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6章 春夏如旧,生机无限

作者:小肉丸子超级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受生长周期的限制,并没有种下生长周期长的庄稼。


    而是选择了当地百姓喜欢吃的一种菜,这小青菜一个月不到就能收成。


    也省得浪费掉太多时间在验证上,这是县衙和地主庄头们共同商议后定下的。


    大家都不傻也都不闲,哪有功夫去做一件注定没有结果的事?


    能匀出来几亩地,挤出来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很给县衙面子了。


    这也是看在县令大人没让他们拿真金白银和粮食出来的回报。


    如果说蒋小七所在的春宜县市四季如春,那么临海县就有点儿四季如夏的意思了。


    按照北方的四季来分,临海县的春天秋天都和夏天没有太明显的区别。


    也就是冬天,有一点北方地区春天的感觉。


    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贫瘠的土质,让这里失去了本该是产双季甚至三季庄稼的优势。


    谁不羡慕鱼米之乡呢?他们这里呢?鱼是不缺的,米是见不到多少的。


    毕竟稻谷吃水,他们哪里有那么多的淡水来浇灌农田,还是留不住水、留不住肥的农田。


    付出几倍心力,收获只有别处的几分之一,放在谁身上能平衡?


    要不是故土难离,要不是买不起别处成片的田地,谁会留在这临海县讨生活?


    如今新任县令大人弄出来的这个什么新肥料,可能也是县令大人实在没辙,这才死马当活马医吧。


    毕竟一地父母官,总得做出点政绩才能升官不是?


    唉,一个月而已,一个月之后,让县令大人认清现实。


    一个月转瞬即逝,众人纷纷来到试验田边。


    董进将蒋曦文也带在身边,毕竟自己夫人也出了很大的力。


    实验田这件事若是成功,这里面有夫人一多半的功劳。


    几块试验田上,小青菜已经长得郁郁葱葱,叶片饱满翠绿,个头比旁边同事种下的青菜高出许多。


    叶片明显更加健康厚实,也不是从前常见的黄绿色、淡绿色,而是翠绿色甚至深绿色。


    众乡绅意外多过欣喜,地主庄头们更是围上前去仔细查看。


    “这怎么可能?”众人惊叹不已。


    “那肥料的用量极少啊,按说这一个月早就应该被消耗殆尽了才是啊。”


    杨师爷开口道:“诸位,这恰恰证明咱们临海县并非毫无希望。


    只要用对方法,改善土质,增加产量并非难事。”


    这话他得替他们大人说,这帮人没读过什么圣贤书,光和他们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还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片菜地就是最好的证明,证明他们大人没有错!


    一些围观的农人听闻此言,眼中燃起希冀的光。


    地主庄头们心中也打起了算盘,若真能如此,这临海县的地价怕是要涨了。


    他们手里的田地之前可都是不值钱的薄田,若是都能如此改造一番,那还去什么外地啊。


    他们自己的资产岂不是要翻上好几番?


    商人逐利,农人的产业大了难道不追逐更多的利益。


    更肥沃的土地,更大的庄子,更多的产量,都是他们追逐的。


    所以杨师爷话音刚落,顿时,所有乡绅地主庄头们的眼睛都亮的吓人。


    目光灼灼地盯着董进和杨师爷二人,这让二人同时在心里比了个“耶”。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进行全面改善临海县土质的问题就能很好的进行下去了。


    毕竟临海县大部分的地都在这些人手中,公家有,但不多,百姓有,更是占比很小。


    百姓们一部分给地主们的庄子里当佃户,一部分则是对种地彻底丧失了信心,海上讨生活去了。


    当然也有不想出海的,就在海边捡捡海货也能勉强度日。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这临海县体现得淋漓尽致。


    毕竟这里又有山又有海,想吃野菜山上挖去,想吃海鲜海里捞去。


    这也是为啥土地都贫瘠成这样了,还有万人聚居在这小小的临海县。


    撑不着也饿不死的生活,让大家逐渐失去了闯一闯的斗志,也失去了改变现状的念头。


    但董进不希望自己治下之民混着日子,他希望大家碗里的野菜蛤蜊汤、山菜虾米汤成为“配菜”,而不是“主食”。


    他希望治下之民能有更多人家送孩子开蒙读书,而不是全县加一起找不到一个秀才。


    哦,也不是找不到一个,自己二妹夫就是从临海走出去的,还是个状元。


    可二妹夫毕竟是个例,欧阳先生也不会随随便便收徒。


    他董进要的,是改善民生,教化百姓。


    就像小舅子说的,仓鼎食而知礼仪,他得先让百姓吃饱,再让百姓思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