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章 不被人妒是庸才

作者:小肉丸子超级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县学孔教谕打开信,不由一愣。


    算学?


    行叭,正是自己擅长的,明日前出它个十道八道的倒是也不值什么。


    总要给蒋大人一个面子,毕竟人家刚高升,现在可是正五品的同知,比自己这小小教谕高出一大截。


    也没叫伺候的人,自己挽袖磨墨,略一思索,很快就下了笔。


    与此同时,兴和府城几家私塾擅长算学的夫子都接了同知府上送来的信。


    大致看了后,同样没做他想,有的开始出题,有的则翻出了压箱底,那些连自己也解不出来的题,不正好派上用场了吗~


    这可不是自己难为人,既然是切磋算学,总要有点拿的出手的难题才行呀。


    翌日清晨,天色渐亮。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一片金黄,在蒋氏族学门前,一辆青蓬马车和四顶小轿一字排开。


    早有人在此相迎孔教谕和来自四家私塾的夫子们。


    孔教谕等人一下车轿,便见几位蒋家族学的夫子一起,其中有一位虽然不是族学夫子,却是蒋长青蒋大人的心腹师爷。


    和几位夫子一样,这位的姿态也是翘首以盼。


    几人心中熨帖,嗯,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挺好。


    蒋长青的师爷向前一步,拱手笑道:“劳烦各位跑这一趟了,族学里已经备好了茶水点心,几位请里面歇歇脚吧。”


    众人忙回礼,一番寒暄后,师爷引着他们进了学堂,夫子们坠在其后。


    堂内不仅已摆好了茶水点心,还摆好了桌椅纸笔,众人初见有些讶异,不过片刻便想明白了。


    孔教谕率先坐下,端起茶杯。


    其他几位夫子见状也纷纷落座,自顾自喝茶。


    待所有人落座,师爷这才说出蒋长青此次请人的目的。


    嚯!大名鼎鼎的蒋氏族学,竟然出了这事!


    这要是真的,蒋氏族学的名声就算不能彻底臭掉,在兴和府的地位也要往下掉一掉。


    嘿,这蒋大人真是奇人,自家族学出了这事,不说瞒着捂着私下处理,竟把他们这些明面上的“竞争对手”请来了,这是怎么想的?


    不仅县学的蒋教谕,另外四人也是如此想的。


    这是什么操作?破罐子破摔?


    不对!摸了摸怀里高难度的算学题,几人压下想法,坐等蒋家下一步操作。


    一盏茶后,蒋长青亲至。


    众人一番拜见,终于从蒋大人口中得到答案,原来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难题,竟是给一个不足六岁稚龄学子出的。


    蒋小七适时出现,极为有礼地拜见县学的教谕和几位私塾的夫子。


    几人:这孩子长得雪堆玉砌的,看着倒是个聪明样。


    不过这孩子的年纪,怕是才开蒙不久吧?


    做这么难的题,怕不是在搞笑。


    什么?这孩子就是被传甲班月考作弊的那个?


    哦,那没事了。


    再做几道题证明实力,倒是一个好办法,不过未免太过冒险。


    谁知道他们这些人会出多难的题呢?你蒋同知又不提前打招呼,只说学习交流。


    那他们这些人还不使出浑身解数,他们带来的何止是难题,其中甚至不乏算学残卷上的未解之谜!


    这不是欺负小孩儿嘛!


    虽如此想,几人还是呈上自己精心挖的坑,不、精心出的考题。


    一份、两份、三份、四份、五份考题一字排开,像商量好了似的,纸张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的。


    蒋小七:这五堂会审的架势,看来族学的人真的惹恼了自己的这位叔祖父。


    不就是做算学题,只要别给自己上研究生才能涉及的难度,就算这五位手下留情。


    想为自己和闫夫子正名,只要过了今天这一遭,自己的成绩不会再有人质疑,闫夫子也不会被牵扯,受这份无妄诋毁。


    名声对于读书人、对于教书育人的人,都是多么重要,想必最初散播谣言的人不会不知道。


    虽然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什么人,但自己的存在一定挡了什么人的道了,这才被如此下作又幼稚的手段针对。


    不过,他们始终算错一点,谣言会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今天,就让本少爷好好让你们这些鼠辈长长见识!


    蒋小七大马金刀的坐在最矮的案几前,像皇帝翻牌子一般,最先宠幸了县学教谕的题卷。


    很好,足足十道题,满满当当,字写的极小,恨不得再多装几道题进去,这是以量取胜型选手。


    不过,大多数竟然只是应用题。


    不到一炷香,蒋小七就将这份考卷全部答完,干净利落的停笔。


    紧接着开始临幸下一位,不是,下一张考题。


    这是很典型的代数和几何的题目,嗯,上过初中的应该都能写出正确答案。


    嚯,竟然还挖了个坑,出题的这位夫子有两把刷子。


    蒋小七一边做题还有心情夸赞给自己挖坑的人,心态不可谓不好。


    紧张?那是不可能紧张的。


    随着系统的升级,也随着他适应了卷王的设定,在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时,会自动屏蔽压力属性和紧张情绪。


    这也不是他刻意做到的,都只是积年累月卷下来的附加值罢了。


    第二张试卷用的时间比较久,不过也仅仅是比一炷香时间多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放好答完的第二份题卷后,笔没放下便拿起第三份。


    快速扫了一眼,嗯,这得用点儿高中知识了。


    两柱香的时间,第三份完成,放下,拿起第四份。


    依旧是一炷香的时间,这份和县学教谕的出题方式很像了,难道是师兄弟?


    最后一份了,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的手腕,拿起最后一份题卷。


    这份有些不一样,只有三道考题,是所有题卷里面题目数量最少的。


    不过,这份题卷却很有可能耗时最久,无他,这大概是某一本孤本里面的残卷。


    要想答题,答题者自己还得先补全试题,这就很像科举中最惯用的出题套路——“截搭题”了。


    第一题就很刁钻,执笔之人的手第一次顿住,久久没能下笔。


    蒋长青在一旁看得着急,后悔邀了城北的这位夫子来出题。


    城北夫子:嘿嘿!这可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孤本,压箱底儿!一般人还舍不得给看呢~


    蒋长青:嗯,所以我得谢谢你八辈儿祖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