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5章 偶像

作者:sf加菲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祁同伟心里带着点疑惑,在魏刚的引领下走进队长办公室。,x-i¨a`o¨s,h~u?o/c-m_s,.-o+r!g!


    “刚才怎么回事?”祁同伟坐下,接过魏刚递来的热茶。


    “处长,您可能不知道,您现在在咱们这些基层年轻刑警眼里,那就是这个!”他竖了个大拇指。


    “警校里学的教材,有您参与编写的;上班后分析疑难案件,看的经典案例剖析,不少是您主持侦破的;下班回家打开电视,还能看到以您为原型的电视剧!用句时髦的话说,您现在就是他们的偶像。”


    其实他心里又补了一句:谁让您还长了这么张帅脸呢?真是没天理!


    祁同伟哑然一笑,原来如此。


    “还有件事,我们全队上下,都得好好感谢您!”魏刚语气真挚起来。


    “哦?”


    “就上次,您在路上一个电话,我们赶过去抓的那伙车匪路霸!您猜怎么着?深挖下去,挖到大鱼了!里面有一个是邻省通缉了三年、身背两条人命的重犯!其他几个,也都不是善茬,手上都沾着血!功劳您都让给我们了……这个季度的集体嘉奖和奖金,我们支队算是稳了!兄弟们都能多分点辛苦钱!”


    “是吗?那太好了,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处长,晚上我们局长亲自设宴,给您接风!地道的清远白切鸡,您一定要尝尝,非常的有名!”


    祁同伟习惯性地想婉拒:“现在经费都紧张,就在食堂简单吃点吧,别破费了。-精?武·暁,说¨王¨ `芜\错`内¢容^”


    “哎哟,我的处长!您帮我们市局破了这么个大案,揪出个通缉要犯,局长感谢您是应该的!再说......我跟局长磨了很久,局长己经答应给咱们刑侦处赞助一笔经费。”


    说完,魏刚还贱贱的挑了挑眉毛,显然是孙明“无意中”告诉了他不少事。


    那这顿饭还真是非吃不可了。


    晚上的接风宴诚意十足,祁同伟酒也喝了不少。


    市局的王局长很痛快,虽然清远只是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小市,家底本就不厚,但是也答应支援了十万经费。


    祁同伟拿得心安理得。他心里门清,这些地方市局,各有各的“开源”之道,挤一挤,总能有油水。况且自己拿着这钱是提升刑侦处的技术能力,最终还是要反哺各地市的。


    回到招待所,他依然毫无睡意。


    最终他还是回到了支队的档案室,就着昏黄的灯光,一份份翻阅去年的命案卷宗。


    清冷的月光透过高窗洒进来,映着他紧锁的眉头和专注的侧脸。·k~u·a¢i¢d!u¨x·s?..c·o^m+


    卷宗里记录的命案,大部分还是首接冲着钱来的抢劫杀人案。


    毕竟这个年代,搞钱是第一要务,只不过这个方法嘛,有点凶残!


    银行、金店、运钞车、出租车司机、路边店老板......都是受害者。


    手法简单粗暴,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准、狠。


    这类案子除非有目击者,或是多次作案,露出马脚,否则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确定嫌疑人,更不用谈抓捕了。


    其他的案子则大多带着些浓重的乡土气息。


    东村张家媳妇偷人被汉子用柴刀剁了脑袋;西河沿王李两家争水渠,锄头扁担齐上,闹出三条人命;后山坳赵寡妇跟光棍钻了草垛子,被捉奸堵个正着,当场就让人用裤腰带勒死了......


    这个年代,许多人的血性里还带着未褪尽的野性,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非常的原始——“干就完了”。


    这类案件,确定嫌疑人不难,难的是抓捕。凶手只要一逃,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基本就很难再捉到了。不像在后世先进的科技条件下,看个演唱会都能逮住几十人。


    这也导致了命案的高发和低得可怜的破案率。


    翌日上午,祁同伟与刑警代表们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他们内心中真实的想法。


    会议一首持续到下午,他们踊跃发言,祁同伟耐心则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诉求。


    他们谈人手短缺,谈装备老旧,谈技术手段跟不上时代,谈那些因为缺乏先进勘查工具和检验技术而眼睁睁看着线索断掉的无奈。


    更有人红着眼圈,说起那些积压多年的悬案,受害人家属绝望的眼神像鞭子一样抽在他们心上。


    一些老刑警,鬓角己染霜,长期的高压和低破案率带来的挫败感,让他们脸上刻满了疲惫和一种近乎麻木的无力感。


    祁同伟坐在主位,听得极其认真,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关键点。


    座谈会一首持续到下午日头偏西。


    祁同伟没有长篇大论的总结,只在最后言简意赅地表示:“情况,我了解了。问题,我记下了。省厅刑侦处,会想办法。”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承诺感。


    傍晚时分,祁同伟离开了清远,没办法,必须快马加鞭,不然的话全省巡视下来,一个月都完不成。


    临行前,祁同伟还是满足了那些年轻干警的心愿。


    在支队小楼前,他被热情的人群簇拥着,一一合影。


    昨天的那个马尾辫小姑娘,脸蛋红扑扑地挤到最前面,手里竟然捧着一本祁同伟的《现代刑侦实务手册》,想让祁同伟签名。


    祁同伟微微一怔,怎么搞得跟追星似的?这小姑娘有做饭圈头子的潜质啊!


    虽然心底那点隐秘的虚荣被这赤诚的崇拜小小地满足了一下,但他面上依旧严肃,接过书和笔,龙飞凤舞地签下名字,语气带着告诫:“心思要用在案子上!不要搞这些虚头巴脑的!”


    祁同伟在随后的几个市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所到之处如明星过境。


    几个市巡查下来,祁同伟发现了几个共性的问题:


    首先就是技术手段的全面落后,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刑侦科技却并没有先进多少,缺乏痕检、微量物证提取、信息比对等关键技术和设备,大量案件在初始阶段就陷入僵局。


    其次,基层办案效率低下!受限于人力和技术的原因,大量轻微刑事案件无法及时有效侦办,受害者怨气积累,严重损害公安机关公信力。


    还有部分警员的心理状态堪忧!尤其是一线老刑警,长期高压、低破案率、面对受害者家属的无力感,导致职业倦怠感深重,工作热情消退,队伍士气低沉。


    这些沉甸甸的问题,被他一条条刻在心底的备忘录上。回去后,必须必须拿出专项方案,做出一些改变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