淆视听!"


    就在这时,樊哙捞起猪脑,对着镜头大喊:


    "这脑花值三个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弹幕瞬间刷爆脑花币上线,直播间热度飙升,项家军的注意力被彻底分散。


    夜幕降临,韩信蹲在河边,借着月光搓洗竹片。


    韩母提着灯笼,脚步蹒跚地摸了过来:


    "儿啊,娘教你项家祖传的套现暗号..."


    她用枯枝在沙地画出符咒般的图案,动作缓慢却坚定。


    韩信突然瞪大眼,声音颤抖:


    "这不是爹教我的捉迷藏记号?"


    "你爹给项家管库房时,"


    韩母往河里扔石子,涟漪荡开。


    "常在墙角画这种暗标,用来标记重要物资..."


    月光照亮河底沉箱,竟是项羽私藏的小金库坐标。


    韩信刚要下水,韩母拽住他裤腰带:


    "先给娘写套现代文说明书!你说的什么二维码、区块链,娘实在弄不明白!"


    韩信哭笑不得,只好先坐下,一笔一划地给母亲讲解。


    次日晌午,沛县突降竹简雨。


    百姓捡起细看,每片都烙着"已套现"火印。


    曹寡妇掀开蒸笼,扯着嗓子大喊:


    "拿竹简换韭菜盒子!一个竹简换三个!"


    大妈们蜂拥而至,现场排起长队。


    原来,韭菜馅里裹着真金白银。


    百姓们咬开盒子,惊喜万分,纷纷称赞刘邦仁义。项羽在战车顶咆哮:


    "谁泄露了熔铸厂位置!给我彻查!"


    范增颤巍巍举起放大镜:


    "主公...盒子上有油渍地图..."


    突然,刘邦驾着驴车掠过,车板刻着嘲讽打油诗:


    套现要趁早,韭菜当饲料,若问何处去,狗肉摊报道。


    项羽看着远去的驴车,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深夜,韩信摸黑往楚营塞竹简,忽见虞姬独坐月下。


    月光洒在她身上,青丝间别着的,正是白日那支藏密玉簪。


    "韩将军,"


    虞姬褪下镯子,递给韩信。


    "把这个交给刘季..."


    镯内刻着细小字迹:


    项郎私库密码:初见年月日。


    韩信接过镯子,欲言又止。虞姬苦笑道:


    "替我劝劝项郎,莫要一错再错。"


    说完,转身离去,背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


    三日后,沛县钱庄堆满楚制刀币。


    萧何扒拉算盘时,发现最底下压着片褪色肚兜——绣着韩信周岁抓周的图案。


    刘邦嚼着狗肉,若有所思:


    "这算不算原始股?"


    项营军帐传来摔竹简声,夹杂着范增哀嚎:


    "主公!咱们套现的钱...全变成儿童成长基金了!"


    项羽瘫坐在椅子上,望着帐外明月,久久不语。


    这场惊心动魄的融资暗战,最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落下帷幕,却在沛县百姓心中,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