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章 甲班第一次月考

作者:小肉丸子超级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入甲班一月有余,终于迎来了万众期待的甲班月考。


    嗯,是甲班学子期待的月考。


    邱峰自从盯上蒋小七后,就不再吃他姑姑送来的饭菜,也就是女学先生们那处的小灶。


    每日蒋小七去饭堂,他便紧随其后,在饭堂里面永远坐在蒋小七对面,从不遮掩。


    不过他原本是想坐旁边的,奈何左右都被谭浩和赵宏轩二人占了,可恶得很。


    赵家的背景他听父亲说过,作为一地知府的独子,官场以及各大家族的关系都该早早熟悉。


    这天中午,蒋小七打完饭刚坐下,邱峰便端着自己的午饭又过来了。


    他将饭食放在桌上,看向蒋小七,轻声问道:“蒋明斐,过两天就是月考了,你会像在乙丙两班的时候一样,夺得榜首吗?”


    蒋小七看了他一眼,低头吃饭,并不答话,毕竟,这已经是他第n次问这句话了,不想回答!


    邱峰讨了个没趣,却也不生气,又道:“你心里觉得会是自己,但是不好意思说出来?


    哎呀,懂,都懂~表面上不在乎名次,实际上心里面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了,说不定私下还手不释卷,挑灯夜读呢~”


    一直沉默不语的赵宏轩突然开口:“挑灯夜读又没有错,身在甲班,还未通过童生试的,哪个不是挑灯夜读?


    就算通过的,不也都在为院试继续玩儿命吗?”


    周围几个还没通过童生试的甲班学子默默收回偷听的耳朵,假装很忙。


    谭浩闻言,默默点头,他自己虽然也好奇月考结果,但也没有邱峰这么热衷。


    毕竟还没考,一切皆有可能,各自努力就好了。


    何况人家蒋明斐都那么淡然,自己虚长几岁,也要更稳重些,不过是族学月考罢了。


    应该把目光放的更远一些,比如院试、乡试,甚至会试、殿试!


    蒋小七扒拉完最后一口饭,放下筷子。


    “大家慢用,我回课室了。”


    说罢,将碗筷留给文斌收拾,起身走了。


    “唉!你!”


    邱峰无语,见过对他不假辞色的,没见过这么对他这个知府之子不屑一顾的。


    蒋小七:废话,你们家是皇后那边的,蒋家是刘妃……不对,如今是贵妃了这边的。


    就算他年纪小不涉及站队,但就凭他姓“蒋”,不站队也是站队了。


    这里面有姻亲关系,生意合作,后来又有了个水泥生意。


    没办法,这东西太特殊了,被刘家献上去后,天子大悦,重重封赏了刘家。


    当然,这份功劳里带上了蒋长青,仅此而已。


    什么?为什么不把蒋明斐的名字报上去?


    嗯,可以,但没必要。


    上面人一查,水泥发明者兼第一间水泥作坊建造者,蒋家旁支的旁支,一垂髫小儿。


    不说上面信不信,就算是信,赏给白身,不过是赏一些金银田亩。


    但这份功劳算在蒋长青的身上,就让其在五十岁之前终于往上挪了挪。


    直接升了一级,现在已经是正五品的同知,还在兴和府,直接把知州府的牌子一卸,挂上同知府的牌子,很省事儿。


    当然,水泥房子不是白给的,蒋家和刘家承诺,在蒋小七考上秀才后,牵线南方有名的大儒为其指导,直至会试。


    考秀才如果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考举人、考进士就不是自身努不努力的问题了。


    至少从前系统推脱搞不到的朝廷邸报,对刘家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不仅能搞来,还能搞来最新、最全的。


    朝中有人好科举,一个水泥方子换一份大儒一对一的课外辅导,还是很值的。


    毕竟这些大儒不缺钱,单靠砸钱是敲不开这些名师的大门的。


    他们会说:金子晃眼,银子傻白,铜钱腥气!


    虽然吃喝拉撒处处少不了金银铜钱,唉~该清高的时候还是这样清高。


    仿佛爱钱很没品,伤了文人风骨。


    蒋小七觉得自己不会做那样的文人。


    学问,他向往之,金银,他亦向往之。


    方子虽然交上去了,可刘家却是没有少了他那份分成。


    当然,这份是从刘家硬割出来的,除了刘家的家主,旁人不知。


    只知道这方子出自自家出嫁女夫婿之手,除了皇家的、朝廷的,自家要把盈利分出去一多半给蒋家。


    毕竟自己家得了明面上的实惠和荣耀,天子也因此更加倚仗信任,宫中刘家女儿更是还未生产就封了贵妃。


    这一切都是银子买不到的。


    三成的分子,两成给出去又怎么样?


    那本来就是人家的东西,刘家已经是占了名的大头,利的大头当然要让出去。


    而蒋长青拿到这两成的分子,不做一秒钟的停留,直接送到蒋小七手上。


    看,有人得了名分封赏,有人得了升迁,有人得了承诺和银子。


    三赢!


    林峰负责的小作坊如今更像个做实验的安置营,平时大家不紧不慢的做些活,生产些水泥。


    更多时候都在配合蒋小七从各处新请的工匠,研究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如腐叶、豆渣、油饼等。


    林峰的主要任务当然还是教导蒋小七武学,现在又加上了八个十几岁的小厮。


    一个多月,还真发现两三个好苗子,比之李墨也不差太多,很是难得。


    说回甲班的月考,他确实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再次夺得榜首。


    虽说他曾经在乙丙两班都取得过头名,但甲班的同窗们不一样。


    这里面有不少童生,过了县试的七七八八。


    两天的时间过得飞快,月考很快到来。


    考卷发下来,是县考同等难度的模拟题,有些惊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毕竟在场大多数都参加过县试,对于没有过县试的学子来说,这就是每月一次的模拟考。


    对于已经过了县试的学子,这就是温故知新,毕竟据说季考的考题是参照府试来的。


    那就是针对即将考府试的预备童生而出的模拟题了。


    再往后的年考,也就是岁考,甚至会掺杂一些院试的题目,为童生们考秀才做预备。


    磨墨,蘸笔,将卷纸展平,蒋小七淡定落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