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抛出一百块的利润,她肯定会答应的。
然而,对于同事的开价,沈怀柔却是不假思索的摇头拒绝:“还是不了。”
同事愣了一下,没想到沈怀柔会有钱不赚。
她不想错过这次捡漏的机会,于是接着又说:“你要是觉得钱少,我可以再加一百,我是真的很喜欢你这台手机。”
“不是钱的事情,这台手机对我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我不想转卖。”
沈怀柔摇摇头,态度很坚定。
“这样啊,那好吧。”同事没有占到便宜,悻悻的离开了。
等到同事走远,沈怀柔拿起手机翻出了今天偷拍的视频,视频里是舒景明狼吞虎咽的吃饭。
视频只有短短的十多秒,可是沈怀柔却反复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看着舒景明那张脸心里会有一种安定。
现在是一点钟,距离下午上课还有一定时间,舒景明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她打开聊天框,使用九宫格打字:“刚才有同事说我这台新手机很好看,愿意出七百块买走,不过我没卖。”
舒景明几乎秒回消息:“千万别卖,就算有人出一千块也不能卖啊!”
其实就算舒景明不提醒,沈怀柔也不打算把自己这台新手机卖出去,给多少钱都不卖。
不过她看着舒景明这么大反应,立马反应过来这台手机的价格肯定不止五百块。
我们的奶茶妹妹只是心思单纯,又不是傻。
“这台手机你花多少钱买的啊?”沈怀柔问。
“五千。”舒景明如实回答。
他是真怕别人忽悠一窍不通的沈怀柔,以低价买走高价手机,那样的话不就成冤大头了吗。
“这么贵!”沈怀柔吓了一跳。
她觉得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当舒景明说出价格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做的准备还是少了。
沈怀柔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怪不得刚才同事一直锲而不舍的加价,想从她这里买走手机。
原来是想捡漏。
这一刻,沈怀柔内心百感交集,不是滋味。
一起朝夕相处的同事,知道她对智能手机一无所知,所以想要从她这里捡便宜。
说明两人的关系也不过如此。
反倒是认识时间短的舒景明,之前多次帮她,还默默自己垫钱,把她的手机价格从五百块提升到了五千块。
如果今天不是出了这档子事,沈怀柔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舒景明的默默付出。
她想起之前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你交朋友,不是去交只对你好的人,而是去交一个本身就很好的人。
她心想,舒景明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人呀。
“咱们当时不是约好买五百块的手机吗,怎么变成五千了?”沈怀柔问。
舒景明回复:“我想着,五百块的手机性能差点意思,要不就加点预算到一千吧。”
“都已经花一千块买手机了,还不如咬咬牙上一千五,可是一千五的性价比没有两千高,预算加着加着就到五千了。”
“哦哦哦。”沈怀柔搞懂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你把这台手机退掉吧,我用五百块的手机就好了。”
她在奶茶店辛辛苦苦上班,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有五千块,更不用说还在念高中的舒景明了。
在她看来买手机的钱是完全可以省下来的,五百块和五千块的手机感觉都差不多。
舒景明发来消息:“你那台手机已经激活使用了,不可以退货了。”
沈怀柔咬着嘴唇:“不能退了吗,那这台新手机给你用。”
舒景明又说:“我现在用的旧手机还能再坚持个一两年,我等高考结束以后再换手机。”
“那把你的旧手机卖给我,这样你就可以用新手机了。”
沈怀柔想方设法的要把新手机还给舒景明,她舍不得用这么好的手机。
舒景明:“不行,我的旧手机里还有很多学习资料呢,要是卖给你的话,我以后就不能学习了!”
很多学习资料?
沈怀柔猜测舒景明一定是一个非常爱看书学习的人,因为就连手机里都装着学习资料。
舒景明安慰:“别想太多,这台手机你正常使用就好,只是说如果有人出低于五千的价格千万别卖。”
沈怀柔心想,就算有人出高于五千块的价格,她也不会卖这台手机。
“那我给你写一个借条,等我有钱了就把钱还给你。”沈怀柔连忙找来纸和笔。
舒景明知道沈怀柔执拗的性格,于是顺着她的话往下说:“那你争取早点变成大明星啊,到时候就可以把买手机的钱给我了。”
沈怀柔:“你觉得我能成为大明星吗?”
舒景明:“当然可以!”
“我看人一向很准的,今后的华语乐坛必然会有你的一席之地,你的歌声会火遍大江南北!”
“行了,我先不跟你说了,稍微眯一会儿,早上起太早了。”
沈怀柔:“好。”
两人聊天结束,沈怀柔盯着聊天记录发呆。
她觉得自己的嗓音没什么特别,可是舒景明却说她以后唱歌会火遍大江南北。
这是她第一次体验到被坚定认可的感觉。
沈怀柔心想自己一定要好好练歌,不能辜负舒景明的期待。
她注意到手机右上角的电量显示75,急急忙忙找出充电器给手机充电。
对于这台新手机,她显得格外爱惜。
......
下午的课表是大英博物馆,指的是两节英语,两节物理。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英语老师抱着一沓试卷走进高三(十六班)。
虽然宋玉锦是舒景明的母亲,但是在学校的时候两人并没有什么交集。
家里叫老妈,学校叫老师,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这是宋玉锦的原则。
“这两节课考试,课代表上来发一下试卷。”宋玉锦搬来一个板凳坐下。
十六班的英语课代表是代清宁,她作为宋玉锦的马仔听见招呼之后立马上前分发试卷。
在代清宁分发试卷的时候,宋玉锦在台上强调纪律:“每个人拿到试卷之后检查正反两面有没有缺印漏印,考试过程中不许交头接耳,不许东张西望,每个人自己做自己的试卷。”