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2章 高尔夫

作者:摔炮真好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紫砂壶被旗袍茶艺师轻柔提起,为众人杯中注入澄亮的第五道茶汤。方才关于互联网生态、增值服务与线下实体融合的讨论余音未散,高逸平静地端起青瓷茶盏轻啜一口,目光掠过在座的众人。


    “好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要聊些事情,你们年轻人怕是听得也闷了。”黄振升语调温和,带着长辈特有的掌控感,“你们几个年轻人多交流交流,小高,你带着他们在会馆走走看看?”


    杜建立刻笑着点头:“好啊,听黄叔的!”


    乔丽颖推了下金丝眼镜,也微微颔首。


    李欣悦笑容温婉得体,目光却更添了几分实际:“谢谢黄伯伯。高总,那就辛苦你了。”


    高逸站起身,向黄振升等人颔首致意:“黄董放心,我一定带三位好好看看。”随即向杜建三人做了个“请”的手势,“杜总,乔小姐,李小姐,几位随我来?”


    高逸对着三位二代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几位,那我们就从大堂开始?顺便也当检验一下我们团队的设计和运营有没有疏漏。”


    “有劳了,高顾问。”李欣悦笑容不变,乔丽颖推了推眼镜,没反对,杜建安静地跟上。


    高逸带着三人来到低调奢华的大堂出发,一路介绍。


    穿过大堂,后面是一个可以容纳500人的大型宴会厅,以及两个小厅,然后就是工作间和厨房的设施。


    二楼是一个大型的自助餐厅,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地道美食。


    然后是酒吧,深色调的实木吧台,高脚的吧凳是真皮的质地。


    酒架上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洋酒和红酒,水晶杯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此刻还是上午,酒吧里面没有人,背景是舒缓的爵士乐。


    ktv就在酒吧旁边,每个包间都采用了最高规格的隔音处理,巨大的环绕声影音系统在当时堪称顶级配置。


    高逸打开一间中型包房,里面是舒适的环形沙发,点歌用的还是方方正正的Crt大屏幕显示器和厚厚的新歌点播碟片册。


    “设备方面,我们追求的是目前市面上能采购到的最好效果。”高逸解释道。


    第四层是养生区,按摩,spA,温泉、汗蒸,护肤、理疗等等。


    再往上就是客房了。


    高逸带着三人乘坐电梯下楼,走出主建筑。


    旁边有配套的体育馆,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池和保龄球馆。


    会馆在近郊拥有一块不小的专属绿地。


    几匹高大健硕的国产良种马正由专业的驯马师牵引着在沙土地上慢步。


    鞍具是精心挑选的上好皮质,光洁油亮。


    “暂时以国产马为主,配备了独立的训练场和洗刷区。”高逸介绍着。


    杜建看着那匹栗色的温血马,眼中难得地流露出一丝兴趣。


    最终,他们来到了位于会馆后花园核心位置的高尔夫球场。


    虽然限于市区环境,球场规模不大,只有9洞,但设计师匠心独具,利用地势高低起伏和人工造景,营造出了相当不俗的挑战性和景观效果。


    绿茵茵的球道蜿蜒向前,沙土果岭维护得平整细致,旁边整齐停放着几辆崭新高尔夫球车。


    “环境不错,”乔丽颖环视四周,给出了一个还算客观的评价,但语气淡淡的,“短场练习挺好。”


    李欣悦则笑着看向高逸:“高总,怎么样?活动活动?正好走了不少路,动一动也好。”


    高逸没有推辞,向一旁的球童示意。


    很快,几套崭新的高尔夫球杆被递了过来。在专业球童的指导下,几人更换鞋子,挑选了合适的球杆。


    李欣悦显然深谙此道,她姿势标准,挥杆有力,动作流畅,球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稳稳地落在了远处的球道上,显示出相当扎实的功底。


    乔丽颖的动作略显生疏,但态度很认真,推杆还算稳当。


    杜建则显得有些紧张,挥了几次都有些歪。


    轮到高逸时,他站姿沉稳,动作并不花哨,但胜在稳定。


    打了一会儿球,大家节奏慢了下来。


    四人走在前面的球道上,球童推着车跟在后面不远。


    李欣悦收起球杆,看向前方修剪得宛如绿色地毯般的球道,感叹道:“说起来,餐饮和球场很像。表面看是享受,背后是极致的标准管理和细节打磨。


    “做连锁餐饮,最难的不是菜品有多惊艳,而是能让每一个客人在每一家店,吃到几乎一模一样的味道和服务。就像这球道,无论打多少次,落点、滚动的距离都要有预期的稳定感,这种感觉最难维持,特别是在不断扩张的时候。”


    高逸闻言,嘴角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


    他握着推杆,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绿色草皮。“稳定性和可复制性,确实是连锁餐饮的核心生命线。”


    “李小姐可能知道,海外有个快餐品牌叫麦当劳。”高逸用球杆轻轻点了点脚下坚实的地面,“他们的中央厨房和配送模式,把核心环节标准化到了极致。


    “从食材的尺寸、重量,到油炸的温度和时间,甚至到清洁流程的时间节点,都有精确到秒的规范。这不仅保证了味道的稳定输出,更是在大规模扩张中,降低了对个别厨师经验和状态的依赖。”


    “没错,”李欣悦眼睛一亮,显然高逸的话切中了要害,“这就是我们现在努力在做的事情。不过本土菜系复杂,口味的标准化比汉堡难太多。”


    “难点存在,但并非不能解决。”高逸看着远处的旗杆,继续道,“还有一个点,我觉得在未来高端餐饮领域会越来越重要。那就是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乔丽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相对新鲜的词汇。


    “对,”高逸点点头,“单纯的奢华装修、名贵食材,已经不足以构成核心竞争力了,就像我们坐在这里,球场的美景、清新的空气、球童恰到好处的服务、甚至挥杆那一刻顺畅的身心感受,这些都构成了整体体验的一部分。


    “高端餐饮也是一样。未来的消费者,特别是像三位这样见多识广的消费者,会更看重用餐过程中那些触动五感六觉、留下美好记忆的‘体验’本身。


    “菜品的艺术呈现、侍酒师的专业讲解、甚至是根据客人偏好调整的光线、背景音乐,这些细致入微的‘软性服务’,带来的独特价值和满足感,可能比盘子里具体是什么菜更重要。


    “当然,不是说味道不重要,而是味道之上的体验感,会成为区分顶级会所和普通酒楼的关键分水岭。”


    李欣悦听得非常专注,眼中闪烁着思考和认同的光芒。


    她没有想到这位比自己还小几岁的顾问,对高端餐饮的理解竟能如此深刻。“高总这番话…真是让人茅塞顿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