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将那厚厚红纸包裹的“心意”不由分说塞进黎语汐手中,指尖传来的温暖和分量让黎语汐一时间有些无措。
她下意识想推辞,但对上老人眼中那种纯粹得发亮的喜悦和坚持,以及身旁高逸微微点头的示意,最终还是轻声道:“谢谢奶奶。”
这个红包重要的不是钱,而是老人那份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祝福。
“这就对咯!”奶奶笑得脸上沟壑更深,拉着黎语汐的手不舍得松开,“以后常来看奶奶!”
“妈,快让小逸和语汐坐下歇歇,喝口水。”二婶王秀兰适时出声解围,同时麻利招呼众人落座。
高逸和黎语汐陪着老人家说了一会话之后便回到小辈的位置上。
黎语汐趁着长辈没注意的时候将送给高小雨的项链递给她。
“谢谢嫂子!”高小雨脆生生的说道,嘴都快合不拢。立刻将金项链收进怀里。
这一幕表弟曾诚看见了,然后他以为自己也有礼物,一脸期待地看着黎语汐和高逸。
黎语汐感受到曾诚的目光之后有些尴尬,然后对高逸露出了求助的目光。
高逸看着曾诚说道:“今天不知道你要来,下次给你补上。”
“哦。”曾诚委屈地点点头。
黎语汐承诺道:“下次一定!”
曾诚看着高逸说道:“哥,我高中毕业了。”
“嗯,我知道,没考上大学嘛。”高逸点点头。
“你上次说等我毕业就送我手机。”
“哦?”高逸疑惑的看着曾诚:“我说过吗?”
“你说话不算话啊,小雨姐,他是不是说过?”曾诚立马找高小雨作证。
高小雨一脸郑重的点点头:“你确实说过。”
高逸嘴角露出笑容,“行吧,这账我认了,下次给你补礼物的时候一起把手机给你。”
“嘿嘿,好。”
......
一阵锅碗瓢盆交响后,丰盛的晚餐便陆续摆满了桌子。
清炖土鸡汤油亮泛黄,喷香四溢;炸得金黄酥脆的酥肉外酥里嫩;新鲜的河鱼炖煮出奶白色的浓汤;时令蔬菜带着露水的清气……全是地道的农家风味。
“来来来,语汐,尝尝这个!我们这儿的土鸡,城里可吃不到这么香的!”二婶热情地给黎语汐夹了个大鸡腿,眼睛笑得眯成缝,目光在她脸上逡巡,带着说不尽的喜欢。
“对,多吃点,看这孩子瘦的。”小姑紧随其后。
很快,黎语汐面前的碗就堆成了小山,她只能连连道谢,心里那点因阵仗过大和未准备二叔小姑礼物的局促,在这样朴实直接的热情面前,不知不觉淡了下去。
她小口尝着菜,确实风味独特,带着种粗粝却又踏实的鲜美。
“嫂子,味道怎么样?”高小雨在一旁凑热闹,大眼睛忽闪忽闪。
黎语汐脸上微热,轻轻点头:“嗯,很好吃,谢谢。”
高逸不时和奶奶低声说着话,帮二叔倒了酒,又回应着小姑关于蓉城生活的询问。
饭桌上的话题天南海北,从高逸公司最近忙什么,到高小雨的学业,再到曾诚的升学压力……充满琐碎而真实的生活气息。
奶奶大部分时间只是笑呵呵地看着,尤其目光流连在高逸和黎语汐身上,时不时嘱咐一句“给语汐夹菜啊”,仿佛只要看着孙子和未来孙媳妇吃得好,她就饱了。
黎语汐也难得卸下些许清冷姿态,给奶奶剥了只虾,惹得老人又是一阵欢喜。
饭后,黎语汐本想帮忙收拾,却被二婶和小姑坚决“赶”了回来。
二叔高国庆把高逸拉到一边院子角落,借着抽烟的空档,带着些许朴拙的激动道:“小逸,上次你给二叔指的那个百达西二环项目,再过两个月就完工了。”
高逸问道:“公司注册的怎么样了?”
高国庆点点头:“没问题了,手续全部下来了,资质也都全部办好了,股份咱们叔侄俩一人一半。”
“不行,我拿两层就够了,事情都是你做的。”高逸拒绝道。
“那怎么行,工程是你找来的,后续的项目都还指着你呢。”
二人争执了一番,最后高逸拿了30%的干股。
“二叔你现在就把收尾工作做好,后续的项目我会联系的。”
“放心,质量我肯定保证到位。”
晚上十点,高逸一家开着车子离开二叔家往县城驶去。
高逸本来想带黎语汐去酒店住的,不过被李娟拦住了。
黎语汐睡高逸的房间,高逸睡客厅。
一夜无事......
翌日清晨,李娟早早做好了早餐。
饭后高逸发动车子,载着黎语汐来到了离堆公园。
“离堆公园?听名字有点意思。”黎语汐挑眉,似乎来了点兴致。
“这里,就是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的杰作之一。”高逸牵起黎语汐的手缓缓漫步,“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核心,是利用了这块‘离堆’。”
他指向不远处一块独立于江岸、突兀崛起的山丘,“看,江水本来要直冲前面玉垒山的,李冰率人开山凿石,硬是把山劈开一个口子(宝瓶口),让主流改道。
“而这块山体被‘离’开了主山峦,留在江心,就叫‘离堆’,正是有了它,才更好地驯服了岷江,实现了分水排沙。这也是离堆公园名字的由来。”
沿着清幽的石径前行,江风扑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飞檐斗拱的宏伟庙宇。
“这是伏龙观。”高逸介绍,“传说李冰父子制服了岷江兴风作浪的孽龙,并将其锁于这离堆之下,此观即为镇锁孽龙、纪念李冰父子功绩而建。
“观内还有东汉时期雕刻的李冰石像,‘三神石人’水则,都是珍贵文物。”
黎语汐听着那些带着神话色彩的历史传说,看着眼前古意森然的建筑群,微微点头,清冷的眼底多了丝探究。
公园内植被繁茂,古木参天。步行不久,一座颤巍巍的铁索桥横跨于波涛汹涌的内、外二江汇合处。
“安澜索桥,”高逸指着那座造型古朴,桥身摇晃剧烈的桥,“民间俗称‘夫妻桥’。
清代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方便两岸百姓来往,桥是悬索结构,走上去会晃,小心点。”
他自然地紧了紧握着黎语汐的手,带着她踏上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