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顾泽钰

作者:情深有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林国坤被冰冷的手铐锁进看守所的铁门之后,笼罩在林听晞和苏慧头顶那团令人窒息的乌云,终于被法律的风暴撕开了一道缝隙。


    空气里那种无处不在的、粘稠的恐惧感,渐渐稀释,被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和小心翼翼的松弛所取代。


    然而,过往的阴影如同被雨水浸泡过的旧墙纸,即使剥落,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湿痕与斑驳。


    林听晞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春日和煦的阳光透过新绿的梧桐叶筛落,在她身上跳跃,却仿佛照不进眼底那片沉淀了太多戒备的幽潭。


    她的笑容依旧明媚,那是她披挂了多年的铠甲,只是如今,这铠甲的内衬里,藏着更深的疲惫和一种近乎本能的警觉。


    孟拾微像一道无声的影子,安静地伴在她身侧,无需言语,一个交汇的眼神便能传递千言万语。


    四月的风已褪去了料峭,带着暖意和草木萌发的清新气息,拂过一中的红砖墙与梧桐大道。


    林听晞坐在图书馆靠窗的老位置上,窗外的阳光慷慨地泼洒进来,在她摊开的物理习题集上跳跃。


    然而,那跳跃的光斑却照不进她微蹙的眉宇。一道关于电磁感应的综合大题,像一团纠缠的乱麻,将她困在思维的迷宫里。


    她无意识地用笔尖轻轻戳着草稿纸,留下一个个微小的墨点,如同她此刻纷乱的心绪——林国坤的阴影虽暂时被高墙阻隔,但那份如影随形的警惕,像一层无形的隔膜,让她难以完全沉浸于知识的纯粹世界。


    就在这时,一道温润平和的嗓音,如同清泉滴落在石上,打破了这片被阳光浸透的寂静:


    “卡在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的结合点了?”


    林听晞闻声抬头,微怔。光影里,站着一个身姿挺拔的男生。


    他穿着熨帖的浅蓝色牛津纺衬衫,袖口随意挽至小臂,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腕和一块简约的腕表。阳光勾勒着他清隽的侧脸轮廓,鼻梁高挺,唇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令人如沐春风的浅笑。


    是顾泽钰,高三的学长,学生会副主席。她常在表彰栏和大型活动上见到他的名字和身影,是校园里公认的“谦谦君子”,温润有礼,家世优渥,却毫无骄矜之气。


    “顾学长?”林听晞有些意外,下意识地合了合面前写满演算的草稿纸,脸上迅速浮起惯常的、带着距离感的礼貌笑容,“嗯,是有点绕。”


    顾泽钰的目光并未在她脸上过多停留,而是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她摊开的习题集上。


    他微微倾身,修长的手指点了点题目中一个关键的条件:“这里,‘金属棒沿导轨无摩擦下滑’,意味着机械能守恒成立。而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阻碍运动,本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他的声音不高,语速平稳,条理异常清晰,像在梳理一道优雅的逻辑链条,没有丝毫居高临下的意味,只有纯粹的分享与解惑。


    他随手从旁边空位拉过一把椅子,很自然地坐下,并未挨得很近,保持着舒适的社交距离。


    他从自己随身携带的皮质活页夹里抽出一张干净的纸,用一支流畅的钢笔,一边画着简洁的示意图,一边低声讲解:“你看,这里用能量守恒搭桥,结合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列出方程,再配合运动学关系…”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干净利落,推导过程行云流水。


    林听晞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困扰她许久的迷雾,在他清晰透彻的分析下渐渐散去。她专注地看着他的笔迹,看着他沉静讲解时低垂的眼睫,那专注的神情里有一种沉静的力量。


    阳光透过窗棂,在他乌黑的发梢和干净的衬衫领口跳跃,他身上散发着淡淡的、类似雪松和书卷混合的干净气息,与沈砚周那种凛冽的、如同高山寒玉般的气息截然不同。


    “原来是这样!把能量转化和运动过程拆开来看,就清晰多了!”困扰解除,林听晞眼底流露出真切的恍然和感激,唇角扬起的弧度也卸下了几分防备,显得生动自然,“谢谢顾学长!你讲得太清楚了。” 她的笑容在阳光里绽放,带着一种解出难题的纯粹喜悦,眼波流转间,那份被日常铠甲包裹的聪慧与灵动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顾泽钰看着她瞬间明亮起来的眼眸和那发自内心的笑容,心中微微一漾。他见过她在台上发言时的自信大方,见过她在活动中组织协调的干练,却很少见到她如此刻这般,因解开一道物理题而流露出的、近乎孩子气的纯粹喜悦和那种被智慧点亮的、毫无防备的生动。


    这笑容,比平日里那种完美周全的“小太阳”式笑容,更真实,也更…动人。


    “不用客气,能帮上忙就好。”顾泽钰收起钢笔,笑容温煦,眼底含着真诚的欣赏,“这道题陷阱在于过程的耦合,拆解开了就豁然开朗。学妹思维很敏锐,一点就透。” 他的赞美真诚而不浮夸。


    他将那张写满推导的纸轻轻推到林听晞面前:“思路在这里,你再消化一下。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来一班找我,或者到学生会办公室。” 他的态度坦荡自然,带着学长对学妹的关照,分寸感拿捏得极好。


    “嗯,好的,谢谢学长!”林听晞小心地收起那张纸,再次道谢。


    顾泽钰点点头,起身准备离开。目光不经意间掠过林听晞手边一本摊开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书的边角已有些卷起,显然被主人反复翻阅过。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随即恢复如常,没有多问,只是温声道:“不打扰你了,学习加油。”


    他转身离开,步履从容,挺拔的背影消失在图书馆高大的书架之间,如同投入湖心的一颗石子,漾开一圈涟漪,又迅速归于平静。


    然而,那短暂的接触,那阳光下纯粹的笑容和眼中闪动的聪慧光芒,却像一枚种子,悄然落在了顾泽钰的心湖。


    他开始留意到更多:在喧闹的课间,她耐心为学妹讲解题目时微微蹙起的认真眉尖;在食堂,她安静吃饭时偶尔望着窗外放空、眼底一闪而过的疲惫;在运动会上,她为班级加油时声嘶力竭、全然投入的模样…她像一本封面明媚、内页却藏着复杂故事的书,吸引着顾泽钰想要靠近、了解。


    他开始制造一些“恰好”。图书馆“偶遇”探讨难题;放学路上“顺路”聊起她正在看的社科书籍;在她抱着一摞资料略显吃力时,自然地伸出援手:“需要帮忙吗?正好要去办公楼。”他的接近如春风化雨,带着尊重和恰到好处的距离,让人无法拒绝,也生不出反感。


    每一次交谈,他都能感受到林听晞的聪慧、坚韧和那份在重压下依然努力维持的温暖底色。那份朦胧的好感,如同初春的藤蔓,在欣赏的土壤里悄然滋长。


    然而,顾泽钰的敏锐也让他渐渐察觉到了不同。一次在学生会办公室外,他无意中看到走廊尽头,林听晞正和一个高大的身影简短交谈。


    是沈砚周。


    沈砚周依旧是那副冰冷疏离的模样,甚至没有看林听晞,只是将一个薄薄的文件夹递给她,说了句什么,便转身离开,背影决绝。而林听晞接过文件夹,脸上没有任何笑容,只是望着沈砚周离开的方向,眼神复杂难辨,那里面有警惕,有困惑,似乎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被强行压下的依赖?


    那不是面对他时礼貌的感激或轻松的交流,而是一种更深沉、更纠缠的磁场。


    那一刻,顾泽钰心中那株悄然生长的藤蔓,仿佛被一阵寒风吹过。他清晰地看到林听晞与沈砚周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旁人难以介入的壁垒。


    那壁垒并非源于言语或亲昵,而是一种更深的、无声的羁绊与张力。


    他欣赏林听晞,喜欢她身上的阳光与韧劲,但他更懂得分寸与尊重。他看得出,林听晞的心湖深处,早已被另一座沉默的冰山投下了无法忽视的倒影。


    顾泽钰的脚步在办公室门口顿了顿,随即释然地笑了笑,带着一丝了然和淡淡的遗憾,推门走了进去。


    那份朦胧的好感,在看清界限的瞬间,沉淀为了更加纯粹、也更加珍贵的欣赏与朋友的关怀。他想靠近的,是那个阳光下解题时眼睛会发光的女孩,是那个在逆境中依然挺直脊梁的灵魂。


    至于她的心湖为谁而波动,那是她的选择,他选择尊重,并站在朋友的位置,给予她应有的支持与空间。


    他的感情,如同他这个人,温润而克制,发乎情,止乎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