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7章 共享太平盛世

作者:悠悠L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她的眼界狭窄,见识浅薄,缺乏远见与大局观,对时局的变幻毫无敏感,既看不清眼前的危机四伏,也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更令人叹息的是,她无法分辨谁才是真正可以倚仗、堪当重任之人。


    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内忧外患,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贾府的根基,动摇着原本安稳有序的生活。


    古人有云:“娶妻当取贤。”


    一个家庭的兴衰,往往与主妇的智慧和德行息息相关。


    偌大的家业,若所托非人,才不配位,则后患无穷,终将酿成难以挽回的灾祸。


    贾宝玉在夜深人静之时,将自己的前半生细细回想了一遍。


    他从年少的风光无限,到如今的心灰意冷,根源竟然都缘自他的母亲。


    她的偏执、短视与情感的错置,不仅扭曲了他对亲情的认知,也在无形中将他推向了孤独与迷茫的深渊。


    原来,最深的伤,不是来自外敌,而是源自最亲近的人。


    宝玉突然想起黛玉每日服食的那味药——人参养荣丸。


    那是调养气血、安神益气的方子,专门为她那孱弱的身子所制。


    他总记得她坐在窗前,拿着药丸,微微蹙眉地吃下去的模样。


    那时的他,只当那是寻常之事,未曾深思其中意味。


    人参就是黛玉,姑父去世后,黛玉从姑苏带回了大量银子,也为日渐衰落的荣国府注入生机。


    黛玉离开贾府后,没过多久,贾家便遭逢大难,府邸被抄,昔日繁华如烟云散尽,门庭冷落,家道中落,众人四散奔逃,往日的荣华富贵竟如一场幻梦。


    此时再回想,宝玉才恍然惊觉:原来林妹妹才是贾家最珍贵的“人参”,是贾府最后的救命稻草。


    她不仅滋养了自己,更以那份清雅、聪慧与深情,默默润泽着贾府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


    她的存在,像一味不可或缺的良药,维系着这个家族的精神命脉。


    如今良药已离开,贾府大厦随即倾倒,方知她之于贾家,不只是亲人,更是灵魂所在。


    “林妹妹啊,你才是我们贾家真正的贵人。”


    宝玉想通了这一切,心中仿佛一块巨石落地,整个人也随之沉静下来。


    他跪在地上,不顾一切地挖掘着泥土,一寸一寸,直到那个小坑深浅适中、大小合适。


    他拿起珍贵的果核,神情庄重,仿佛捧着一颗执着的心,轻轻将它放入坑中。


    接着,他细心地将周围的泥土填入坑中,一点一点地覆盖住果核,再用手掌用力压实,确保它安稳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之中。


    尽管双手十指早已因劳作而隐隐作痛,甚至有些血迹斑斑,但他毫不在意。


    站起身,转身取来一桶清水,小心翼翼地浇在刚刚埋好的果核上,看着水流缓缓渗透进泥土,仿佛也润泽了他的心田。


    那一刻,他的内心忽然变得无比清明,仿佛尘封已久的心灵被打开,阳光洒进去,一片灿烂。


    “林妹妹,今天这一切,都是宝玉欠你的。”他低声呢喃,声音轻柔却坚定。


    从那天起,宝玉的生活多了一份牵挂与期待。


    每天修行完毕,他都会来到那片埋下种子的土地前,静静地站着,看着风中摇曳的绛珠草,等待着种子破土而出,生根发芽,长成一片绿意盎然的春天。


    宝玉经历了世事的浮沉,阅尽了人间冷暖,看透了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明白了情缘聚散皆是因果轮回。


    曾经执念深重的宝玉,完全归于宁静与释然。


    而黛玉,此时亦随之心境澄明,仿佛一池春水被微风拂过,泛起涟漪后归于平静,再无波澜。


    随着各种新鲜果实,送往千家万户。


    橙黄橘绿,瓜果飘香,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的馈赠。


    这些鲜美多汁的果实不仅丰富了百姓的餐桌,更如一股暖流,悄然流入人们的心田,温暖了无数家庭。


    人们手捧鲜果,细细品味其中的甘甜,不禁感慨万千。


    由衷地感念朝廷的恩泽深厚,仁爱广布,仿佛这果实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天子对万民的深情厚意。


    这份来自天子脚下的关怀,如同春风化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每一寸土地、每一位子民的心灵。


    它不张扬,却深入人心;不喧哗,却令万民感戴。


    在这样的氛围中,君主那爱民如子、心系苍生的大爱情怀再次得以彰显,百姓们无不感恩戴德,安居乐业。


    一时间,四海升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朝廷政通人和,边疆稳固安宁,百姓生活富足安定,街头巷尾笑语盈盈,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共享太平盛世。


    孩童嬉戏于街口,老人闲坐于门前,一幅国泰民安的画卷徐徐展开。


    然而,在遥远的南昭国,一位女子正凝望着远方,心中既羡又忧。


    她便是远嫁南昭国的探春。


    素有治国之志的她,自幼便立志要为自己的子民谋福祉。


    奈何南昭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常年收成有限,民生困顿,百姓生活艰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每当她看到百姓因粮食短缺而愁眉苦脸时,心中便如针扎一般疼痛。


    于是,她果断派出心腹大臣,携带厚礼,千里迢迢奔赴中原,恳请黛玉赐予良种,以期改善农耕、振兴民生。


    此举不仅体现了探春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切,也昭示了南昭国愿与中原修好、共谋发展的诚意与决心。


    黛玉与皇上听闻此事后,自然欣然应允,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他们不仅赏赐了大量的水果,还特意挑选了一批优良果核,命人精心包装,供南昭使者带回国内。


    这一举动,既是对探春善意的回应,也是对南昭国人民的祝福,更彰显了中原大国的宽广胸怀与仁义精神。


    来使千恩万谢,满载而归,带着希望与友谊踏上归途。


    太上皇的书房里,源源不断的水果已经堆积如山,持续月余之久。


    帝后每日忙着分发这些水果,不禁感到有些疑惑:“太上皇和老太后每天能摘运这么多水果,真是老当益壮啊。”


    此时的太上皇正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大口喘息着,显然已筋疲力尽。


    “太上皇,我们每天摘运水果,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么多水果,如果玉儿看不到,岂不是要把书房撑坏?”老太后一边擦汗,一边担忧地说道。


    “不会的,即使孤不在,也会有人天天进去打扫,断不会无人发现。”太上皇虽疲惫不堪,语气却依旧坚定。


    “也是,就算有人发现,这么多水果,不及时处理,也会烂掉。”老太后看了一眼筋疲力尽的太上皇,轻叹一声,“不如,我们休息几天再说。”


    “放心,孤给林丫头写了纸条了。”想到黛玉,太上皇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林丫头一定会照做的。”


    “就那几个字?‘先食后用,造福于民’?”老太后不安地皱眉,“万一玉儿对太上皇的意图理解错了,怎么办?”


    “哈哈哈!怎么可能?”太上皇忍不住大笑道,“如果连林丫头都能理解错孤的意图,那她就不是孤的林丫头了!”


    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树林中,仿佛也为这段充满温情与智慧的故事,画上一个意味深长的句点。


    喜欢绛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绛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巅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