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6章 第一场考试

作者:小肉丸子超级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那人见蒋小七抬头,赶忙收回目光。


    装作若无其事地整理自己面前已经摆放的足够整齐的笔墨。


    蒋小七也不纠结这人什么意思,只等着发卷,考试要紧。


    坐了两刻钟的样子,后面入场的人也都到位就坐了。


    三声铜锣响,衙役用牌灯巡行场内,考题贴板巡回展示,考生需记下考题,填涂座号考号后,诸考生开始写作!


    在草稿纸上快速记下考题后,蒋小七才开始不紧不慢地磨墨。


    将墨汁磨的浓淡相宜后,才开始作答。


    这是为免提前磨墨被风干,也是为了防止墨汁在发卷过程中被衙役不小心碰撒,污了卷子。


    考官可不管你是什么原因,谁让你没看好自己的试卷的,直接废除考试资格,赶出考场!


    那就真的太冤了,未免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是事事谨慎为好。


    毕竟字迹太差,卷面不整洁的也很容易在第一场被淘汰。


    没办法,考卷太多了,阅卷官们当然是先粗略的草草看一眼,这一轮就把卷面脏污、字迹潦草难看的卷子摘出去了。


    剩下过关的卷子才会仔仔细细地看你写的什么内容,这也是蒋小七临阵磨枪特意练习馆阁体的一个原因。


    毕竟馆阁体是公认的最适合考试的字体,无他,阅卷官看着不费眼睛,不用猜考生到底写的啥……


    各场考试不外四书文,试帖诗,五经文,诗,赋,策,论,性理论,圣谕广训等。


    题目、诗、文皆有一定格式,不能犯庙讳(已故皇帝名)御名(当今皇帝名)及圣讳(先师孔圣名),考试文不得少于三百字。


    这第一场试,即为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再加上圣谕广训的一大段默写。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县考第一场竟然额外添加了两道算学题。


    这个蒋小七倒是没在意,毕竟这个时候的算学题难度不那么逆天。


    四书题又分为已冠首题和未冠首题,蒋小七当然是做未冠首题,毕竟他及冠还要十四年之后呢~


    蒋小七先看了一眼试帖诗的命题,还行,硬憋应该能憋出来一首。


    文抄公什么的他也不是没有想过,不过这个时代和历史上的朝代偶有重合,又有些时间线上的错乱。


    他怕抄了哪位已经闻名遐迩的大诗人的着作,人家过来找他要版权费!


    自己好歹读了那么多诗文着作,就算作出来的诗文少了些灵气,也总比直接当伸手党强。


    嗯,他觉得寒窗苦读六载,他稍微有了点所谓读书人的清高。


    天色已经完全大亮了,在考棚的遮盖下,这时候写字光线正好。


    先写比较费时间的四书题。


    四书题第一题:“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次题:“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两道题做完,时间已经过半。


    试帖诗:高山,迟暮


    两者看似毫无关系,实际不然。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喜欢往上爬,不断向上,一览众山小。


    登上最好的那座山,将世界踩在脚下!


    可人到晚年,对于征服高山就有了顾虑,有了畏惧。


    迟暮之年,只能追忆曾经韶华,追忆曾经年少有冲劲儿的自己。


    县令大人出这个题,是想让年轻的考生们珍惜年华,莫要等到垂垂老矣才追悔莫及。


    嗯,那就不能写得老气横秋了,还是得积极向上一点。


    先在草稿上构思,润色的差不多了才誊抄在卷纸上。


    接下来是两道算学题,算学题第一题:


    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


    大鼠日一尺,小鼠亦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


    问几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出自《九章算术·盈不足》


    意思就是:


    有这么一堵墙,厚五尺(约1.2米),两边各有一耗子。


    它们相向挖洞,而且每天都是匀速运动。


    第一天,俩耗子各挖了一尺。


    之后,其中比较大只的耗子越挖越有干劲,决定每天提速100%,小耗子拒绝内卷,每天少挖50%。


    请问挖穿这堵墙时,俩耗子挖了多久,分别挖了多远。


    算学题第二题是一道几何题,蒋小七只能说,别小看古人的智慧。


    这道题没有计算器,还真得费挺长时间做出来的。


    第二题题目:


    又有环田,中周六十二步、四分步之三,外周一百一十三步、二分步之一,径十二步、三分步之二。


    问为田几何?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有一块环状的田地,但未必是一整圈。


    它的内弧长62.75步,外弧长113.5步,两条弧线间距12+2/3步。


    请问这块田地一共多大?


    做这道题就得在草稿纸上画个草图了。


    做完算学题,就只剩下圣谕广训默写了,要从“人生十年”默至“自鲜矣”。


    还行,字不算太多。


    等写完了最后的这部分,精神一放松,蒋小七才觉得有些口渴了。


    想了想,还是没有摇铃铛让衙役给送一碗水。


    毕竟题目都答完了,等着交卷后人数凑齐了就能出去了,马车上备了菊花茶。


    第一拨交卷等候出考场的是开放龙门出场,谓之「放牌」,也称为放头牌。


    蒋小七交卷后,又感受到了那熟悉的目光,抬起头来,四目相对。


    要不是考场不能喧哗,蒋小七真想问一句:“你瞅啥!?”


    那人可能终于感觉到自己有些不礼貌的样子,继续低头答题。


    来到等候放头牌的地方,已经零星有了几个人在这里等着。


    估计再等几个人就能开门了。


    等候在这里的人见到一个还没有他们腿长的小娃娃出来,还和他们做到了一起,目露震惊。


    众人:这不会是县令大人的儿子吧?跑考场玩儿来了?


    不过也是疑惑了一瞬间,他们便接受了这娃娃也是考生的事实。


    毕竟这孩子的穿戴和他们何其相似,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不管这孩子能不能考过吧,也是勇气可嘉啊,这孩子的家人也是足够大胆,能放任稚童进场。


    想必不是官宦之家就是书香门第之类的,有大族底蕴在。


    蒋小七哪里知道别人对他的脑补,他只想赶紧出去喝水。


    盯着考场的方向,望眼欲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